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婦產科男醫生的辣雞湯

2021-02-09 淼哥故事會

本文轉自:滔客2019

ID:gh_e416f220984c

如何避免糟心事,愉快生個娃?不如打開科普文先打個底?成千上萬字的專業術語,硬是讓飽讀詩書的文化人活生生變成一個文盲?

那一定是因為你沒有遇到我們能文能汙,機智幽默,化難以啟齒為暢所欲言的淼哥~

在這裡,他將把晦澀的問題簡單化,難言的苦惱趣味化,從家庭倫理,到社會關係,以不一樣的視角聊聊女生那些事兒。

大家好,我叫劉淼。我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一名普通的婦產科醫生,2002年到現在從業有16年了。

有一部很好的紀錄片叫《生門》,講述的就是醫院裡面生孩子的一些故事。

我想問問在座的各位有誰看過這部紀錄片? 非常好!


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生門」這裡,儘可能的去幫助病人,把她們從死門那裡拖回來。

有些人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一個男生會選擇做婦產科。婦產科其實是一個內外科結合的科室。 比如婦科內分泌,類似於內科,婦科腫瘤,類似於外科。

產科的生產接生,有專門的助產士。找我們去,要麼是產程出了問題,需要醫療幹預;要麼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需要我們去做剖宮產。

總體來說 大型醫院的婦產科,是偏向外科多一點,外科就是以做手術為主。

中國有十幾萬婦產科醫生,大概1/10是男醫生,越大的城市,越大的醫院,男醫生的比例會越高。

我想問問在座的各位女士,你們會非常排斥的男醫生,堅決不讓男醫生給你們看病嗎 ?

如果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大概有95%以上的婦產科醫生都是男的。而男醫生比例最高的是在德國,幾乎全部都是男醫生。

你看醫院的醫生特別是電視上的西裝革履,一臉嚴肅。我們做的工作說好聽點就叫救死扶傷,其實沒有人願意見到我們。有啥也不能有病,對不對?

我想分享的第一個案例,是一個19歲的宮頸癌晚期病人,那是我參加工作後沒多久,我遇到了一個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案例。

一個不到20歲的女性確診為宮頸癌,她還沒有真正的步入社會,花樣的年紀,就被確診為宮頸癌二期。

這麼年輕患者宮頸癌的案例還是很少的,我們大家都覺得很可惜。

女孩開始很激動,說什麼也不相信,覺得我們醫生在危言聳聽。

我們耐心的給她擺事實,講道理,告訴她只要能做手術,就很有希望,只要希望不滅,就要對生活有信心。

她的情緒也從牴觸、悲觀,到後來正確面對,積極配合我們的治療。

只是她發現的太晚了,所以到了必須用手術去切除子宮的時候。真的是很遺憾,她還那麼年輕,才19歲。

所以,我們經常呼籲要做好性教育。

你們知道最佳發生性生活的年齡,是多少歲嗎?其實這個年齡應該在21歲。

這個女孩說她不到15歲的時候,就有了性生活。過早有性生活,對女性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性器官的細胞發育還不夠成熟。

除了不要太早有性生活,我還想提醒女性要注意防病治病,很多疾病在早期發現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癒的。

還是拿剛剛那個例子來說,宮頸癌是我們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

全世界每年有46萬新發病例,每年大概有25萬人死於宮頸癌。

醫學研究發現,99.7%的子宮頸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導致。該病毒的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清除。

只能靠提高我們機體的免疫力,產生抗體,清除病毒來達到治癒。感染該病毒後有0.2%的病人,一般需要10到15年,才會發展成為宮頸癌。

所以,就給我們臨床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提供了一個窗口期。一級預防就指的是我們的疫苗。

全球第一個腫瘤疫苗就是我們的宮頸癌疫苗,在2006年9月份已經在國外批准上市。2016年起二價四價九價的疫苗也陸續在國內上市。

HPV疫苗對9到45歲的女性都有預防效果。如果女性能夠在首次性行為之前就注射HPV疫苗,能夠降低90%的宮頸癌的發生率。

注射完疫苗,最好也要注意定期體檢,這就是我們的二級預防,規範的正規的體檢。

越早發現疾病,就越能夠把危害降到最低。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其實這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有位婦產科老教授退休後,在她的客廳裡面寫了條橫幅六個字:


