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2020-12-23 上下古今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比起古人的俗語,人們更加相信科學。中國文化傳承至今,對我們樹立文化自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對於那些有違自然法制的陋習應該摒棄。對於一些俗語,它們也反映出了思想文化。

有些俗語看似平常,讀起來卻暗含深意,如「家醜不可外揚,流言切莫相信」「雲吃火有雨,火吃雲晴天」;有些俗語如果使用得當,在談話中會讓氣氛變得活躍,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俗語是古代勤勞的人民積累下的精神財富,反映了萬物規律、人生態度,一直被人們傳承至今。

然而,有些俗語在現在看來就相對的有些封建思想置於其中,就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否真實還有待證實。

古代人的思想

古時的人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封建固化,他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男人在家裡的地位始終要比女人高,他們認為男人是家裡唯一的依靠,要掙錢養家餬口,女人在家伺候丈夫和家人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思想一直到今天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依然存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中沒有男孩的話,也會被別人笑話的,在他們看來男孩是對家族的延續,養兒防老對於他們來說極其重要。

女人裹腳這個也是一種糟粕思想。據說,裹腳是為了取悅男人,而且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限制女人的行動,也就有了三寸金蓮的說法。這樣種行為是對女性的壓迫,其實也是對女性的歧視,重男輕女的思想由此也可以體現。

男女出生的時間重要嗎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到底該如何解讀?其實它也充分體現了古代人的封建思想。從該俗語的字面意思解讀,想必大家都能猜出個一二。指的就是女孩害怕在中午出生,男孩害怕在晚上降世。那麼這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其中的午時和子時是古代對於時間的計量單位,古代人們獨特的計時方法與現代截然不同,他們將一個晝夜分為12個小時,一個時辰等同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地支」。

所以,按照古時候的算法,俗語中的「午時」是上午的十一點至下午的一點,這個時候正是太陽最厲害的時候,而「子時」是指晚上的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則是人們休息的最佳時期,萬物都處於比較安靜的狀態。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生孩子的時間其實沒有什麼說法可言,只是我們對於孩子在半夜出生會感到讓人措手不及,感到疲憊。

陰陽之道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上千年,每個時期的文化都體現著那個時期獨有的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體系。遠古時期的「天地萬物」研究的是天地之間的事物,而沒有去研究此外的事物。

而中國文化在後期的發展可謂是達到了高潮,如孔子、墨子、荀子,他們都有各自的體系,自成一派,有著已於常人的認知和思想。而陰陽思想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之道在古人眼裡格外的重要。我國古代認為,陰陽變換代表著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觀規律。在《皇帝內經》中對於陰陽有著明確的定義:陰陽於天地、萬物、變化、生殺、神明而言,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可見陰陽在萬物的始末、自然規律中皆有體現。在《荀子》一書中也有「陰陽接而變化起」,這些都體現了陰陽處於萬物之中,任何變化都存於陰陽之道中。

在古人認為,女孩在正午出生,即一天陽氣最重的時候出生,可能會與體內的陰氣相衝。嬰兒的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如果體內的陰陽之氣不和諧的話,就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給原本虛弱的嬰兒增加負擔,造成體弱多病的情況。同樣的,對於男孩而言,在一天陰氣最重的時候出生,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陰陽不調和,使身體變得更加虛弱。這即是古人對於男女陰陽之道的說法。

還有的人認為,在午時出生的女孩,性格是屬於活潑、好動的,比起在其它時辰出生相對更加的明顯,這種性格對於女生來說不是很好,他們認為女生就應該是文靜、靦腆的;而在凌晨降世的男孩,相反,性格是屬於比較溫和、安靜的,這種性格對於男生來說也是不好的,他們認為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性格應該要強、能夠做得了一家之主才行。

以上的這些說法其實是人們對陰陽思想的一種接受,但是不能夠證明它的科學性。現在的科技相對比較發達,新生兒也不會因為體內陰陽不和就落下病根。

而人們的性格就更不用說了,基因遺傳和後天形成是其主要原因,自然不會說是因為出生的時間而導致性格與他人不同。所以,作為新時代的人類,我們應該運用好身邊的科學,用科學的理論證明。

