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階層與紳士精神
作者:克羅採和春天(高林)
英國的紳士階層是什麼?紳士精神的深層社會根源是什麼?高林桑此文輕鬆愉快,包袱滿地又不失洞察,全文共計4500字,閱讀需要6-9分鐘。
紳士和紳士風度在我們這個時代裡已經成了英國文化的最好象徵,不僅如此它還成了高級定製西服、鞋帽、手杖、雨傘、甚至英國車的最大賣點。
人們購買所有這些英國貨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紳士」,這一點從普希金、到波德萊爾、到《王牌特工》的狂熱模仿者,其實都沒有區別。
只不過普希金買的是英國馬車,波德萊爾買的是英國式禮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買得是定製西服而已。
《王牌特工》,大屏幕上的英倫時尚秀
但如果說我們和古代的英國粉之間還有什麼共同點?那大概就是都覺得這些英國貨固然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紳士些,但單靠這些東西卻是遠遠不夠的。
物質的東西只是紳士風度當中的一方面,但是紳士風度中所包含的理想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那到底什麼是紳士精神呢?要理解紳士精神就必須先釐清紳士的本來意義。因為紳士原本並不是從個人形象和風度上定義的——相反紳士是一個階層。是這個階層的形象賦予了紳士在個人形象和風度上的定義。
「一位17世紀英國紳士應有的品質」
Gentleman這個詞在英語裡過去專指那些鄉紳,他們是貴族的親戚、鄰居、盟友或者旁系後代,很多都有貴族血統但沒有爵位,這種人實際上是英國嚴格的長子繼承法決定的。
在歐洲大陸雖然也實行長子繼承法,但是貴族的次子即使繼承不到爵位,也可以得到一個騎士的頭銜,騎士的後代依然是貴族。
法國和德國都有大票保持著貴族姓氏但沒有爵位的貴族,比如大作家夏多布裡昂,他爸爸是貢堡伯爵但他是次子,哥哥繼承了貢堡伯爵的頭銜,他本人還是夏多布裡昂騎士,子孫也可以自稱騎士,依然是貴族。
貢堡,夏多布裡昂的童年在此度過,當然他是沒有繼承權的啦
但英國的情況則不同,英國的貴族爵位只能由長子繼承,次子可以得到Lord的尊稱,但這個Lord是不能世襲的。例如溫斯頓·邱吉爾首相,他的父親是馬爾巴羅公爵的小兒子,就被人叫做lord,但是到他這一代就只是邱吉爾先生了,如果國王不封他為爵士他連sir都不是了。
理解了這個前提,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Gentleman是什麼了,其實就是歐洲大陸上那些最低等的貴族,沒有爵位,多半也就沒有什麼財產,但同時有背景、有門路,受過和身份相對應的教育。
只不過他們必須自己為自己尋找出路,雖說是自己找,但客觀說多數情況下還是家裡幫忙。你哥哥拿走了爹媽大部分的財產,為你花點錢收買一下本地的選民並不算什麼。而且英國傳統的選舉區很多都是貴族領地上的「腐敗選區」,老爺說選誰農民就選誰。
而且繼承了爵位的大哥有一個缺點——有爵位的貴族老爺就不能進下議院了,可是當他作為大臣要制定政策、預算案,也需要有人幫他在下議院辯解,這時候他那個不能繼承爵位的弟弟就可以發揮作用了。用腐敗選區把他選進下議院正好可以當自己的傳聲筒,如果沒有現成的弟弟,那麼小舅子也可以,姐夫或者妹夫也可以。
這就是在實現有限選舉法的英國,Gentleman(或者說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鄉紳」)這個階層的本質。
這個階層的人一輩子有幾件大事要幹,其實可上可下,這幾件事幹好了他們可能就成了貴族,幹不好可能就跌落到平民、甚至無產者的行列。
幾件大事裡排第一位的是結婚,西歐的結婚和我們這裡正相反,我們這裡是男人功成名就再花錢娶個媳婦;在西歐是小哥打扮漂亮留上光亮的小鬍子,穿著驃騎兵制服去勾搭有錢人家的姑娘。
溫斯頓·邱吉爾的堂兄、第九代馬爾博羅公爵果斷地娶了美國鐵路大亨的女兒,拯救了瀕臨破產的家業
如果姑娘沒有兄弟姐妹,爹媽還有地產有爵位有錢,那家裡簡直要被形形色色的小帥哥擠破門。如果有兄弟,就要問清楚到底爹媽捨得從地產裡拿出多少來當女兒的嫁妝。
一個有意思的現實是,雖然英國婚姻法不承認女性的地位,但女性的嫁妝她其實是有很大的自由支配權的。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都需要一位太太……」
所以如果一個漂亮姑娘有一個體面的媽,她的嫁妝一般都不會少,因為她媽當年肯定就沒少帶來嫁妝,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幸福,母親多少都會傾向於把自己嫁妝裡的一部分或者一大部分給女兒當嫁妝,即使不能馬上給,也會立下遺囑在自己死後留給女兒或者自己偏愛的小兒子。
所以在維多利亞時代,這些繼承不到老爹財產的小帥哥們大多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找體面妻子方面。因為一旦成功那人生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找不到體面的姑娘,其實寡婦也行。
在斯圖亞特王朝時期有個寡婦前後死了三個丈夫而且都沒有孩子,繼承了三個丈夫的財產富可敵國,連國王都對她垂涎三尺,何況是窮哥們?所以這就是為什麼Gentleman總是打扮體面,舉止優雅而且對女性溫柔和善,這是騎士精神麼?這是職業精神!