人生人,嚇死人。

很多產科的病歷都是驚心動魄的,我們醫生的每一個選擇、手術中的每一個細節,關係的都是鮮活的生命。

去年,我們就遇到一個病人,我們剛剛給她做完剖宮產,沒多久她就又懷孕了。

大家都應該知道一個常識,做完剖腹產後一年之內不要再懷孕,但是她沒有注意,哺乳期就懷孕了。

我們只能很仔細地向她交待病情,要慎重的考慮這個剛剛剖過一刀的子宮,能不能妊娠。

繼續下去,子宮有可能會破裂,最危險的後果就是大人小孩兩條命。

當我們問這個孕婦,小孩要還是不要?孕婦很猶豫。

她很珍惜這個小生命,但是她也知道如果發生了危險,很可能失去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但最後,她決定還是要留下這個小孩,她覺得生命都是上天賜予的。

這個母親的堅定感動了我們,一旦病人做出了決定,我們醫生就必須全力以赴。

考慮到隨時都有可能要做手術,我們就是最熟悉她情況的醫生。主任和她互相留了電話,告訴她隨時保持警惕,有了問題要及時聯繫。

後來在妊娠27周的時候,孕媽出現了宮縮,B超提示子宮已經小範圍破裂。

考慮到產婦的情況,我們決定立刻給她做剖宮產,當時我們的醫生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病人開始很躁狂,因為臨時手術插了胃管她很難受,但是進手術室的那一刻,她忽然就變得很堅強,特別的配合。

真的是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手術的時候,我們看見子宮的下段,就像一張紙那麼薄,透過子宮,能夠看見寶寶黑黑的頭髮在羊水裡飄啊飄。

情況真的是非常危險,子宮的前面血管密布,一碰就會大出血,我們趕緊就把寶寶拿了出來。

寶寶出來的時候,只比手巴掌大一點,孩子出來以後媽媽還在大出血。

因為子宮有瘢痕彈性差、血不好止。手術進行了一段時間,血噴的到處都是,像洪水決堤了一樣,我們的褲子都是熱乎乎的。

這種情況我們就面臨兩種選擇,繼續輸血保子宮,還是直接把子宮切掉。

切掉子宮會節省我們的血源,風險也會降低。

我們在手術臺上討論了一下,覺得還是有希望,我們儘量想保證病人器官的完整性。

我們選擇了繼續保子宮,輸血,願意去搏一把。

當時也沒想過病人會不會說輸血太多,那是她的錢;也沒想過萬一手術失敗,最後還是要切子宮,人財兩空,病人會不會跟我們打官司。

我們只是很單純地覺得,這個子宮對這個年輕的媽媽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一個多小時過去,血止住了,病人的子宮也保住了。

手術第二天查房,我沒有告訴這個媽媽,她的手術是多麼困難、多麼兇險。

我只是告訴這個媽媽,要慶幸這是在深圳,有一群熱情陽光的人無私的獻血,保證在關鍵的時刻,能夠救她的生命。

深圳獻血的人比較多,血量充足,在別的城市,醫生是沒有資源放手一搏的。

據深圳市衛計委統計顯示,深圳是中國內地第一個推行無償獻血的城市,也是第一個為無償獻血立法的城市,更是第一個實現無償獻血百分之百滿足臨床用血的城市。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深圳無償獻血的人次達356萬、獻血量達712噸,救助了傷病員119萬人次,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據。

雖然在手術臺上我們把寶寶剖了出來,後面的任務就是治療大人,但是我們一直還很擔心這個寶寶。

他出生的時候是那麼的小,還不知道能不能存活下來。

寶寶出生後,兒科醫生立刻接手,就像傳遞接力棒一樣,一個科室接力一個科室。

三個月後,病人給我們主任發了一張照片。

一個頭髮濃密的寶寶,對著鏡頭哈哈大笑,在那一刻,真是覺得生命是很神奇的。

生孩子,一個人生基本上全家都會動員,所以在產房外面,我們能看到很多奇葩狗血的事情。

比如住院的病人,我們需要跟家屬一起交代病情,這個時候一般幾句話我們就能夠分辨出來,對方是婆婆還是媽媽。

媽媽一般會說:對我女兒會不會有影響,趕緊終止妊娠;

