最近小編看到了好多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的消息
內心瑟瑟發抖
怎麼辦呢 沒有藍牙耳機呢
不過為了造福大家
小編還是幫你們了解了下
一起往下看哦!
近日有消息稱,蘋果AirPods(藍牙無線耳機)可能致癌。
蘋果客服對此稱:「對於第三方的傳言和新聞報導,不負責準確性,可放心使用AirPods產品,不用擔心輻射問題。」
蘋果官方對這一傳言進行闢謠
但這似乎不足以讓大家放心
繼續看看專家們都怎麼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公共健康系教授莫斯科維茨表示,站在預防的立場,建議人們別拿自己的大腦和健康當實驗,且現行法律對於無線設備的危險疏於規範。
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找到使用藍牙耳機和癌症之間確切的關聯證據,但有動物實驗表明,癌症的發生和電磁場設備中產生的輻射有關,會對生殖、神經和基因造成損害。
據人民網-生命時報報導,此前,加拿大健康網絡醫學中心諾曼德·拉佩裡埃教授表示,雖然現有研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手機、耳機和腫瘤之間有任何直接關係。但是,這很可能是由於研究時長不夠,其影響可能在未來幾年或幾十年裡就會有所表現。
然而 這一消息的發布
還是讓網友們炸開了鍋
網友中,評論裡明顯分為兩派
有網友看到消息後
結合自己使用感受,表示擔心……
另一部分網友卻很淡定……
內心毫無波瀾 甚至有點想笑(比如小編)
感謝這屆網友點醒了小編
輻射其實無處不在……
日常生活中除了藍牙耳機
還有哪些電子設備會對我們身體
有可能造成影響呢?
快和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 ↓ ↓
1、聽MP3入睡會喪失聽力嗎?
——在一定條件下,會
央視曾發布的《耳機質量調查》稱
某高校近30%大學生聽力受損
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據歐盟出具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如果每天超過89分貝音量聽音樂,時長達一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
南京市中醫院主任醫師強建華介紹,一位大學生喜歡聽MP3,經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有一天他突然聽不見了,經診斷,屬於重度聽力障礙。「耳朵損傷太嚴重了,所以治療效果不太好。」
北京同仁醫院主任醫師張華說,一般來說,因長時間使用耳機造成的噪聲性耳聾往往不容易察覺,等發現時通常都已經是中晚期了,基本上無法治療,只能戴助聽器來輔助治療。
不少網友發現,報導中年輕人的習慣和自己太像了。這不是在開玩笑!大家紛紛表示,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麼,該如何避免聽力受損呢?
醫生建議:
1、選擇戴起來舒適的耳機,耳塞式耳機比耳罩式耳機更接近耳膜,對耳膜的刺激更為直接。
2、通過電腦看視頻時,還是儘量使用揚聲器比較好。
3、連續戴耳機聽音樂的時長控制在1個小時內。
4、千萬別戴著耳機睡覺,睡前想聽點輕音樂助眠的話,可以用手機外放,並且設置20分鐘定時關閉。
5、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聽音樂,當你發現在嘈雜環境中音量調大到60%的時候還聽不清那就該摘下耳機了,再接著聽只會損傷耳朵。
輻射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自然界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攝氏度以上,都會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
專家稱,之所以大家害怕輻射,是因為電磁輻射和人體接觸屬於非彈性碰撞,大多數都會被人體器官吸收,從而引發細胞組織變化,但是電磁輻射並不可怕,正常生活的人體每天都在吸收輻射,只要它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標準水平,對人體健康就不會有什麼傷害。
那麼手機、電腦輻射會致癌嗎?實驗表明,手機、電腦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尚未發現與癌症有任何聯繫。專家稱,有些人長時間打電話會出現頭暈、健忘等症狀,可能是電磁波對神經遞質產生幹擾導致,但還沒有任何醫學研究證據表明會導致癌變。
3、我們平時在醫院做的
CT、X光線會致癌嗎?
——過度掃描會埋下致癌隱患
CT、X光線屬於電離輻射,過度掃描會埋下致癌隱患。除此之外,像治療癌症的放射療法(放療)是通過對癌變的部位進行高強度的輻射處理,使得癌細胞大量死亡,達到抑制癌症的目的,但同時也對大量正常細胞造成損傷。因此我們常會告誡病人這是雙刃劍,需要在正規醫院醫生的合理控制下進行。
在傳統的烹飪方式中,像烤和炸很容易溫度過高,導致烤焦,烤焦之後食物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而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時候溫度很少會有超過一百度的時候,也就不會出現因為高溫而產生致癌物的情況 ,所以說與某些傳統烹飪方式相比,用微波爐反而不容易致癌,甚至還可以抑制致癌物。
網上所說的微波爐加熱會流失食物的營養價值,這句話客觀來講確實沒有錯,不過實際上任何烹飪方式都會使得食物的營養價值流失,只是流失的營養多少有些不同。
普通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都在300赫茲以下,屬於極低頻的非電離輻射,並不會損傷DNA和細胞,更不要說致癌。
電熱毯輻射雖不至致癌,但孕婦、老人、嬰幼兒等群體要慎用。另外過敏性體質人群使用電熱毯可能會引發皮炎、呼吸道疾病,所以也要謹慎使用。
路由器發射的電磁波是安全的非電離輻射,頻率大多是2GHz(或5GHz)。至於能對生物體直接造成損害的電離輻射,頻率的門檻非常非常高,至少要達到 100000000000000000 Hz,差不多是 2GHz 的五千萬倍!所以,別再擔心路由器的輻射了!
電吹風產生的電磁場是我們平時用的交流電的電磁場,只能在有電流通過的位置附近形成磁場,是完全不能傳播的。有數據顯示,電吹風附近的磁場大概有 350mG,而一塊常見的吸鐵石的磁場強度就有幾百到幾千G了,兩者至少差了幾千倍。所以,電吹風也不用擔心啦
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1.別讓電器扎堆
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裡,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
2.勿在電腦身後逗留
電腦的擺放位置很重要。儘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
3.用水吸電磁波
室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等。因為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可在電腦的周邊多放幾瓶水。不過,必須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絕對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4.減少待機
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長時間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5.及時洗臉洗手
電腦螢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聚集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因此在使用後應及時洗臉洗手。
6.補充營養
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蔔、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還可多飲茶水,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7.接手機別性急
手機在接通瞬間及充電時通話,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後接聽電話。充電時則不要接聽電話。
除了這些
還可以在家裡、工作區域
多放一些綠色植物,比如:
仙人掌或仙人球
蘆 薈
虎皮蘭
吊 蘭
這種最常見的植物不僅好養,而且能夠美化環境、淨化空氣,也是防輻射的最佳對象!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印表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哦!
尤其是和小編一樣的電腦從業者
在電腦旁擺兩盆綠植
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哈哈
編輯/馨元
責編/凡影 審核/陳雯雯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猜你喜歡
1、升溫+降溫?周日跑超馬的小夥伴注意了!
2、什麼是蓮都?
3、喂,明哲啊~我要去蓮都旅遊!
4、「五一」四天假期,高速免費嗎?權威回復來了!還有這些消息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