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shēng kou)。近義詞有:畜生,牲畜。
牲畜的俗稱。泛指禽獸等動物。也專指為人服役的家畜,如牛、馬、驢、騾等。[魏巍《東方》:「他剛從外面使車回來,正在餵牲口。」]
牲口在教材中的例句:
1、這時候棗核從驢耳朵裡跳了出來,把門打開,趕著牲口回到了村子。(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8、棗核)
2、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得動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4、圓明園的毀滅)
牲口參考例句:
1、受限於農舍面積的限制,養豬的機會成本獲益最高,於是他放棄畜養雞、鴨、牛等牲口。
2、周扒皮向來把長工當牲口使喚。
3、有一種牲口長的很像你。
4、只有當過牲口的人,才有機會把別人當牲口。
5、旁邊還用木欄柵圍了一間牲口圈,養有幾頭牛羊。
6、蒙古的皮毛,牲口,中原的茶磚,鐵器,食鹽都在這裡交匯。
7、買主以穩定的價格買光了這一天牽到集市來的牲口。
8、這女農奴跟著飼養牲口的母親一起,在兩地主老姑娘的莊院裡幹活。
9、你方才算完水錢又算草錢,算完草錢又算牲口錢,就是這樣算的。
10、既然張佃戶來了,就讓咱們家那些騾子啊馬啊的大牲口都歇了吧。
牲口有關的成語:
1、亡羊補牢(wáng yáng bǔ láo):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2、籠絡人心(lǒng luò rén xīn):籠絡:原是羈絆牲口的用具;引申為使用手段拉攏人。用權術耍手段以拉攏、駕馭別人。
3、擊轅之歌(jī yuán zhī gē):擊:敲打;轅:伸向車前駕牲口的長木。敲擊著轅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4、緩轡而行(huǎn pèi ér xíng):轡:駕馭牲口的嚼子的韁繩。信馬由韁地慢走。
5、歃血為盟(shà xuè wéi méng):古代參加盟會者;在嘴邊塗上牲口的血;表示誠意。
6、背槽拋糞(bèi cáo pāo fèn):背:背向。像牲口一樣剛吃完槽裡的食就背轉身來拉屎。比喻忘恩負義,以怨報德
7、牛餼退敵(niú xì tuì dí):餼:活的牲口。用牛羊擊退敵軍
8、口血未乾(kǒu xuè wèi gān):古時訂立盟約,要在嘴上塗上牲口的血。指訂約不久就毀約。
9、牛驥同皂(niú jì tóng zào):皂:牲口槽。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
10、並轡齊驅(bìng pèi qí qū):轡:駕馭牲口的韁繩;齊驅:一齊快跑。幾匹馬並排拉著車一齊奔跑。比喻齊頭並進,不分前後高低
《牲口造句和解釋_牲口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