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無線電連接:在物聯網應用中實現兩全其美

2020-12-26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2/421510.htm

引言

據統計,物聯網市場預計將從2020年的248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6萬億美元。物聯網設備的迅速崛起及其廣泛的應用案例也大大增加了其設計的複雜程度和多功能。選用一種合適的互聯通訊方案對任何一個物聯網設備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往往單獨的一種互聯方式無法滿足其所有的功能需求。本文著重論述了將近程和遠程通訊方式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需求,以顯著提高物聯網設備的整體性能和多功能的特性。同時本文將重點聚焦在低功耗藍牙(BLE)和Sigfox技術上,因為它們已被視為優化物聯網產品技術架構的首選項。

物聯網設備連接拓撲

物聯網連接設備可大致分為三類:

1)    直接連接到遠程基礎設施的設備
GPRS、CDMA等技術使我們的智慧型手機或物聯網設備可直接連接到電信塔。隨著Sigfox、LoRa和NBIOT等LPWAN技術的出現,可在低功耗、低通訊速率及相近的距離內實現設備間的互聯通訊。這些設備允許物聯網連接設備漫遊,而不必局限於特定位置。

2)    連接到本地網關並進而連接到遠程基礎設施的設備

通過無線技術(如WiFi)或有線技術(如LAN、IO-Link、PLC等)可將本地的物聯網設備接入網關。藉助該方法,可通過一個連接的網關將多個設備連接到雲。通常,這些技術具有非常高的數據速率,並用於高帶寬應用,如網際網路瀏覽、在線視頻或音頻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您可以遠程控制或監控家庭、辦公室或工業設施中的多個設備。因此,它還用於物聯網設備的許多控制應用中。但是,由於它們依賴於網關,因此不能像第一種方法那樣隨意移動。

3)    從本地連接到智慧型手機或彼此相連(通過或不通過網際網路連接)的設備

藍牙、Zigbee、Thread和超低功耗藍牙[BLE]等技術可實現較短距離的點對點通信。在許多情況下,它們將手機作為雲網關。近程通信的優勢在於可獨立工作,而對雲網絡無任何要求。

隨著人機接口(HMI)的出現,可連接設備(如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通常提供多種連接方式,如低功耗藍牙[BLE],經典藍牙,WIFI,GPRS等。但是,大多數的物聯網設備通常是被設計用來完成某項特定的任務,所有往往只會選用上述三種方式中的其中一種通訊方式,這中設計思路也限制了這些設備的可用性,產品使用壽命和多用途的特性。

優化的雙重連接

優化的架構結合了遠程技術和近程技術,可成為物聯網設備向廣泛應用滲透的裡程碑。遠程連接允許與通信基礎設施進行通信,甚至允許漫遊。同一設備中的近程技術可實現獨立的近程通信,以滿足廣泛的要求。

低功耗藍牙[BLE]是一種難以置信的近程技術,可在多種使用場景中作為遠程連接技術的補充。BLE可實現近程直接連接,而遠程連接則可以為物聯網設備提供雲連接。
BLE在物聯網設備中實現的一些功能包括

-   用戶界面

BLE連接設備可連接到智慧型手機應用,從而使用戶能夠以直觀的方式與設備進行交互。這也可以減少設備所需的按鈕數量或顯示裝置,從而使其更便宜、更輕便且防水或防塵。

-   可配置性

BLE還可用於配置設備,以使其以某種方式運行。允許在用戶端進行配置,設備製造商無需在工廠定製產品。甚至可以為設備配置各種自定義功能,如根據佩戴位置工作的計步器、設置鬧鈴或切換LED等。甚至可以使用BLE配置工業產品(如LED驅動器),以適應消費者所需的LED配置類型

-   本地監控
基於BLE的接口支持在無雲連接的情況下直接監測傳感器數據。這在需要快速本地響應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它也可用於優化數據成本,因為用戶可決定需要將哪些數據發送到雲,以及需要在本地監控哪些數據

