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國際時尚消費「零時差」
眾多首店落戶,讓成都大大縮短了與巴黎、米蘭、紐約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消費時差」。圖為成都遠洋太古裡。
品牌商如是說
「對我們來說,在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領域,成都是極為重要和關鍵的城市之一,我們願意與這個城市一同攜手致力於長遠的共同成長。」
品牌商如是做
更多時尚品牌成都全球首發,全球80%美妝品牌在商場能找到……
從同步消費到早於全球其他城市
成都區域價值愈發受到品牌重視
始於1933年的點都德是廣州非常有名的老字號茶樓。8月6日,這家有著87歲高齡的早茶店的西南首店在春熙路群光廣場開店迎客。
而在這之前,山本耀司旗艦店(Yohji Yamamoto)、KKV旗艦店……一大批首店先後落戶。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122家首店在成都開業,領跑新一線城市,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越來越多的「首店」出現在成都消費者視野中。首店,不僅成為引領消費潮流、提升消費體驗的新場所,日益發展為激發消費的新動能,也成為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強大動能。
首店選址看重哪些因素?背後反映出怎樣的市場變化?透過首店增量,又能看到怎樣的區域經濟活力?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首店經濟「加速跑」
首店意味著什麼?首先是新品牌的登陸。
何方珠寶(HEFANG Jewelry)西南首家線下專賣店——成都IFS店在炎炎夏日落戶成都,便和所有入駐春熙路商圈的首店「一樣」,迅速成為成都時尚圈的新寵。
春熙路步行街上,於今年3月開張的新型國潮主力店KKV的成都首秀,便推出首個獨棟店型。而當時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
位於高新區環球中心一樓山本耀司品牌店內的Y's咖啡廳,則追求極簡黑白冷淡風,牆面設計採用伊藤潤二的漩渦改編,走進店內,迎面而來的是高級感。以手沖單品為主打的營銷路線,配以精釀啤酒和其他非咖啡類飲品,一落地便迅速成為成都青年周末休閑、打卡拍照的又一好去處。
不難發現,突如其來的疫情並不妨礙成都在首店經濟上繼續發力。
據中商數據統計,上半年成都首店總計落戶122家,盡管與之前相比有所減少,但依舊位列中西部第一。其中中國大陸首店6家,西部首店4家,西南首店32家,成都首店80家。122家首店的品牌來源地中,海外及中國港臺地區品牌36家,中國大陸品牌86家。按業態分,餐飲51家,零售49家,配套娛樂22家。按首店類型分,全新品牌82家,旗艦店、概念店或體驗店40家。
1-7月的數據顯示,首店總計落戶則達到136家。
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則是473家,相當於每天有1.3家首店推出。
首店,原意是指知名品牌、連鎖企業在一定地理範圍內開設的第一家店,如全球首店、亞洲首店、國家首店、區域首店、城市首店等,後又進一步延伸到已有品牌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店,如概念店、新物種店、體驗店、旗艦店、定製店等。可以看出,首店經濟既包括吸引商業企業梯度轉移,也包括商業企業轉型升級,關注的重點是商業模式創新和流程創新。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興。「首店經濟」在成都迅猛發展,一直有著商業厚重的歷史積累。
西漢時期,成都「列備五都」。唐宋時期,成都便以「揚一益二」享譽天下,足見商貿流通業之繁華。上世紀初,以《老子》「眾人熙熙,如春登臺」而得名的春熙路開街,歷經歲月,已成為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齊名的「百年金街」。
來自錦江區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最具有首店基因傳承的城區錦江區,近年來,隨著遠洋太古裡、IFS國際金融中心等城市商業地標亮相,香奈兒、LV、勞力士、古馳、方所、OFF-WHITE等一批全球頂級的時尚、餐飲、休閑等品牌,紛紛來錦江開設旗艦店、首店。目前,錦江區已入駐愛馬仕等國際一線品牌74個,無印良品等國際知名品牌596個。
另外一個首店經濟較為集中的是武侯區,已落戶包括蔻馳等在內的世界知名品牌300多個。2019年,引進赫妍(HERA)、品高(PINKO)、紀梵希(GIVENCHY)等國際國內品牌首店58家。
數據分析,2020年上半年,首店品牌主要集中於成華區、金牛區和青羊區,相較於2019年上半年,成華區、青白江區首店進駐數量上升較快。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成都始終引領著中西部城市商業創新發展。從傳統百貨商店為主到引入超市、便利店等連鎖業態,再到無人零售店等新業態,「新品匯聚、新店首發成為品牌布局中國中西部市場的橋頭堡,也成為成都最亮眼的風景。」
品牌的「全球首發」
新年伊始,芬迪(FENDI)2020 solar dream系列春夏男裝便將全球首發活動落地成都。這也是該品牌在去年將膠囊系列放在成都首發後的又一力作。
「對我們來說,在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領域,成都是極為重要和關鍵的城市之一,我們願意與這個城市一同攜手致力於長遠的共同成長。」FENDI中國區總裁Denis Co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公司目前正計劃加大投資力度,將更多好項目帶到成都。
幾乎在同時,LVMH集團旗下鐘表真力時(Zenith)、開雲集團旗下珠寶寶曼蘭朵(Pomellato)等五大品牌也選擇在成都舉行年度「全球首發」。
品牌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區域引力的「晴雨表」。在成都IFS,現在基本上全球80%的美妝品牌都可以找到。
這也讓成都與國際消費潮流同步成為可能。在此之前,國際時尚潮流先是在東部沿海區域盛興,隨後才是內陸城市。而眾多首店在成都落戶,也讓成都大大縮短了與巴黎、米蘭、紐約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消費時差」。市民遊客在成都就可以享受與國際同步的「零時差」時尚消費。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天的成都正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從實現同步消費到早於全球其他城市,說明區域價值愈發受到品牌重視。
那麼,首店選址看重哪些因素?
