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確診廣東省首例境外輸入型新冠肺炎病例的消息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當公眾在關注這則新聞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及思路帶來的影響及變化時,敏銳的媒體人則把目光聚焦於準確篩查出該病例的第一道「關口」——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發熱門診。
「稍微大意一點兒,這個病例就會被忽略過去。」此起病例的接診人、醫院發熱門診主任何方平教授說,當時這名患者的新冠肺炎症狀並不「典型」,但執業經驗告訴她:這名患者「不尋常」,果斷將其隔離留觀。果然,最終核酸檢測結果為「強陽性」。
作為中山大學「三校區五校園」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地處深圳中心城區,擁有福田、皇崗兩大陸路口岸和福田高鐵站。在此次新冠疫情阻擊戰中,作為深圳市發熱門診定點醫院,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堅決貫徹落實學校決策部署,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履職盡責,全力防控,成為深圳疫情防控戰場上的中流砥柱,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社會和患者的高度認可,彰顯了「中大擔當」,續寫著「中大榮光」。
敏銳研判:系列「搶跑動作」為戰「疫」謀得先機2020年1月14日,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抗「疫」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時間節點。
這天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通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肺炎的現有病例表現。「風起青萍之末」,作為曾經參與指揮過2003年「非典」戰役的醫院管理者,沈慧勇院長從會上敏銳地意識到「非同尋常」。當天下午,醫院便召開黨政聯席會,審議通過並實施《加強特殊傳染病(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第一版。目前該方案已更新至第五版),成立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小組,沈慧勇院長和張遠權書記擔任組長,王彤副院長、李建林院長助理主抓救治、協調工作。1月15日當即拿出防疫「方案」,並成立抗疫專班,為即將到來的戰役作出了重要的思想動員和提前戰備。
1月15日,採購防護物資。
1月16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業知識培訓在全院鋪開,醫護、行政後勤等全員覆蓋。
1月19日,發熱門診啟動24小時值班制及每天診療情況日報制。
1月22日,發熱門診正式統一接診發熱病人。
……
這一系列在當時看來的「搶跑動作」,做足了預案,為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時間。日後,成為當地其他醫療同行廣泛借鑑的寶貴經驗。
勇於擔當:清空一棟樓改作隔離留觀病區奮戰在隔離病區的白衣英雄
隨著深圳疑似和確診病例數據的持續走高,深圳防控形勢日益嚴峻。1月25日下午,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再次作出一個不同尋常的決策:將1號樓逐層騰空,備做隔離留觀病區。
面對不解和疑惑,沈慧勇院長說:「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這是深圳版的「讓床等人」。
接到指令,血液內科全員雷厲風行,3小時內完成搬遷,成為第一個為抗疫而搬遷的科室。
當晚,一場「大考」即不期而至:在某趟高鐵上與一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的數十位乘客被數臺大巴載至醫院,接受隔離留觀。
這時,人們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幸虧院領導未雨綢繆!」
繼血液科之後,婦產科、兒科、消化內科、心內科、腎內科等科室相繼搬遷,1號樓全部清空,改作隔離留觀病區。
眼下,醫院共設有12個發熱留觀病區,其中包含9個標準病區、1個ICU、1個EICU、1個孕產婦/兒科病區,共計216間留觀病房,極大地拓展了收治能力。與此同時,副院長黃輝、院長助理楊鐵誠帶領相關部門夜以繼日地籌備物資、嚴格管控,中山大學、中大海內外校友紛紛向醫院伸出援手,捐贈了大批防護用品。
福田區衛健局董宏偉局長評價說:「正規軍就是正規軍!有中大附屬第八醫院在,我們打贏疫情防控戰就有底氣了!」
精準高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創造「深圳速度」緝查「真兇」(核酸檢測現場)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確診的重要標準。
春節過後,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返城客流高峰,1月29日,深圳市衛健委火線批准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為深圳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定點醫院。對於醫院而言,這既體現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對中山大學的高度信任和厚望,同時也是彰顯中大擔當、推動醫院檢驗檢測學科發展的重要機遇。
臨危受命,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立即周密部署、抓緊落實。
