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為一、二年生草本,又名長生菊、為菊科金盞屬花卉,因其植株矮生.花朵密集、花色金黃.鮮豔奪目、宛如金色的燈盞而得名。
金盞菊性強健,適應性強,對肥水要求不甚嚴格,對光照要求也不十分敏感。耐寒,耐瘠薄土壤,生長適溫為7~20℃.幼苗能耐-9℃低溫:喜向陽疏鬆土壤在氣候溫暖,土壤肥沃的條件下,開花多而大,天熱時開花少.花朵亦小。
金盞菊的自然花期在華北地區為4~6月。但金盞菊「春化作用「對溫度的要求並不嚴格、故它既可秋播.也可春播、夏播.還可早春溫床育苗提前開花。據測定從播種至開花需60~80天。
為此、生產上根據氣溫推算播種期,以達到分批供應市場的需求。
如要求「元旦」、「春節「開花,可於8月中句露地播種、9月下句至10月上句移裁於低溫溫室保持室溫10℃~20℃之間,從12月下句至年3月陸續開花。若要求「五一」開花.可於9月下句播種,冬季稍加防寒保護、春暖後上盆進行正常管理,「五·一「前夕就能開花。3月下旬至4月上句播於陽旺、6~7月開花。也可於8月上句將萌動的種子放在0℃冰箱內24小時,取出播於露地苗床,長出3~5片真葉時施肥2~3次.在「國慶「節就能昂首怒放。金盞菊還可冬播.讓種子在土內越冬,開春後就能提早出苗.較春播的花苗提前一個多月開花。
山茶花謝後,枝葉開始生長、隨著氣溫逐步地轉暖、如何使這些新梢健康發育,對來年能開花和多開花的關係很大,因此,花後的管理非常重要。現將管理中的點滴經驗簡述如下,以供參考:
一、及時剪掉花蒂。山茶花凋謝後,有的花朵就在枝上幹掉、有的只落花瓣,花蒂仍留在枝頭、這樣會繼續消耗養分,有礙新枝的生長,因此,要及時剪去花蒂。
二、注意高溫、高溼。4~6月是山茶花於當年能否多開花的關鍵時期,在這三個月內(在梅雨季節,防止盆內積水,應墊高盆底置於通風處),必需保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使植株整天處於最佳的光合作用狀態。7月進入小暑,氣溫不斷升高,日照增強,由於山茶花經不起強烈的太陽直射、所以,從7月初至9月底要適時遮蔭,避免灼傷葉片而引起日灼病,導致炭疽病等的發生。
三、適當澆水。山茶花喜溼潤,但怕漬水,澆水要做到三看:看季節、看天氣、看盆十。春天和梅雨季節,溼度大,適當少澆;天氣晴、氣溫高,應當多澆水;夏秋季節氣溫高、空氣乾燥,蒸發量大,應多澆。總之,澆水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用水水質以雨水最佳,河水、塘水次之.如用自來水,最好先貯存2、3天後使用。
·四、合理施肥。山茶花開花後、即牛長大量新枝條,此時應及時追施氮肥。4月中下旬以後,要增施磷、鉀肥,以滿足植株花芽分化的需要。但在孕蕾開花前,以施磷肥為主,氮肥為輔。每10天左右,施以發酵過的餅肥水、魚腥水等,切勿用生肥或濃肥。如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1~2次,則枝繁葉茂,花大而色豔。
五、及時換盆。每兩年換盆-次(清明、立春之間),盆土以山泥為主,拌些腐葉士,拌入適量的木屑或蛭石即可。如用基肥,必須經過發酵後使用。換完盆澆透水後,置於遮蔭通風處,10天以後,可逐步增加光照,進入正常性的管理。
六、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褐斑病,4~6月噴1:200波爾多液2~3次就可防治。蟲害有蚜蟲和穀殼蟲,少數可用小刷刷除,多時用樂果或敵敵畏乳劑800倍噴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