「這些城市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商業底蘊扎實,商業體系豐富,敏銳度與成熟度高,正躋身於國際消費城市之列。這裡的消費者樂於擁抱新鮮事物,一線城市的輻射作用也能夠更好地帶動全國消費升級。」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湯繼強教授認為,消費是城市經濟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成都營商環境優、輻射範圍廣,成都人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優雅時尚、消費能力強。
作為西部消費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近年來,成都巨大的消費潛力也吸引著更多國內外品牌有意轉變拓展市場思路,將目光從東部轉向中西部市場。「成都是品牌打開中西部區域市場的『橋頭堡』,這也是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機遇。」 湯繼強說。
成都的機遇,也得益於城市商圈的布局。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成都首店品牌分布較為分散,主要集中在金融城—科華商圈與春鹽商圈,以購物中心為主,相比2019年同期,街鋪首店比例有所提升。
打造全球消費體系重要節點
武侯區一直以來首店經濟表現「搶眼」。安邦諮詢首席研究員陳功對此現象尤為關注。「武侯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為『首店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要素保障。」武侯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認為。
陳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促進居民消費、建設消費市場、發展服務業、擴大市場空間對於形成可持續的增長動力日益重要,「首店經濟」對於增強城市空間活力、繁榮城市街道與商業、增加城市消費空間和消費供給的作用將日益凸顯。「當然,這是辯証的統一,品牌選擇城市,也同時反哺城市發展。」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強「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首店經濟」正成為各地打造消費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商業魅力的重要王牌。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在全國率先謀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成都特質的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路。2019年4月,成都出臺《關於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提出首店彰顯國際範,小店傳承成都味。2019年12月召開的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全面推動消費場景營造、生態構建、政策創新、能力建設、產業升級, 堅守以順應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邏輯起點,構建「買全球賣全球」能力體系,使成都逐步成為全球消費體系的重要節點和區域消費市場的支點。
政策加持可從數據上體現。
據錦江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趙印介紹,1-7月,錦江區新引進KKV全國首家旗艦店、山本耀司旗艦店(Yohji Yamamoto)等全國首店4家,哈利·溫斯頓(Harry Winston)、魔力斯奇那(MOLESKINE)等西南首店19家。該區也是成都首店經濟最為活躍且最為成熟的區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春熙路商圈共誕生了匡威全球銷售冠軍1家、菲拉格慕亞洲銷售冠軍1家,範思哲、蒂芙尼等全國銷售冠軍50家,普拉達、寶格麗等西南銷售冠軍71家。
趙印表示,「這其中有一個最為關鍵的支撐,就是更多國際國內優質現代商業運營商的加碼。」擁有九龍倉、太古、仁恆、伊藤、伊勢丹、鐵獅門、群光以及王府井、茂業、蘇寧、新世界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優質現代商業運營商,這也成為錦江區加快首店經濟發展的最強支撐。
武侯區的表現,同樣搶眼。今年上半年,已落地國際、國內品牌如BOSIE、MICO WAN、LUXEMPORIUM、伏見桃山以及華為PLUS旗艦店等西部首店近30家。
武侯區商務局負責人表示,「首店經濟」的發展,有效提升了區域的消費品質,滿足了市民多樣性、多元化的需求。今年上半年,武侯區限額以上單位零售總額實現395.6億元,同比增幅達5.1%,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隨著奧特萊斯、主題樂園等商業體擴張,城市消費場景愈發多元﹔更多優質項目加碼進一步拓寬城市消費版圖,並帶動品牌重審布局網絡,上半年高端百貨成都SKP開工建設、泰國高端商業綜合體「暹羅天地」落地天府新區等。寬窄巷子更是將古老的建築與現代的商業結合起來,引入了眉州東坡西南首店、三聯書店成都首店、阿拉比卡全國旗艦店等。
「首店經濟」在成都經過多年孕育,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地圖,正強力助推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記者手記
潛力
與首店火爆匹配的是成都潛在的消費潛力。
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
作為中國西部消費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的成都,在營商環境建設上已經相當成熟,不僅長期佔據新一線城市榜首,在中國城市商業指數榜的商業和時尚排名也僅次於北上,例如,成都國際一線品牌入駐數量、護膚品消費、奢侈品網購量,均位居全國第三。而隨著首店經濟、夜經濟、網紅經濟、線上經濟、街區經濟、公園經濟、文化經濟等業態的培育與成熟,以及交通基礎設施、宜居宜遊水平等實力的提升,成都已經具備了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顏值」「格局」與「氣質」。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為戰略目標,體現的是成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與國家發展戰略同步的國際化視野和擔當,更是成都向世界展示一個自我奮進、勇立潮頭的城市範本。
首席記者 鐘文 記者 趙榮昌
攝影 張青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