-   診斷

通常,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服務工程師需要打開設備或將電纜連接到設備,以便訪問設備。這很複雜,並限制了設備的創造力和功能。例如,如果設備具有開放埠並可以通過螺釘輕鬆打開,則該設備可能不防水。在主系統發生故障且BLE接口啟用的情況下,BLE接口便於無線訪問設備。在許多情況下,BLE可能無法供用戶使用,而只能出於診斷用途被激活。

-   固件升級
固件升級功能允許在發貨後更新設備固件。即使在設備發貨後,這對於提供新功能和漏洞更新也很重要。通過固件升級,也可以根據用例配置設備功能。固件升級也是一種重要的診斷功能。

BLE可以與其他遠程技術(如GPRS或LPWAN)相輔相成,以提供遠程連接。Sigfox是一種重要的多用途低功耗遠程技術。當BLE SOC驅動Sigfox無線電時,可在儘量不增加功耗、外形尺寸和價格的情況下實現廣泛的新功能和用例。Sigfox是一種可提供全球雲、遠程連接且功耗極低的LPWAN技術。Sigfox設備可在全球範圍內自由連接,而無需與網絡運營商達成任何獨立協議,也無漫遊費用。

某些功能可通過在同一設備中實施遠程技術來實現。我們來了解使用Sigfox所實現的功能。

-   遠程監控

可使用Sigfox網絡將傳感器數據發送到雲,而無需本地網關。設備可直接將數據上傳到Sigfox運營商運營的Sigfox網關。這些網關可直接實現長達數公裡的連接。

-   數據聚合

需要將煤氣表、水錶或其他傳感器的數據匯總到雲中,以便合併、計費或分析。通過Sigfox網絡長期發送的數據可用於此目的。

-   跟蹤和定位

跟蹤和定位是使用最廣泛的物聯網設備用例之一。如果需要精確定位,則可通過Sigfox網絡將GPS坐標發送到雲端。許多用例(如車隊監控)均接受幾公裡的精度。在這類用例中,Sigfox網絡自身可使用三角測量法進行定位,而無需GPS信號。Sigfox引入了一種名為Monarch的新功能,以根據當地法規識別無線電服務並管理無線電頻率變化。藉助該功能,設備可跨國界漫遊,並始終保持連接。

-   事件通知

當有人使用BLE解鎖時,也需要使用獨立網絡將信息記錄在雲端。開門、超過傳感器閾值、防盜警報、火警之類的事件同樣需要獨立於本地接口工作。配備正確的傳感器、邏輯和Sigfox無線電的設備可輕鬆實現該目標。

-   診斷和協助

如果需要幫助或設備的某些部分出現故障,則物聯網設備可通過Sigfox網絡發出警報。Sigfox也允許發送下行消息,以便在診斷模式下配置設備並提供相關數據。

意法半導體推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以便將BLE和Sigfox無線電合併成一種通用解決方案。雙無線電通過Sigfox提供遠程連接,並通過BLE提供智慧型手機連接。與Sigfox設備的智慧型手機連接支持用戶界面[UI]、無線固件更新[FUOTA]、直接配置和控制。

STDES-MONARCH已通過Sigfox認證,並免費提供所有必要的設計文檔和軟體。該參考設計同時嵌入了BlueNRG-2低功耗BLE片上系統(SoC)和S2-LP窄帶超低功耗sub-1GHz收發器。
意法半導體的BlueNRG-2是一種經過超低功耗BLE 5.0認證的無線處理器,它支持與傳感器無縫連接、Privacy 1.2、Secure Connection 4.2、數據長度擴展、8dBm的輸出功率和與物聯網

BLE Mesh連接支持通過物聯網解決方案的Mesh網絡連接多個BLE設備。通過引進Mesh解決方案,即使設備不在網絡的直接範圍內,也可以進行連接。

S2-LP是高性能超低功耗RF收發器,適用於sub-1GHz頻段的RF無線應用。可將其編程為在413-479 MHz、452-527 MHz、826-958 MH、904-1055 MHz頻段的sub-1GHz頻率下運行。S2-LP支持不同的調製格式:2(G)FSK、4(G)FSK、OOK和ASK。S2-LP的遠程通信RF鏈路預算高於140 dB,並符合世界各地(包括歐洲、日本、南亞、印度、中國和美國)適用法規的要求。

