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2日 10:43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陳鈺
「種艾草,有賺頭!」10月10日,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村民張桂鳳領到今年的蘄艾收購款。老伴去世、兒子智障,2015年張桂鳳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幹部的幫襯下,她種了十幾畝蘄艾,賣艾葉每年收入過萬元,2019年脫貧摘帽。
在蘄春,蘄艾從一株小草成長為縣域支柱產業,種植、加工、研發、銷售、康養全產業鏈發力。
18萬畝艾草託起蘄艾產業
「8月底至今,收購艾草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沒歇過氣!」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黨支部書記肖和清拿出帳本,村集體種了200畝蘄艾,今年能賺10萬元。
過去,蘄艾長在山邊路邊、房前屋後。自然生長的蘄艾,難以支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2015年起,蘄春縣設立500萬元獎補資金,發動農戶種蘄艾,保護價收購。
「一開始說種蘄艾,鄉親們都不買帳。」管窯鎮黨委書記楊振武說,一來大夥沒種過,怕失敗;二來擔心賣不出去,蘄艾不能吃不能喝,擱在家裡沒人要,前期投入打水漂。
種蘄艾,到底有沒有賺頭?管窯鎮決定讓事實說話。2016年,該鎮在管涼村試點,村集體流轉200畝土地種蘄艾。「春節前栽苗,端午節收穫。」楊振武說,縣裡和鎮上籌措資金,以保護價收購,每畝產值可達2000元,試點一舉成功。
如今,管窯鎮蘄艾種植面積超過8000畝,八成貧困戶通過種植蘄艾或在蘄艾基地打工脫貧增收。
管窯鎮的蘄艾發展歷程,是蘄春艾草產業崛起的一個縮影。蘄春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蘄春將艾草最低收購價從每斤8元提高到11元。僅此一筆,全縣蘄艾種植戶可增收1.3億元。保護價提高後,蘄春新增蘄艾種植面積6400畝,艾草種植總面積達到18萬畝,產業發展有了充足穩定的原料供應,帶動全縣3萬人脫貧、10萬人就業增收。
開發蘄艾產品1200種
在蘄春,蘄艾艾柱最高可賣到3000元一支,供不應求。蘄艾電商協會會長吳明星回憶,9年前,一盒10支裝艾柱,僅賣15元。
從草到「寶」,蘄艾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發展優勢產業,必須充分激發市場潛能。」蘄春打出組合拳:書記縣長掛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每年拿出3000萬元,支持蘄艾企業發展;組建產業發展協會,市場主體抱團發展。
看到蘄艾產業的商機,社會資本紛紛進軍。
7年前,蘄春僅有幾家加工蘄艾的小作坊。2013年,本地鋼構老闆田群投資6000萬元在蘄春打造現代化廠房、標準化倉儲。緊隨其後,鼎艾科技有限公司、菩艾堂科技公司等蘄艾企業紛紛成立,投入重金建生產線。目前,全縣蘄艾相關企業已超過2000家。
蘄艾產品,層出不窮。在蘄春李時珍精品超市,從頭到腳,吃的用的,本地企業研發的1200餘種蘄艾產品實現全覆蓋。在李時珍醫藥工業園,深圳艾艾貼公司設立艾草研發實驗室,打造全球最大艾製品生產基地。
電商引爆,網銷千萬。在蘄春,幾乎每家蘄艾市場主體都有電商團隊。2016年以來,蘄春蘄艾產品網上銷售額年增速超過30%。2019年,網銷額達到28億元,10家本地蘄艾企業網銷過千萬元。
每年對外輸送2萬名艾灸師
蘄艾產業如何從賣產品延伸到賣服務?艾灸師是重要一環。
6年前,朱珠來到蘄春創辦李時珍蘄艾養生培訓學校。那時,全縣沒有一家艾灸館。如今,蘄春大大小小的艾灸館裡,都有朱珠的學員,青石鎮馬驊村女孩韓琴是其中之一。
父母多病、家境貧寒,韓琴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2018年底,聽說縣扶貧辦和李時珍蘄艾養生培訓學校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艾灸培訓,她決定試一試。「不僅免學費、包吃包住、報銷車費,還推薦就業。」結業後,韓琴成為一名艾灸師,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目前,蘄春擁有19家艾灸培訓學校,每年對外輸送2萬餘名艾灸人才。
金秋時節,行走蘄春,一股蘄艾引發的創新創業潮正在湧動。蘄春縣已分別與招商局集團、省聯投籤訂相關協議,共建蘄春健康產業新城和李時珍文化旅遊區。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