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管網作為城市的地下「靜脈血管」,擔負著汙水收集和輸送的重任。圍繞改善民生這一目標,今年以來,市水務公司下屬排水管網公司繼續加大汙水管網建設、改造力度,並對現有管網實施養護、修復,實現汙水應收盡收,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1340公裡!汙水管網越織越密——
9日上午,市區城港路九圩港分水島處,一臺挖掘機正在對已鋪設的汙水管網實施混凝土包封。眼下,這段管網新建工程已進入尾聲。
城港路(九圩港分水島-長江路)汙水管網新增工程於今年8月3日進場施工,將新建汙水管網6.1公裡,目前已鋪設管網5.9公裡,剩餘0.2公裡正在加緊鋪設中,預計本月中旬完工。未來,周邊約2平方公裡範圍內居民、企事業單位產生的汙水將統一進入新建管網,通過一體化泵站排放到長江北路汙水總管,最後集中到東港排水公司進行處理。
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汙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根據計劃制定出相應的時間表、路線圖,對標對表推進。截至目前,市區已建成主次管網及支管1340多公裡、泵站98座、汙水處理廠5座,通過「網、站、廠」一體化建設,基本實現了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的收集和處理。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道路的新建改造,汙水管網的觸角仍在不斷延伸。今年排水管網公司計劃完成的6個新建管道項目,均按序時進度推進,目前已建成汙水管道7.5公裡,進一步填補汙水收集空白。
改造提升,完善老舊管網體系——
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中,提及今年市區將完成汙水老舊管網改造10公裡。排水管網公司對照時間節點,紮實推進工程進度,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
在振華路汙水管網改造現場,幾名工作人員正在修復檢查井,管道牽引工作已經完成。與想像中的改造現場大面積開挖有所不同,此處改造工程實施的是非開挖技術,通過管道牽引來完成埋管工作。實施管道牽引工程,定向鑽需要在管道內走一個來回,先通過鑽頭將原有的老管進行破除,再在下一個檢查井處將PE管的一端與鑽頭相連接,一次性拖入原有管道,就完成了整個埋管工作。牽引管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開挖面積小,只需將涉及檢查井的這部分進行開挖,能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和交通出行的影響。
附近的民興路(中央路——新開南路)改造工程也在積極推進中。此處緊鄰富民港排水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原有的汙水管網布局已不太能滿足現有排水需求。在民興路道路改造的基礎上,同步啟動汙水管網改造工程,避免道路重複開挖。工程全長1352米,目前已鋪設管道378米,建成後將進一步增加汙水管網密度,完善老舊管網體系。
全面「體檢」,確保管網安全暢通——
氣囊阻斷上遊來水、抽乾管道汙水、衝洗管壁……9日,在完成一系列前道工序後,管道檢測人員將一輛酷似玩具小車的「機器人」放入了檢查井,開始對管道進行「體檢」。
當天檢查的是世倫路(八一路-觀暢路)管徑為600毫米的汙水管道。只見檢測人員手持監控屏,遙控指揮著機器人緩緩向前行駛,通過實時採集的視頻判斷管道內部的「健康」情況。哪裡有堵點、漏點,管網接頭是否脫節,甚至『偷排暗接』等情況都能被檢測得一清二楚。
地下汙水管網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但隨著使用年限增長,汙水管網的各種病害也越來越多。年限過長的管網容易產生結構性和功能性兩大缺陷。「結構性缺陷包括管道破損、變形、腐蝕、錯位等,久而久之會導致管道周邊的泥土流失,路面存在塌陷風險;功能性缺陷則是管道出現堵塞、淤積,導致汙水外溢,影響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
從去年10月起,市水務公司對濠河內圈3.5平方公裡起至45平方公裡區域內,10年齡以上約115公裡的汙水管網進行結構性檢測,完成60餘處堵點疏通,7處破損管道實施修復。今年,檢測範圍擴大到主城區濠河周邊45平方公裡之外以及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道長度約490公裡。截至9日,已完成排水管網檢測300多公裡。根據檢測結果,將有針對性地實施管網修復和疏通,確保管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