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晉曦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其實,這條「黑狗」離我們並不遙遠,據《柳葉刀》雜誌統計,大約1/5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經歷抑鬱發作。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研究比較發現,抑鬱症患病率總體達到6%左右,與收入高低無關,女性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大約為男性的兩倍。
抑鬱症嚴重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嚴重者甚至會選擇自殘或自傷,但是在溫州瑞安一對農家夫妻,用自創的田間曳步舞,治好了抑鬱多年的丈夫。
他們自編自導的鬼馬舞步,還在治癒越來越多的人,。跳舞也能「治好」抑鬱症,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丈夫車禍後患上抑鬱症
自編自導曳步舞找回美好生活
白天幹完農活,跳舞「慶祝」一下;晚上吃過晚飯,跳舞「放鬆」一下。換上布鞋,音樂響起,村頭阡陌,到處都是他們的「舞臺」。這對田間地頭鋤頭一放就跳舞的夫妻,正是45歲的妻子彭小英和49歲的丈夫範德多。
「小英夫妻」的舞蹈生涯源自一場意外事故,十多年前,範得多與幾個朋友在雲南考察開店生意時遭遇車禍,他撞碎了三顆門牙,滿嘴鮮血,左耳也失去了聽力,從此,機動車的轟鳴聲總在他的腦海迴蕩。原本愛說愛笑的範德多,突然變的異常沉默,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耳朵響、車子來,耳朵響、車子來」,他被「爆炸」式疼痛的腦袋折磨得無法入眠,有時凌晨還遊蕩在田間。範德多被當地醫院診斷為抑鬱症,吃了很多藥物對於病情都沒有太大幫助。
被生活壓力壓彎了腰的彭小英無意間發現了曳步舞,為了幫助丈夫恢復,也想讓他有點事做,她便提議兩人一起跳舞。在妻子的帶領下,丈夫的身體逐漸好轉起來,人也變得開朗了許多,抑鬱的時間越來越少。夫妻倆越練越開心,還開始自編自導曳步舞,奶奶梳頭的樣子,家裡燒飯的拉風機,鴨子走路拍屁股,蛇在田間昂頭到處走,這些田間勞作的辛苦,都成了舞蹈中最動人的舞姿,賦予曳步舞另一種生命。丈夫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從愁眉苦臉到愛說愛笑,舞蹈給了這個家庭新生,也治癒了千千萬萬的網友,網友說:「他們的舞蹈讓我們看到了幸福最平凡的樣子。」
抑鬱症,在很多人看來是需要靠藥物治療的,可是在這對浙江農村夫婦的腳下,曳步舞,成了治癒抑鬱症的一劑良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胡少華教授表示,曳步舞的走紅正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治療抑鬱症的例子。運動可以刺激身體釋放出大量的內啡肽和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這些使人心情愉悅、安詳和諧的激素,對於排遣壓力、降低抑鬱水平、患者精力的恢復、自信心的培養都很有好處。同時作為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運動可以緩解抑鬱症狀,並能使人自信快樂、精力旺盛、充實生活。
來源 :視覺中國
運動分泌「快樂激素」有效緩解抑鬱症
科學制定你的運動處方
抑鬱症是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在精神醫學上,抑鬱症是指帶有生物遺傳性的易感個體,在後天的環境壓力(應激狀態)下,造成大腦神經環路的功能異常,最後導致快感缺失、抑鬱心境、興趣減退、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及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等認知障礙組成的臨床症候群。對於抑鬱症的治療目前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而運動療法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對於改善抑鬱症也有著重要作用。
胡少華教授表示,對於輕度抑鬱症患者,可以藉助運動等方式進行自身調節,運動可以通過釋放腦肽等能量物質,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的調節能力,提高機體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令人鎮靜和感到快樂,同時帶來免疫系統的增強,抵抗抑鬱症背後免疫神經紊亂的病理機制。如果仍難解除這些抑鬱症狀,可以藉助於心理治療或是藥物治療,喚起患者本人自我改變的動機,建立新的心理反射模式等。
對於中度及以上抑鬱症患者,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措施,運動治療和心理治療可以作為輔助療法配合藥物治療使用,能有效緩解抑鬱症狀,改善抑鬱情緒。同時抗抑鬱藥物需在精神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除了運動療法,音樂療法、物理療法等作為輔助療法也可配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抑鬱症狀的改善及恢復。
胡少華教授表示臨床研究證明,運動療法對於緩解輕度及中度抑鬱症效果較為顯著,但即使是運動治療抑鬱症,其中也大有講究,《柳葉刀-精神病學》報導了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結果:針對不同運動項目以及運動時間對於改善抑鬱症狀帶來影響的結果顯示,不同的運動方式對於抑鬱症狀的疾病負擔減輕有所差異。其中跑步、騎自行車、瑜伽、遊泳等對於抑鬱症的負擔減輕作用較顯著,而家務勞動等對於抑鬱症的負擔改善效果則不明顯。
同時實驗結果也指出,運動的持續時間和頻率對於緩解抑鬱症的效果來說也是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在30-60分鐘以內的運動時間效果是最佳的,如果運動時間超過90分鐘和持續3小時以上,效果不如運動45分鐘或者不運動。此外一周3-5次的運動頻率效果最佳。
激發滿足感和幸福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舞步」
胡少華教授表示,抑鬱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是源於一種滿足感的缺乏,有的人年入百萬元也不覺得滿足,有的人身體健康就很幸福知足。而每個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是掛鈎的,受傷後的範德多正是通過這些源自生活、源於內心的舞步,重塑了他對於生活的信念和個人的自信心,從而幫助他從車禍撞傷的陰影中走出來。能夠跳舞,能夠每天和妻子在一起就很滿足。
但是不同的人幸福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治療方法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也許並不有效,儘管這套曳步舞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是胡少華教授表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快樂舞步」,即自我情緒的調適方法,可以是聽歌、運動、找人傾訴、旅遊,或是正念訓練來感受當下生活,只要能夠幫助自己找回快樂和鬆弛,獲得釋懷和平靜,這就是屬於你自己最美的快樂舞步。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去跳舞吧,就像沒有人會欣賞一樣
如果你還沉浸在抑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把自己從床上趕起來
走出家門、走進健身館、走進大自然
也許就走出了自己的抑鬱症
發現一片嶄新的天地
浙大一院精神衛生科專家門診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