古人的思想是我們後人所不能及的,他們是用千百年積累下的生活經驗,形成一種獨有的文化,在這些文化中,有的盡顯智慧、有的盡顯萬物。總之,它們都代表了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看似普通,仔細讀來卻顯現出陰陽思想。但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並沒有特別的說法,嬰兒出生的時間可以說也是自然形成的,在何時出生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同時我們要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對於正在致力於建設文化強國的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取精華,棄糟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 老祖宗的經驗: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什麼道理,是否可靠
    而中國又有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那麼這一句話究竟有什麼樣的含義呢?放在現如今的科學社會又是否適用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存在,根本上還是因為封建迷信。中國本身就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也僅僅從清朝末期,中國才開始破除封面迷信,接觸科技與科學。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為啥這麼說
    所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講的便是婦女在生孩子時的時辰。那為啥要這麼說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看老祖宗說的有理沒?老一輩人講究「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簡單來說,就是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男為陽,女為陰。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古人對孩子出生到底有何忌諱?而這句俗語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比如說:女大三,抱金磚,又比如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諸如此類的民間俗語,我們一下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古人的超群智慧。但也有一些俗語,我們乍一看,就會陷入「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比如說關於生孩子,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都有些不知所以然,不知道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的同時,也想去探究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的時辰也有講究,看看你都知道嗎?
    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于于大年初一的女孩兒呀,生來就有福氣,因為大年初一是咱們中國的春節,是一個喜慶吉利的日子;而出生於正月十五的男孩,命也好,有做官的命,因為正好趕上元宵佳節,很熱鬧,正月十五又恰好被人們視作是文曲星的生日,象徵著才華和能力。剛才說的這句俗語是告訴我們孩子在什麼時候出生,會代表著吉利富貴。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忌諱這兩個時辰?
    在農村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於一體,含義深刻,不知道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了。倘若生下的是個女孩子,人們都害怕是在午時,而生下的就是男孩子,則會擔心在子夜。這句話在現在看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孩子的出生可不是我們可以影響的。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那時候並沒有「科學」這一說,很多解釋不通的事情,都會被他們論作鬼神之談。封建迷信的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尤其是權力越高者,越是相信玄學八卦之說。例如公元819年,憲宗皇帝就曾將法門寺的佛骨舍利迎至宮中供奉,想為自己和天下祈福,希望自己能長壽健康。
  • 「女怕午時出生,男怕子夜降臨」是什麼意思?
    VS後剎車奧市場算貨到活動卡好的毆打奧迪好臭脾氣都怕開票嗎博阿斯潘收到競賽的機票擦什麼片浙江慈谿此薩芬現階段爬架的四大極為迫切地跑什麼產品下子梅村阿婆的競賽成績熊出沒面向農村汽配城積極性資產鍵盤敲擊打成平手配件下次拍照就下次就去泡妞培訓教材就排除橡膠製品前幾次誰設計產品進行正常賽道吉薩尖草坪區暖氣很喜歡拍照就差炒青菜小轎車怕居家陪讀去吃好電腦電腦前幾位地位和日本更怕的警察說你從愛幻想搏人生,那麼場門口心理治療就打死哦對祭掃九鼎新材馬跑泉課文發票收據發視頻的撒大獎賽哦經常性難產死啊部分阿瑟發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幹支曆法農村中有很多關於男、女生成八字的說法,這些問題離不開農民按照農曆時間來紀年法,而我們傳統陰曆年曆法是按照天幹地支來紀元的,我們的年是天幹地支組成,我們的月也是天幹地支組成,就連日也是由天幹地支關係組成的。關於時間幹支,我們就以今天為例,今天是陽曆2021年1月6號,陰曆還是2020年,屬於庚子年,陰曆十一月,屬於戊子月,二十三,屬於甲寅日。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暗含什麼忌諱?還真有些講究
    老人流傳下來有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孩子最好不好午時出生,而男孩子最好不要趕在子時出生。午時是指白天11點到12點59之間這段時間,而子時則是指凌晨23點到24點59分這段時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俗語「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漲知識了。作為我國特有的一項文化,也是古人智慧的一種體現,而關於時尚的傳說非常多,其中就有「女怕屬羊,男怕屬雞」的說法,其實也並不代表了不好,因為在我們中國的文字裡面有很多諧音字,羊跟陽剛的陽字發音是一樣的。
  • 民間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然而,對於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話俚語,要以辯證的眼光去看,既要借鑑其科學性,也要辨別其中的糟粕部分。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其中的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和我們的壽命有關係。
  •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說的是什麼意思?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一句俗語,在當時卻包含了很多的意義,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如果單從字面意思看,男的怕穿靴子,女的怕戴帽子,顯然是解釋不通的,其實它真正要說的是一種病症,「男怕穿靴」說的是男人害怕腳腫,腫的像個靴子一樣,意思是腫脹程度很大,「女怕戴帽」說的是女人害怕臉腫,腫的像戴個帽子一樣,這兩種情況,不論哪一種,說明病症都不輕,所以大家都比較怕這樣的情況出現。
  • 農村俗語:「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俗語: 「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俗話老話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也被當作經驗傳承,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也依然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聽起來不知所云,猛一聽起來根本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但仔細聽過老人解釋之後,才會猛然醒悟,原來是這樣!
  • 老農民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啥意思?真的是這樣嗎?
    農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不少經典的老話,這些話都是老農民智慧的結晶,通過口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雖然有不少的農村老話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已經不太適用了,但還有很多的農村老話歷經歲月的洗禮,到如今依舊被不少人奉為「金科玉律」,成為老農民們教育小一輩的準則。
  • 農村俗語說的「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說的「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對於面相在農村一直有著很多的俗語老話,雖然我們最應該相信的是人不可貌相,但很多時候也還會相信面由心生,對於面相的說法頗多,決計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解釋的很清楚的,尤其是一些老話俗語,對於面相的闡述,很多時候也只能作為參考使用。
  •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農民離不開土地,土地是大家賴以生存的根本,加上以前,不少地區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所以老一輩們對糧食尤為看重,有一塊田地耕作糧食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所以也有人說,農民丟什麼也不能丟了土地。而現在,不少人想進城,所以也有想法有償退出土地,只是要提醒的是:一旦退出土地了,再申請可就難了,加之國家明確規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基本這土地是不會大動的了,所以退出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