獲批當天,國家級領軍人才、檢驗醫學部主任吳超便組建起了12人的核酸檢測團隊;次日,沈慧勇院長、李建林院長助理為檢測團隊「壯行」。沈慧勇院長殷切囑託這支鐵血戰隊:首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和打持久戰的意識,在人員安排、物資保障等方面統籌安排;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必須嚴格、到位;防護物資必須保障,絕不允許「赤膊上陣」。1月31日,檢測團隊完成培訓;2月1日,正式開展檢測。
與疫情「賽跑」,醫院又創造了一項新的「深圳速度」!從接到命令到展開檢測,僅用了3天時間!截止3月8日,全院核酸檢測累計4727人次,其中陽性7人。
關口前移:社康中心守牢基層防控「第一關口」地處深圳核心腹地的附屬第八醫院也承擔了基層公共衛生的職責,其下轄23個社康中心,覆蓋34個社區,服務人口42.9萬人。根據深圳市和福田區「打好一線防疫,重點在社區」的部署,副院長林漢利帶領全體社康人員勠力同心,積極投入基層疫情防控工作。
在第一道關口,社康中心第一時間承擔起了福田高鐵站、皇崗汽車站、福田口岸檢疫點的檢疫任務,24小時不間斷對過往車輛、人員逐個篩查排查,在深圳市、福田區防止「輸入性」疫情陣地中,搭建一張疫情阻斷「過濾網」。
在第二道關口,對於來自重點地區的人員,社康醫護人員與社區工作站、社區民警組成「三人小組」,通過社區小區門口嚴防死守、主動上門檢測「排雷」,實現疫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切斷潛在傳染源。
在第三道關口,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酒店——福田健康驛站也是社康的主戰場,廣大醫護人員為集中隔離人員進行健康監測、採樣。
截至3月8日,三人小組核查共計26807人,體溫異常累計26人,120累計處理15人,轉運累計11人。
黨旗飄揚: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戰鬥到哪裡何方平、莊鵬,感染科正、副主任。1月22日,醫院決定啟用發熱門診時,他們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我們是共產黨員,有抗擊非典經驗,又在感染科工作,我們先上!」
堅守在發熱門診的何方平教授(左)
周一平,原呼吸內科主任,退休返聘專家,2003年抗擊非典分別榮獲廣東省、深圳市三等功,1月25日,在醫院籌建隔離病區的動員會上,他第一個站出來:「我是黨員,我來上!」
醫院黨委張遠權書記介紹說,抗疫阻擊戰打響以來,醫院黨委把黨課講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全院在職黨員除少部分因探親而滯留湖北或因病在家休養外,其他黨員全部主動報名參加了「疫情防控預備隊」,有100多名黨員醫務人員及十餘名入黨積極分子,奮戰在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及社區入戶排查等抗疫一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面旗幟就是一種引領。疫情防控鬥爭開展至今,全院已有30多名醫護人員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位名叫施清雲的護士在《入黨申請書》裡這樣寫道:「參加工作十幾年裡,我目睹了中國每一次危難緊要關頭,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場景。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無私、團結、勇敢,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也想成為這偉大組織的一員,用行動寫下我入黨的決心」。
砥柱中流:歷史大考寫「中大擔當」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在我國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這所醫院,正在奮筆疾書寫答卷。截至3月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3056人,累計住院病人575人次,轉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19人,發熱病人留觀數量在全省925家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其中,2月16日、17日分別以100人和101人連續兩天全省最多,在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沈慧勇院長表示,當下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學校和深圳市、福田區決策總署,疫情防控工作實現了「政令暢通、忙而有序、聯防聯控、成效顯著」。
在疫情防控最嚴峻時期,中山大學黨委陳春聲書記、羅俊校長先後看望慰問新冠肺炎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為醫院帶來寶貴的防控物資。校領導指出,抗擊疫情鬥爭是一場「遭遇戰」,醫院廣大職工盡心盡力,攻堅克難,成績顯著。在此場戰役中,從醫院領導班子到普通醫務人員,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高超的醫術水平,值得肯定。
深圳市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兩度到醫院調研,並對醫院防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你們是福田醫療系統的一面旗幟。疫情發生以來,你們是全區抗疫的最前沿,也是醫療救治的主戰場,同時也是黨委政府決策的『智囊團』,以及全區疫情防控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