婆婆一般會說:寶寶還這麼小,要不要再等幾天。

媽媽會說:還是自己生吧,剖一刀多傷身體;

婆婆會說:小孩不會有問題吧,趕緊剖了吧。

為什麼婆婆和媽媽關心的問題不同?因為大部分的婆婆心目中,兒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寶寶是他們家的財產,是不能出一點意外的,兒媳婦不行再換一個。

甚至有些極個別的婆婆會認為,兒媳婦就像承載孩子的一個容器。所以,婆婆會更關心孩子一點。

在這裡,我想給諸個婆婆或者是以後會做婆婆的人說一句話:根據《民法》定義的近親屬那個規範,公公婆婆不在近親屬的範圍內。

所以我給你一個建議:公公婆婆多做事,少說話,這樣會比較促進家庭和諧。

產房前經常有讓我們醫生看著心寒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做完剖腹產推孕媽出手術室的時候,找不到家屬。

因為孩子出生,婆婆、爸爸看到寶寶出來後,就興高採烈的跟著寶寶去到產房,忘了孕媽還在裡面的手術臺上躺著。

等我們把產婦從手術室推出來的時候,外面一個人都沒有。

有一次一個剛進臨床的實習生,有口無心地說了一句話:「你看,都沒有人管你。」當時我就看到那個孕婦的眼淚流了出來,看得人真的心裡很難受。

所以後來我們都會交代一下,年輕的醫生不要多嘴。

真的是希望老公、婆婆能多關心一些這些剛剛從手術臺上下來的這個孩子的媽媽。

我很感動於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守在手術室的門口,對女婿說,你的女兒出來了,我的女兒還沒有出來。我要在這裡守著,我要等她平安的出來。

我要提醒一下男生,女生都是感情的動物。關鍵時刻頂住勝過平時的千言萬語。

產婦在生產以後,胎盤娩出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內分泌紊亂,容易出現情緒的劇烈波動,會表現出來和平時不一樣的情況,但這都是有誘因的。

生完孩子家裡陡然多了很多家務,餵奶、換尿片、奶脹、傷口痛,最頭疼的莫過於一刻不停地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日復一日、看不到盡頭。

如果我們的產婦哭泣、狂躁,一直不停的糾纏於一個問題,那可能就是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的發生率在10%到15%,每10個人裡就有1個人會出現,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

產後抑鬱症,其實也是有一些信號,可以幫助你判斷產婦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傾向。

比如有些人會表現為感覺到焦慮、情緒低落,經常會無端的哭泣,還有人會表現為筋疲力盡應付不了日常生活,甚至感覺到迷茫無助.

當然,最常見的就是睡眠障礙。

我們住院期間也會觀察,有時談話的時候,就能感覺到他們這個家庭氣氛不對。

有時候初生出來的寶寶的性別,不是家屬所期望的,這個時候我們醫護人員就會重點監護、及時疏導,避免負面情緒越來越重。

作為新手媽媽,要懂得調節自己,不要給自己有太大的思想壓力。

要學會釋放自己,有心事主動的去跟朋友傾訴一下,或者找個專業的人士給點建議或意見。

當然,也可以調整出一天半天的時間,給自己放個假去享受美食、看場電影放鬆一下。

我有個公眾號叫淼哥故事會,經常會有些粉絲留言說半夜一邊餵奶,一邊看我的公眾號,這也是一個辦法。

要記住,母親只是你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


雖然重要但不是唯一,不能因此丟失了自己的社交圈和興趣愛好。

今年是我在婦產科的第16年,我主要是在病房裡做手術。

我大概的算了一下,這16年裡,我一共做了大大小小手術2000多臺,其中大部分是剖宮產,主刀有1500多臺。

這16年醫學的進步,從以前的冷兵器時代,基本是靠醫生用刀去切;到現在隨著微創技術,新藥、新材料的研發,我們醫生有了更多治病的利器,相當於鳥槍換炮。

希望下一個十年,能夠普及生物基因技術、靶向藥物運用、人工智慧、機器人輔助手術等手段改變治療方式,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減少孕產婦圍產兒的死亡率,真正做到無痛分娩。