說到娶有錢寡婦的收益,落櫻神斧同學最有發言權了。瑪莎的巨額嫁妝使他立刻躋身維吉尼亞種植園主階級的上層
但畢竟大部分小哥並不高也不帥,地位又決定了在名額有限的女繼承人眼中他們沒有競爭優勢。所以說到底,出路就是想辦法往上爬——攀登社會金字塔的方式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其實只有一條,那就是當官,功成名就受封貴族回到爹媽的那個階層去。
而攀登社會金字塔說到底就是兩條道路,一個是學習一個是玩命。
克裡米亞戰爭暴露了英國軍隊的很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公然的賣官鬻爵。英國軍官都是花錢買來的,不過客觀地說考慮到英國搞的是募兵制,士兵也都是花錢買來的。所以花錢買職位的軍官不會在乎國王花錢買來的丘八是死是活,上陣打仗就是為了出風頭博出位,因此下命令的人一般都不會深入思考,接受命令的人也不在乎後果如何。
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克裡米亞戰爭的輕騎兵衝鋒,卡迪根伯爵因此聲名狼藉。但卡迪根依然是卡迪根,雖然沒能成為戰爭英雄,但他的時髦打扮還是名垂後世。
卡迪根伯爵
從卡迪根是一個騎兵旅長這一點上,就知道他肯定是一個富N代,因為雖然當軍官的主要工作是玩命,但玩命的成本不同。
鳳凰男拿破崙·波拿巴只能當炮兵軍官,炮兵守著大炮,臉經常被硝煙弄得髒兮兮,耳朵還容易被炮聲震到失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耳朵就是監督炮兵操練的時候被震聾的。體面人是不幹這行的,相比之下步兵要好很多,晉升機會也多,成本並不比炮兵高多少。
波拿巴同學親自演示他的老本行
一個步兵軍官除非升到團長要自己掏腰包、組織全團聚餐、或者軍官舞會,除此之外多數情況下還是能夠靠薪水生活的。但是步兵軍官有一個天然缺陷,就是步兵制服不好看。
制服這個東西在一個小帥哥風華正茂的年齡裡對他的頭等大事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當軍官的話,最有魅力加成的軍服就是騎兵軍服。
騎兵軍服絕對是舊制度下設計出來的最能體現男子魅力的東西之一。託爾斯泰有一次在街上看見一隊驃騎兵經過,都要由衷讚嘆「真TM帥!」然後當朋友質疑他為什麼會對沙皇的暴力工具讚嘆時,他的回答也簡單明了「就是TM帥啊!」
2005版《傲慢與偏見》,哇歐!一個驃騎兵軍官耶~
驃騎兵軍官基本上就是人生贏家的代名詞,想想《傲慢與偏見》女主角妹妹跟什麼人跑了?一個騎兵軍官!再想想《葉普蓋尼·奧涅金》,當奧涅金把連斯基打死後,連斯基的女朋友跟誰跑了?還是一個騎兵軍官!大詩人萊蒙託夫在《當代英雄》裡描寫人生贏家如此傳神為什麼?因為萊蒙託夫在被貶去高加索以前,就是近衛巴普格拉德驃騎兵團的軍官。
但是國王也不傻,既然騎兵軍官這麼好,肯定要賣得貴一些。不但買這個職位本身貴,當騎兵軍官的成本也高,步兵團團長無非是一年請全團人吃幾次好的、或者開開舞會。一個騎兵少尉,卻要養好幾匹馬,馬匹本身就貴、每天還要消耗草料支出,還有養護成本也要價不菲。制服固然漂亮,但不是定製的肯定穿不出好來,所以邱吉爾首相當年考上騎兵科時,他爸爸才會大發雷霆。
1895年軍校畢業後成為第四輕騎兵團少尉的邱吉爾,一枚妥妥的漂亮小哥
不過當兵除了穿得好有時間,會被各路鄉紳請到家裡參加舞會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廣結好友,男人結交朋友的機會說到底就那麼幾個,小時候一起玩,長大一起讀書,再大一些就是一起打仗和一起坐牢了。一旦成了戰爭英雄就能輕易選進議會,接著連續當選,被某個人看上,成為大臣的國會私人秘書,這就算走上了政壇;或者一直在軍隊裡幹,靠戰功受封爵位從此功成名就;如果是海軍還可以攔住一隊西班牙船隊從此登上人生巔峰——這就是紳士靠玩命攀登社會金字塔的典型歷程。
再來談談讀書。其實大家都得讀書,這也是貴族家庭能給繼承不到財產的孩子們提供的最大幫助了。
不過這也取決於家境如何,如果家裡有腐敗選區,或者親戚有腐敗選區能給你。那你也不用太拼命,主要學學演講和辯論、準備進威斯敏斯特就行了。等從大學畢業進了下議院,然後就要逮住機會一炮打響,向議會裡的其他鄉紳證明「我是一條能咬人的狗!」,那就可以坐等發達了。
漫畫上的「第四黨」(The Fourth Party Lord :Randolph Churchill, Henry Drummond Wolff, John Gorst and Arthur Balfour)
