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被阿魯巴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點擊👉-籤到-得好禮
本文轉自胖爺的好朋友【529D實驗室】
在畢業典禮上,二狗艱難地用嘴角扯出一倔強的角度,一手提溜著快要掉的牛仔褲。
說這話時,他還沒有察覺,褲襠已經開線,裡頭的紅褲衩若隱若現。
二狗不知道這是讀書生涯中第幾次被阿(阿魯巴),可能是數不清,也可能是不願記起
就像他永遠不清楚,女生為什麼總是喜歡結伴上廁所。
女生也很難搞明白,二狗這群男生怎麼會瘋狂迷戀這種,把自己和他人生殖器往樹上懟的遊戲。
從來沒有一種校園亞文化能如此盛行,從大西北到大東北,從香港到臺灣。
阿魯巴幾乎風靡了我國的所有版圖。
這也側面體現了,我國思想文化上大一統的趨勢。
07年一位來我國交流的澳洲學生慘遭阿魯巴,該生回到澳大利亞後,把這種文化引入當地,並得到廣泛傳播。
隨著網際網路的傳播,這項源自中國的青年亞文化活動,甚至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阿魯巴是一種在中國地區男性之間流行的遊戲或惡作劇行為,始於學生同儕間的打鬧嬉戲,本質上為性虐待的一種,容易演變成校園暴力。挪威的中小學也有類似的遊戲,被稱為「stolping」或「gjelling」
——維基百科
阿魯巴在全國各地的叫法都不太一樣,卡大樹、卡人(東北),樹人(華北),杠人(河北),鋸人、操杆兒(北京),開飛機、開人(晉魯皖),磨槓子、茲㞗(陝西),操杆子(甘肅),操槓、撞柱子(豫鄂),撕胩、勒胩、磨人(川渝),打樁(江浙),阿魯巴(福建),磨柱、撞鐘、撞大樹、con人(廣東),過生日、阿魯巴(深圳),阿魯巴(臺灣),Happy Corner(港澳)。
「阿魯巴」這個名稱的由來,得追溯到87年的臺北市師大附中。
當時學生在玩這遊戲時用臺灣話群呼:「予伊死」(讓他死),因為「四」與「死」音近。
然後一名學生得知阿拉伯文中「四」讀作阿魯巴,遂用其作口號,最終成了這遊戲的名字。
要完成一次標準的阿魯巴儀式,需要幾個同學合力聯手把一個男生抓住並抬起。
再找根類似樹幹的柱狀物,將其下體狠狠地懟過去。
然後把受害者的下體貼著柱子,上下磨蹭或左右旋轉,一般精髓在於磨,而不在於撞。
極具團隊精神和就地取材,是這項活動的兩大特點。
沒有比阿魯巴更具團隊精神和執行力的行動了...
一群人只要確認了目標,然後交換個眼神或比劃下手勢,就開始圍追堵截,擒住四肢,抬起懟向柱子。
過程好比一群訓練有素的公安抓捕逃犯,但這種團隊精神是極其不穩定的。
因為這一秒你把別人阿得嗷嗷慘叫,下一秒被人阿得嗷嗷慘叫的可能也是你。
人人自危,永遠猜不透身邊的是人還是鬼。
出來混嘛,不是你暴我的頭就是我暴你的頭
如果找不到樹幹,燈柱,旗杆這樣趁手的道具,這時就是充分發揮想像力的時候了。
90°的牆角,門框,課桌,單車輪子,垃圾桶,電梯門,孔子像...
甚至是由另外一個人充當柱子!
善良從不曾限制一個專業阿魯巴團隊的想像力。
根據p=F/S我們可以知道,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拿越細根的玩意玩阿魯巴越痛。
每一位阿魯巴玩家都是天生的抖S,就算是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都能玩出新花樣:
將兩人同時抬起交叉四腿互相阿;將人反轉然後舉高高把下體往門梁上懟;將被阿者壓制在地上,然後用貼近自行車後輪,並高速旋轉踏板…
玩法個性多變也正是阿魯巴的迷人之處。
「眾人齊聲高呼萬歲,七、八個人先把我抬到齊肩高,雙腿張開呈160度,「嵌入」到柱子裡,再滑到齊腰高,上下摩擦,此乃「滿天星」。然後是「空中飛人」,將身體翻轉再翻轉,360°旋轉式地磨柱子。接著是「龍的傳人」,簡單地來說就是以蛋擊柱。」
被阿魯巴的過程中,受害者通常會發出極具表演張力慘絕人寰的叫聲,旁人看得都覺得痛到下體一涼。
但事實是整個過程中真正的著力點不是在下體,而是在褲子,屁股和大腿根部。
而且一般實施阿魯巴的人會控制著力度,但開玩笑也有開出事的時候。
「隔壁宿舍一哥們兒在阿魯巴的時候被樹幹蹭破皮了,蛋蛋外側和大腿內側,愣是躺了一個星期的醫院。」
「我初中一同學因為玩一種叫磨柱的遊戲,蛋被阿碎了,學生家長湊了30萬作為賠償,現在他變成了偽娘,還天天在網上直播…」
雖說阿魯巴本質上屬於性虐待,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校園霸凌,性侮辱,欺負弱小等不好的詞彙。
很多媒體工作者也曾對其進行批判,不少校園甚至軍隊已明令禁止這項活動。
但對於很多真正接觸並參與到其中的人來說,這種「性虐待」並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阿魯巴通常只是鐵哥們兒間的惡作劇,在學校被同學阿的次數,是和你的受歡迎程度成正相關的。
畢竟不是誰都願意這樣當眾被人玩弄下體,只有人緣好且開得起玩笑的人,才會經常被阿魯巴軍團臨幸。
據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雜誌《大學線》的調查,五間大學中近四成六人承認曾向人施以 Happy corner;當中九成指在玩過此「遊戲」後,同學間感情融洽了。
課間休息阿一發,放假了阿一發,考完試阿一發,誰生日了阿一發,無聊也阿一發。
學校裡發生的所有瑣事,幾乎都能成為發起阿魯巴藉口。
阿魯巴從帶有性暗示的惡作劇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學生間時髦的生活方式。
在阿與被阿的過程中,不但舒緩了學習的壓力,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但還是那句,凡事都得有個度。
小魯怡情,大魯傷身,強魯灰飛煙滅~
二狗今天終於畢業了,這大概是大學生涯中最後一次阿魯巴了,可能也是人生中最後一次了。
他點著了一根煙,還是吐不出煙圈。
夾緊了襠部不讓褲衩露出來,有點兒落寞。
而今的社會,阿魯巴這種校園亞文化被各處取締,連塗鴉牆文化都不能逃過。
近日,南京的一面網紅牆被政府勒令清除。
下面是今日份的討論,一座城市真的容不下一堵牆嗎?
推薦閱讀:
不管多牛逼的rapper,也逃不出寫爛歌的命運...
花7500就能把新片刷到8分,豆瓣也開始不靠譜了嗎?
Supreme就是現代年輕人最痴迷的理財產品
覺得牛逼,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我在這裡等你
點擊「閱讀原文」,看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