在醫生的身份外,做一個社會的觀察者,目睹了這麼多女人生命中的生死瞬間,女性的頑強深深地打動了我;她們在社會家庭中的弱勢,也深深地刺痛了我,讓我成為了一名女權主義者。

我用男生的口吻,結合醫生的視角,分析女生遇到的問題,儘量為女生發聲,幫助女性爭取權利。

很多人問過,做醫生苦不苦?

在我們醫療界有這樣一句話,叫金眼科、銀牙科、又髒又累婦產科。

為什麼我們的婦產科又髒又累?平時別看我穿的是白大褂,可是整天跟打交道的就是屎尿糞血。

天要下雨,娘要生娃。生孩子24小時,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

比如昨天晚上,我昨天晚上夜班就睡到兩三個小時,然後今天又精神抖擻地站在這裡,跟大家一下分享我的經歷。


所以苦不苦累不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最後,我想給大家說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某一年在婦科辦公室,有個老人拉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進來,問誰是劉淼醫生?

大家不敢直接說我在,就問是什麼事。

老人家說,當年他的女兒生孩子,到最後時刻精疲力盡,小孩胎心也不好,是劉醫生拉著她女兒的手,一直鼓勵她、幫助她,最後順順利利的把寶寶生了下來。

今天帶著小孩去兒科看病,順道過來看看劉醫生,樓上找到樓下,就是想讓孫女親自給劉醫生說一聲謝謝。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我也很害羞,都說忘了這個事兒。