可假如你沒有現成的選區,那就只剩下兩條路了,一條是苦練嘴皮子功夫,讓其他老爺看上你。反正大學的辯論會都是議會的議題,如果能在旁聽的老爺那裡留下深刻印象,他聽你說完一拍大腿「議會裡那幫人怎麼說不出來這麼聰明的話?」這就算混出來了。可假如你沒有自信也沒關係,繼續認真讀書。因為你還有條路可走,那就是法律和公務員。
今天很多人讚美英美法律工作者的小團體和職業師承這一套,而這一套剛好是為了給紳士這個階級服務的,因為成為法官也是功成名就的機會。如果一切都能量化,憑什麼不讓讀書更拼命的平民知識分子上位?必須把這一切弄得神秘一點,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跟師傅的交情」,才能保證上位的都是自己人。
要是你在法學界沒有背景,公務員總是能夠當上的吧?不過這行的競爭就激烈多了,因為自從引入了公務員考試制度,平民知識分子就總能擠進這個群體。不過好在本文只討論紳士形成的維多利亞時代。
這個時代固然有些學霸型平民已經進入了公務員隊伍。但是大臣、政務次官大部分都是貴族。就算不是貴族也是「紳士」,說到底還是「紳士」們的自己人。
愛德華·格雷子爵: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
比如寫《克勞備忘錄》的艾爾·克勞爵士,根本沒機會和大臣一起喝酒、釣魚、養鴨子,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參與外交部的那種非正式的秘密決策。所以只好走官方渠道,寫那些大臣看都懶得看的備忘錄。
結果事情是愛德華·格雷和哈丁他們幹的,戰爭結束研究戰前英德關係史的人,事後找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時,愛德華·格雷和哈丁他們私下說的那些話,寫的那些私人信件是沒有留檔的,但是克勞爵士寫的那些被束之高閣的備忘錄卻被翻出來了,於是他就被歷史學家當成了英德關係惡化的幕後推手,真是冤死。
理解了這些就基本上可以理解什麼是紳士風度了。紳士這個階層在法律上算平民,因為他們可以進下議院,但是在身份上和自我認識上是拿自己當貴族看的。
在貴族和平民之間他們算雞頭鳳尾,所以自然也就成了接納最多平民的上層階級,比如說格拉斯頓先生,就是鐵桿平民,從來沒想過要當貴族,但是等到他的黨議會選舉勝利、他要當總理時,大家想起來「純平民是不能當首相的,必須是鄉紳才行」,格拉斯頓才被迫買了一個莊園晉升為紳士等級。
諷刺漫畫:想要徹底廢除上議院的激進分子格拉斯頓
這個階層的處境決定了他們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舉止和氣派,否則除非女繼承人是來報恩的白蛇才會嫁給你。而且因為不能繼承財產,所以家裡只能儘可能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具有更高的社會競爭力。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同時又從小生活在貴族家庭,生活方式和穿著打扮都是貴族化的。當他們進入到社會,就成了貴族生活方式的榜樣。紳士是平民最容易觀察到的貴族,所以貴族的舉止和風度就成了紳士風度。
而且紳士們雖然在法律上是平民,但他們的家庭、血統、文化素養和生活習慣其實都是貴族,而且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紳士階層和他們的貴族親戚撐腰,所以其實並不需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高貴。他們在地位問題上問心無愧,所以自然就顯得溫和又寬容。
這跟另一個尷尬的貴族階層,國教會教士的子女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人在法律上也算貴族,但是除了他們自己誰也意識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們和紳士們剛好相反,只能靠飛揚跋扈和盛氣凌人來讓人們注意到他們的貴族身份。
德·昆西就回憶說,他的同學裡的貴族都很溫和、平易近人,而國教會教士的子弟就非常盛氣凌人,因為非如此「沒人覺得他們也算貴族!」
本文首發《看世界》雜誌
☛ 高林講座通知:
內容:☛腐國第一毒舌王爾德和光豔四射的維多利亞時代!
講座時間:2月17日(明天)晚8:30分
門票:20元
強烈推薦買半年票,10期九折 180元,詳情:青年維也納2019年上半年講座計劃
這是青年維也納的客服君,掃碼加他好友!
紅包180元聽半年,單次王爾德20元,拉去講座主群!
↙去小店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