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落實落細河湖長制 實現江河湖庫管護目標

2020-12-26 金臺資訊

記者日前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以來,南寧市多項措施全面落實落細河長制湖長制,營造全民保護水資源、愛護水資源的良好氛圍,不斷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江河湖庫管護目標。

今年,南寧市探索「河長 檢察長」新模式,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創新發展,出臺《南寧市河長制辦公室南寧市人民檢察院關於建立「河長 檢察長」協作機制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河長 檢察長」協作機制促進全市各級河長湖長和有關責任單位履職盡責,實行行政執法和檢察監督有機銜接,嚴厲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提供有力保障。

南寧市運用「網際網路 河長制」,促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管理智慧化。今年以來,南寧市河長制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向各級河長、河長辦、巡河員及社會公眾接收河道漂浮垃圾、水體顏色異常、公示牌破損等14類問題共884個,下發處置指令178個(次),問題辦結率57.47%,提升了問題的處置率。同時,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和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等專項行動,全市核查登記養殖網箱11.96萬個,已清理11.94萬個,完成率99.83%。建成區內河流域水質總體趨好,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100%。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自查自糾排查「四亂」問題169個,已銷號105個,銷號率62.1%;邊改邊查「四亂」問題138個,已銷號118個,銷號率85.5%。

此外,南寧市積極落實河長巡河補助,共落實專項經費約8萬元補貼基層河長手機數據流量,解決基層河長在巡查過程中遇到網速差、數據流量超出流量套餐產生套餐外費用等問題。

為了讓群眾成為水環境治理的參與者、監督者,市水利局每月選取使用微信公眾號和電話舉報投訴問題較多且在規定投訴範圍內的市民給予獎勵,以話費獎勵形式,按投訴問題質量、投訴數量設置5元、10元和30元投訴舉報獎勵,累計已向12名市民發放獎勵。(記者阮曉瑩 通訊員陳國麗 盧明發)