漂亮可愛的小姑娘走到我的面前,眨巴明亮的眼睛說:謝謝叔叔。

在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真的是非常快樂。

我的分享結束,謝謝大家。

滔客2019:改變城市的力量!深圳本土知識分享脫口秀,厲害的年輕人都在這裡。

性命相託,全力以赴,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婦產科男醫生:別緊張,我們真實想法是這樣
    本想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應付完檢查,可當男醫生開始動手時,她的臉還是不由自主地紅了,為了不影響檢查結果,一直努力做深呼吸,保持心跳的平穩。其實,像小文一樣遇上男婦產科醫生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一些一二線城市。
  • [韓國]《戀愛的味道》當泌尿科女醫生遇上婦產科男醫生……
    《戀愛的味道》王聖基(吳智昊 飾)是一名英俊帥氣的婦產科醫生,業務十分熟練的他對於女性的身體構造了熟於心,對性亦有著自己十分獨到的見解
  • 「為什麼婦產科都是男醫生?」男實習生的一番自述,揭開背後真相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閨蜜小王到了臨盆的時候,可從她被抬進醫院的那一刻起,開宮口、測胎頭、喊使勁的全都是男醫生,為數不多的幾個年輕女孩也是小護士,站在一邊看著不敢動手。小王感覺自己被看了個遍丟了自尊,心裡很不舒服。
  • 產科男醫生朱鐵重現制服誘惑 粉絲留言:預約找你生孩子
    ­    以婦產科男醫生為題材的現代都市劇《產科男醫生》繼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深圳衛視黃金時段熱播後,於近日登陸江蘇衛視情感劇場再度上星播出。該劇主要講述了一群工作在婦產科的男醫生的艱辛與不易,他們不僅要面對病人的不信任和家屬的質疑,還要承擔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朱鐵此番在劇中飾演產科新晉男主任董思賢。
  • 男醫生充當了「接生婆」的角色,產婦的隱私怎麼辦?寶媽先別慌
    在相關話題下,大部分男性都覺得男醫生給妻子接生會讓自己心理不舒服。此外,還有一些女性質問說:為什麼現在大多數醫院的婦產科多是男醫生來接生?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人手不夠?那麼醫院裡的女醫生都幹嘛去了?婦產科多是男醫生接生其實是因為男醫生有以下幾個優勢耐心和體力方面男醫生更有優勢在為女性接生這方面,男性顯然是更有優勢。一位做了八年助產士的女士說,很多人都以為接生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其實接生難度係數非常大。
  • 老婆生孩子被男醫生內檢,老公事後多次想輕生,網友:不能理解
    「老婆被男醫生內檢,我不想活了」知乎上有個來自寶爸的帖子是這樣的:求助,老婆生寶寶時被男醫生內檢,時間過了2個多月,我自己接受不了,出現過好幾次輕生的想法,該如何是好?而寶媽在事發當天早晨開始了陣痛,並於6點多在寶爸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發現是個男醫生,在寶媽產檢結束出來後,寶爸便問了妻子產檢的詳細情況,才知道男醫生對妻子進行了內檢,而不是他想像的摸摸肚子而已,也因此這件事就像一根刺一樣扎進了寶爸的心裡。
  • 揭秘婦產科醫生的真面目:人人是戲精,個個段子手!
    來之前怎麼沒人告訴我婦產科的病人要麼不生,要麼就趕在半夜一起生?產科的夜班,真的是太太太累了!作為一名婦產科的女戰士,我對幸福的要求只有「好好睡一覺」這麼簡單了。婦產科經常要進行一些會陰部檢查,需要患者脫了褲子躺在檢查床上。
  • 可以接受婦產科有男醫生,但催乳師是男性,到底是安的什麼心?
    於是,在多方打聽之下,小麗找到了一家專業的催乳師機構,工作人員說會給她找一名金牌催乳師上門服務。到了約定的時間,催乳師來了。一打開門,小麗卻傻眼了,來人居然是一名男催乳師。小麗有些猶豫,催乳師見狀,拿出了許多獎狀和材料證明自己的專業性和催乳水平,這讓小麗稍稍放下了心。
  • 剃毛、內檢、遇上男醫生,分娩時要經歷的尷尬事,遠不止於此
    遇上男醫生前些日子,閨蜜剛生完孩子,我去看望她閒聊的時候,她說在生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尷尬的事情,原來進到產房的時候發現是個男醫生接生。她吃驚地問了旁邊的護士她的主治醫生不是女醫生嗎?結果護士笑著說:"男醫生怎麼了?這個男醫生比你之前遇到的主治醫生醫術更高呢!"
  • 女性做陰超遇到男醫生,多半表示不堪回首,孕婦:太尷尬了
    就讓小周感到尷尬的是,她第一次做陰超時竟然是一個男醫生,小周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傳統女性,對於讓男醫生來給她做陰超有些抗拒,當時她磨磨蹭蹭,不想讓男醫生來給她檢查。好在給小周做陰超的這位男醫生比較幽默,他這樣對小周說:「現在的職業不分貴賤,女性可以搬磚,扛水泥,男醫生為什麼不可以做陰超?你放心,我絕對會規規矩矩的。」聽了醫生的話,小周雖然放鬆了一些,也進行了檢查,但是事後想起來還是會感到有些尷尬。