結論

隨著物聯網用例的發展,同一設備將需要更多連接選項。這將增強設備的可用性、多功能性和可靠性。BLE SoC驅動sub-1Ghz無線電組合預計將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因為它在不犧牲成本、功耗和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實現了額外的連接。意法半導體在兩種世界級的無線電技術中採用了該架構,並在客戶中取得了巨大反響。

相關焦點

  • 最適合物聯網應用的各種無線連接技術
    最適合物聯網應用的各種無線連接技術 藍牙技術聯盟 發表於 2020-12-24 16:17:46 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不存在適用於所有項目的「萬能」無線連接解決方案
  • Atmosic Technologies 推出創新型無線連接方案 解決物聯網行業...
    超低能耗物聯網 (IoT) 無線技術創新者 – Atmosic Technologies 公司近日宣布推出業內能耗最低的 Bluetooth®5 無線連接方案,首次亮相的 M2 系列和 M3 系列晶片,旨在推動無電池物聯網發展進程,實現「永久續航,無處不能
  • 無線電是什麼?無線電簡介
    1895年馬克尼發明了無線電,開創了無線電波的實際應用價值,無線電波的頻率範圍從3000Hz到3000GHz。 1896年,在船和海岸之間實現了第一次無線電通信,開創了無線電通信的新紀元。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
  • 盤點2019年與物聯網相關的十大關鍵詞
    三大運營商更是大力建設5G基站,從而實現5G信號的覆蓋。雖然5G非常熱鬧,但對於整個社會而言,並沒有完全實現5G同步。據運營商了解到,目前5G應用主要集中在C端。除此之外,B端由於資金和對5G產業的迷茫,不敢大力投入到5G產業,從而導致5G在B端的步伐較慢。
  • 物聯網的定義和行業應用
    近些年來,物聯網可謂是發展迅速,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生活中處處能看到物聯網的影子。那麼,什麼是物聯網,它具體應用在哪些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物聯網。一、物聯網定義物聯網這個概念,剛提出來的時候叫傳感網。
  • 物聯網的概念、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
    然而,它的第一個應用實例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令人驚訝的是,它是可口可樂自動售貨機首次實現物聯網設備。位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自動售貨機由一個程式設計師團隊連接到網絡上,然後他們就可以獲得產品的消費數據。通過這種連接,他們可以通過測量冷藏程度的傳感器來檢查飲料庫存的可用性和罐頭的溫度。 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說,物聯網的目的是將設備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我們的效率。
  • Atmosic三大殺手鐧技術 實現物聯網裝置永久續航甚至無需電池
    Atmosic三大殺手鐧技術 實現物聯網裝置永久續航甚至無需電池 章鷹 發表於 2020-09-29 09:08:48 本站原創!
  • 7大創新醫療物聯網應用場景,第一個就很現實!
    而在新基建七大領域中,物聯網是一個「無孔不入」的存在,該技術深度融入了「新基建」所涉及的每個模塊中。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然到來。在前不久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物聯網技術也展現了其對醫療健康行業巨大的賦能作用。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和智能病房等典型物聯網應用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充分的部署。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物聯網的應用場景範圍也在逐漸地外擴。
  • 安富利發布全新蜂窩模塊,加快物聯網應用的開發
    該模塊專為各種採用蜂窩網絡連接並要求低功耗和超小組件尺寸的嵌入式應用而設計,以加快物聯網應用的開發。AVT9152模塊採用了Nordic Semiconductor的領先技術,能夠為工程師和開發者提供NB-IoT/LTE-M、GPS和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E)無線連接,是市面上尺寸最小的模塊之一。這款新產品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安富利的生態系統。
  • 中國的物聯網應用-
