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悅心理因愛而生
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大家一看到「遊戲治療」,可能都感覺自己大概明白是什麼。但若是深思,可能就會發現心底對此還抱有不少疑問。
很多家長都好奇,
只是玩玩遊戲,就能解決孩子的不良行為、培養良好習慣?
家裡也有很多玩具,孩子也沒少玩,可為什麼問題還是存在?
遊戲治療就只是簡單地玩遊戲嗎?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遊戲治療,及其背後的一些東西。
遊戲治療(Play Therapy,這裡的「Play」既作名詞,也作動詞,代表著沒有規則的、自由的玩),指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兒童遊戲治2療師運用遊戲中治療性的力量,讓兒童透過遊戲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並協助兒童處理內心的困擾,以及療愈心理創傷,最終達到個體全面成長和發展的目標。
對遊戲治療而言,玩什麼只是一種媒介工具,重要的是得怎麼玩,而更重要的則在於遊戲治療師本身。因為,遊戲治療中的遊戲只是表達和治療的工具,而遊戲治療師在遊戲室中如何跟隨、理解和回應兒童才是遊戲治療的最關鍵因素。
這是因為遊戲治療之中包含好幾種能夠修補孩子不足、促進孩子成長的療效因子,最主要的有以下五種:
人本主義認為:治療的靈魂在於關係。在遊戲室這個安全環境裡,遊戲治療師通過跟隨式的回應,和兒童建立一種真誠、尊重、接納、安全和信任的關係。孩子在這樣的關係中能夠表達內心真實情緒,體驗被尊重和被接納,從而遇見真實的自己,激活自身的成長潛力。
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玩具則是詞彙。兒童很難像成人一樣使用語言去準確表達和理解,這時遊戲和玩具就成為他們的表達和溝通的媒介。在遊戲室裡,兒童通過自由選擇的玩具和進行的遊戲,訴說內心的感受、想法,表達情緒和心理困擾,療愈內心創傷,以致達到治療上的宣洩、支持和重整。
遊戲治療中,設置界限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可以保護遊戲室,更重要的是設限的過程為兒童提供了一個理解其行為的機會。
孩子在生活中時常不知道界限在哪裡,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隨之而來;
孩子是通過行為感知世界的,而非父母言語上的禁止指令。
所以,遊戲治療師根據現實生活的標準,溫柔而堅定地設限,能讓孩子確定感覺得到安全,同時促進孩子做決定、自我控制和負責任,更幫助孩子連接遊戲室與外在世界。
遊戲的虛擬性使得遊戲中情景跟現實相似,又不會出現嚴重後果,而且提供多次重演的機會。這種虛擬性能喚起兒童同類型的情緒反應,當他覺得自己還不能面對現實的困境時,可以選擇用遊戲來掩護自己,避免引起強烈的認知失調,這有利於兒童心理資源的整合,獲得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經驗,而這些新經驗是可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
現實很難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尤其對於各方面能力還比較弱的兒童來說,只能聽從成人的安排,很少體驗到掌控的感覺,也就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引導,更難明白這背後的責任。
沒有掌控感將不能形成積極自我評價,這也是引起心理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在遊戲治療中,因為遊戲的節奏與進度都是可以被孩子掌控和重複的,孩子從這過程中不斷嘗試和積累經驗、提高承受能力、體驗到掌控感,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以上就是遊戲治療中能給孩子帶來巨大幫助的五種最主要的療效因子,當然,這裡面還有更多,我們在以後會再跟大家細說。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經驗的積累,遊戲既可以展現過去經驗又能獲得新的經驗,更能促進個體的內在工作模式的改變。
特別是對於兒童,語言和認知功能發展的不足使得遊戲成為他們最重要的矯正提升方式。在遊戲治療師的可控性幫助下,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自發性與主動性,達到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目標。
在當今國際社會,遊戲治療已被廣泛應用到兒童的心理治療、行為矯正和能力培養等方面,它不僅對具有心理行為障礙的兒童有很好的矯正治療作用,而且對正常兒童的普遍發展和能力培養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促進作用。
最後,希望今天的內容能讓大家對遊戲治療有所認識和理解。
12月份海悅大咖課遊戲治療
正在火熱招生中
2021年1月考試正在報名中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詳情《《
客服-小霞 客服-小魚
心理諮詢
諮詢師學院
親子教育學院
生涯規劃學院
企業EAP中心
情感婚姻中心
更多精彩課程內容,請關注:海悅心理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