  • 女網友吐槽:在望京醫院體檢做陰道B超的居然是一位男醫生
    網友「xbc56789」發帖:今天我在體檢中心發現特別噁心的事情,女性的胸部B超和陰道B超居然是一位男性醫生在做檢測,特別是陰道B超也是這個人在做太噁心了,拿著個小東西在陰道裡來回搖晃,難道就沒人管管他們嗎?這樣是不是侵犯了女人的隱私,他們這樣做算不算違法呀,女士們千萬不要去哪個地方去體檢!
  • 90後產婦遭遇男醫生「開手指」,產後沒回過神來:再也不想生娃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一些婦產科男醫生接生的案例,大多數孕媽還都是無法忍受的。前不久,一位90後寶媽就在社交平臺上自述了自己遭遇男醫生接生的事件。這位寶媽是個新手媽媽,在分娩之前做了更多準備,最終鎖定了一家醫院進行分娩手術。本以為好的醫院能為自己帶來安心,可是沒曾想卻是由男醫生來輔助自己生產。
  • 做陰超被分配到男醫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孕媽:尷尬到想逃跑
    發現一個男醫生在產檢室裡等著自己,準媽媽確認要給自己做產檢的醫生是個男醫生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當時就想:能不能換一個醫生,重新排號也行。甚至都有打退堂鼓想逃跑的打算了。但是醫生卻說:「不用擔心,你在我眼裡只是我的患者,沒什麼需要不好意思的。」準媽媽穩了穩心神,還是同意男醫生給他做產檢了。
  • 內檢遇到男醫生?本應緊張不好意思的孕媽,卻很放鬆,原因耐人尋味
    說到內檢,產婦們都不願意提起,尤其是遇到男醫生,會覺得既緊張又尷尬,但是小美卻說男醫生內檢反而讓她更放鬆,原因耐人尋味。 小美之前產檢都會等醫院的女醫生值班才去做,雖然有點尷尬不好意思,但是她覺得相比男醫生好太多了。前幾天做內檢的時候女醫生臨時有事,醫院就給她安排了一位男醫生。
  • 張震宇:比女人還了解女人的男婦產科主任
    國外有一種手術器械,可以解決此類手術醫生操作的難題,"但患者的手術費用要因此多出幾萬元錢。"張震宇這樣給《身體地理》解釋他寧可彎著自己未老先衰的"老腰"的原因。  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張震宇是中國婦產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的學生。從恩師身上,他覺得自己不但學到了精湛的醫術,更重要是"謙虛學習,勤奮奉獻"的職業精神和態度。
  • 做「陰超」遇上男醫生,是種什麼體驗,答案和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樣
    但是,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而我們又不方便拒絕,比如說遇到男醫生檢查身體的時候。有些女性去醫院做"陰超",有時就會遇上男醫生,大多數人肯定都會覺得這未免也太尷尬了。什麼情況下女性才需要做"陰超"呢?
  • 做「陰超」碰到男醫生,是什麼樣的場面?寶媽:尷尬且終生難忘!
    不過,如今醫院裡的醫生有很多都是男醫生,還挺少女醫生的。一般情況下,很多孕婦都不希望讓男醫生幫自己檢查的。畢竟,讓男醫生看自己的私處,還是挺尷尬的。寶媽夏鷗:上次產檢的時候,經常幫自己檢查的醫生,旁邊居然坐在一個長得十分帥氣的實習醫生,在旁邊學習怎麼給病人學習做B超檢查,不過想想也沒啥,就沒說什麼了。
  • 男醫生內檢,原以為會緊張很難堪,結果產婦卻全程放鬆?
    那些經歷過的產婦是這樣認為的:男醫生並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有些男醫生可能比女醫生更加溫柔,更加細心。每個女性對於男醫生檢查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在沒有經歷過的情況下就對內檢時遇到男醫生這個問題加以評論是不對的,這樣往往帶上了太多個人感情因素。1. 內檢是什麼?
  • 老公是婦產科醫生,偷聽他和女病人羞恥的對話後,我崩潰了
    這個女婿,當初她媽是頂喜歡的,在市裡的三甲醫院實習,兒科醫生,可哪想,這才剛結了婚,他就轉到婦產科去了。老人家一下就覺得丟了臉,甚至覺得這個女婿有點變態。剛開始那會,崔靜也沒多想,可這聽得到了,她也忍不住多想了。她找了個機會,偷偷到醫院去看他,卻看到他拉著帘子給一位女患者看胸。她聽到他跟那個女患者說:「你把衣服撩起來,內衣也解開,我看看。」而沒多久那個女患者還發出輕輕的叫聲,真讓人臉紅心跳。
  • 懷孕內檢時配到男醫生,這種尷尬你經歷過嗎
    前不久在網上一位男子發帖,稱自己老婆在分娩前被男醫生做了內檢,現在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他一直走不出來,甚至出現過輕生的念頭。據他描述,當時診室裡只有一位男醫生,他以為只是簡單地摸摸肚子就沒阻止老婆進去。老婆出來後說宮口開得不夠,離生孩子還早,他就大概猜出來是如何檢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