    感知層包括二維碼標籤和識讀器、RFID標籤和讀寫器、攝像頭、GPS、傳感器、終端、傳感器網絡等,主要是識別物體,採集信息,與人體結構中皮膚和五官的作用相似。感知層又稱為信源層。以車聯網為例,信源層是由汽車數位化標準信源(俗稱電子車牌)構成基站集群層:由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基站組成,實現涉車信息的採集,是涉車信息的傳輸層。
  • 讓物聯網設備電池壽命永久續航,Atmosic如何實現的?
    對於物聯網設備而言,電池續航能力在很大程度影響著用戶的購買決策。用戶通常期望其應用和設備擁有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例如智能農業和工業傳感器一次充電必須可以工作很長時間(通常是10 年以上)。對心臟起搏器等可穿戴醫療設備而言,設備壽命或許與使用者性命攸關,所以必須防止電池發生故障。
  • 物聯網在護理系統當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同時,希望把物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到醫療領域中,實現醫療信息的互聯和共享。2009年6月,歐盟提出了物聯網行動計劃,強調信息安全,制定了關於信息安全和信息共享的政策。並計劃投資4億歐元用於信息通信技術(ICT)的研發,同時劃撥3億歐元專款用於物聯網相關的公共項目,包括醫療和護理等。
  • 為什麼LoRaWAN是物聯網的最佳選擇
    物聯網連接環境除了智能家庭聯網和辦公空間場景之外,許多物聯網設備連接通信將是在遠程環境下進行的,新環境下由於M2M傳輸覆蓋範圍限制這將導致無法訪問以及需要進行電源連接。 有鑑於此,廣泛採用LPWA解決方案——LoRAWAN和3GPP(LTE Cat M1和Cat NB1)的開放標準將專門針對這些物聯網連接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支持。
  • 物聯網應用在智慧農業中的好處有哪些
    打開APP 物聯網應用在智慧農業中的好處有哪些 behrtech 發表於 2020-03-14 09:35:43 此外,新興的創新技術,如物聯網,被認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催化劑。即使您不在這個行業,您也可能聽到過「智慧農業」這個詞,因為它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基於物聯網的精準農業遠不止是一個技術術語,人們對其令人信服的前景已經有了全面的了解。一個簡單的證據是,對農業技術公司的投資同比增長了43%,2018年達到169億美元。
  • 開放智聯聯盟成立運營商迎物聯網應用新時代
    為打造物聯網統一連接標準,OLA聯盟近日成立。隨著電信、移動、聯通及華為、小米、阿里等一眾科技企業牽手,掣肘物聯網已久的互聯互通問題將被解決。無論是運營商還是其它物聯網企業,都將在萬億物聯網市場覓得商機。中國最強物聯網聯盟成立在工信部指導和支持下,開放智聯聯盟12月1日成立。
  • 物聯網技術在改造海上鑽井平臺監測方面中的應用
    打開APP 物聯網技術在改造海上鑽井平臺監測方面中的應用 jf_10471008 發表於 2020-12-18 14:36:53
  • Teledyne e2v通過最新的微波數字轉換器推動無線電軟體化
    過去的幾十年裡,無線電技術標準、相關應用和互聯設備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對數據帶寬和吞吐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據統計,45億網際網路用戶和迅速發展的物聯網(IoT)變革對器件性能要求的年增長速度超過25%1,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今,隨著在家辦公日益普及,地面和空間通訊的關鍵基礎設施已投入測試。
  • RFID在物聯網時代的優缺點及應用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在大互聯時代的驅使下,RFID被普遍應用在物聯網、醫療、安防、交通等領域。近幾年來,RFID也被廣泛應用在服飾業、零售業,甚至逐漸向其他行業開枝散葉。 RFID的技術原理RFID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
  • ITU無線電通信局局長:全球統一標準,世界更加美好
    實現全球統一標準會讓5G網絡、終端、晶片產業以遠超預期的速度發展。近日再傳好消息,3GPP 5G第二階段標準R16凍結。ITU無線電通信局局長馬裡奧·曼尼維奇當時很多人好奇,ITU和3GPP組織什麼關係?ITU在全球5G發展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 騰訊云云兔發布2.0版本 ,機器學習實現網絡智能切換連接
    智能硬體、傳感器、醫療植入物等越來越多的設備加入物聯網。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1000億臺。隨著物聯網、AI技術的不斷運用,物聯網卡也進入爆發期。當前,移動、聯通、電信3大運營商都推出了物聯網卡,用來滿足各種物聯網設備連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