相關焦點

  • 水清景美入畫來 ——肅北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紀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把牢全面實行河長制,緊盯目標任務,精準壓實責任,綜合統籌施策,堅持縱深推進,有力有序有效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縣委書記和縣長共同擔任河湖總督導和總調度,設立縣級總河長2名,縣級河湖長4名,鄉村級河湖長90名,業主湖長6名,聘請社會監督員46名,各鄉鎮召開鎮級河長制工作推進會議33場次,構建起責任明確、體系完備的河湖長責任體系,管護範圍覆蓋全縣所有重點河流湖泊和水庫。
  • 碧水潤香城——鹹寧推進河湖庫長制工作紀實
    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河湖長制辦公室主任劉中英說,尤其是在2020年,全市以推進長江大保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認真貫徹省河湖長號令、高質量高標準推動河湖庫長制提檔升級,全面打響「碧水保衛戰」攻堅行動,帶來了系列新變化。
  • 海城區縱深推進「雙總河長制」 河湖水庫「髒亂差」整治銷號率100%
    今年以來,北海市海城區各級各部門縱深推進「雙總河長制」。截至目前,共整治轄區河湖水庫環境「髒、亂、差」等現象48處,涉及8條(座)河流水庫,整治銷號率100%,保障了轄區河道水域暢通、水域岸線乾淨整潔、設施綠化完好,「雙總河長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守護藍色海灣,全面落實灣長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程裕涵 通訊員 劉剛 日照報導  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圍繞實現「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藍色海灣治理目標,全面落實灣長制,持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山海天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實施灣長制為抓手,將轄區海灣劃分為黃家塘灣、任家臺灣和龍山灣三部分,建立健全區、街道、村三級灣長體系,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先後實施了陽光海岸帶整治提升、龍山灣生態修復和兩城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工程
  • 黃河流域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工作推進會在山西召開
    本站訊(記者 魏永平 特約記者 孔小敏) 8月20日,黃河流域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工作推進會在山西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交流各地經驗做法,推進黃河流域完善河長制、
  • 落實落細河(湖)長制 嘉善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美麗河湖
    12月17日下午,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縣級總河長洪湖鵬率隊赴俞匯塘開展縣級總河長巡河行動,督導河湖水環境整治提升以及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
  • 李祥太:「河長制」助力水域實現「長治久清」
    2017年以來,西安市高新區持續堅持河長巡河治河的制度,推進區域內河湖水環境整治,並以「理水、連水、活水、清水、賞水、玩水」的治水思路進行水環境治理,促進河道管護向縱深化、精細化發展,轄區內的水生態、水環境面貌都得到明顯的改善。對於受汙的河道該如何整治?河長制在河道治理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關於2020年河長制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對標對表省、衡陽市河長制安排部署,扛牢河長責任,推動工作落實落細,在河水清化、河道淨化、河流美化上持續發力。通過督查、通報,直面問題,讓河長紅紅臉;通過述職,比一比河長成績;通過培訓,提升河長履職能力。
  • 蘭州開啟「大數據+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本文轉自【蘭州日報】;1月5日,記者獲悉,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全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
  • 汶川縣落實省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會暨深化砂石資源管理...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楊光富 餘羌)11月19日,汶川縣落實省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會暨深化砂石資源管理改革工作召開第6次推進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旺娜出席會議並講話。旺娜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關於河(湖)長制工作的有關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效的舉措
  • 全市河長制暨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劉志明指出,要進一步增強抓好河長制和林長制工作的政治自覺。河長制、林長制的工作成效,不僅是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更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強化擔當,切實增強河長制、林長制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
  • 守一方碧水 建美麗河湖——甘肅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紀實
    近年來,甘肅以建設健康美麗幸福河湖為目標,以推進河湖長制「有名有實」為主線,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全面加強河湖監管,大力整治河湖亂象,補齊補強短板弱項,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如今,河湖長製成為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引擎,隴原大地一條條河流變得更加清澈、一個個湖泊愈發碧波蕩漾,生態河湖正在成為幸福美好新甘肅的「亮麗名片」。
  • 讓河長制從「有名」邁向「有實」確保一江清水出廣元
    近年來,廣元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強流域生態建設,厚植生態底色,強化流域環境風險防控,堅持築牢嘉陵江上遊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推動河(湖)長制各項部署落地落實見成效,全市主要河流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及以上,6個國考斷面監測水質優良率達100%,確保了「一江清水出廣元」。
  • 山東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日照召開 李幹傑出席並講話
    齊魯網閃電新聞日照10月21日訊 今天,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日照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總河長會議要求,進一步動員全省各級河長湖長,認清形勢、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切實守護好一方綠水青山,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以「六個機制」推進落實河湖長 履職盡責和河湖長制「六大任務」
    自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瀋陽市把重點河流、湖泊、水庫全部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範疇,建立健全「六個機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六大任務」,全力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全力建設美麗河湖。  一、重點任務推進機制  瀋陽市委、市政府把落實河湖長製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市級總河長多次學習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政策文件,研究調度河湖長制重點任務。
  • 河湖長制知識小科普——什麼是河湖長制?
    1.什麼是河湖長制?河湖長制是各地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地方黨政領導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創新。河湖長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通過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2.河湖長制的主要任務是什麼?(1)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
  • 新北街道全面推行河(湖)長制
    推行河(湖)長制,是保護水環境、改善水生態的重要舉措。新北街道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全面推行河(湖)長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河(湖)長制「全覆蓋、共參與、真落實、嚴監管、重獎懲」的工作格局,為轄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的意見(昆通...
    維護河(渠)湖庫健康生命,確保河(渠)湖庫功能永續利用,實現河長制的新突破和市域河(渠)湖庫全覆蓋。全面落實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強化屬地管理意識,加強流域相關、地理相連的河道之間區域協作,探索建立流域水汙染防治聯動機制,加強區域內河(渠)湖庫問題會商會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實現共治共管。——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
  • 聊城已全面實行河(湖)長制,全市河湖「水清景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12月16日上午,聊城市全面實行河(湖)長制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聊城市已在2017年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聊城市共統計河流1451條,全部完成管理範圍劃定工作,形成了電子數據,埋設了界樁和公告牌,並通過縣級以上政府網站進行公告,通過劃定河湖管理範圍,為河湖問題認定整改、水域岸線開發利用提供了依據;按照「一河一規劃」的原則,完成182條縣級以上河道岸線利用管理規劃編制,堅持保護與利用相協調,統籌上下遊、左右岸,合理確定岸線範圍,科學劃分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開發利用區等岸線功能區,提出不同功能區的保護利用目標和調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