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林女士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她是海滄泰禾廈門院子338號樓住戶,她家臥室有下水管道穿過,下水道堵塞後,汙水經常滲漏到室內。「這樣情況發生多次了,希望物業能幫我徹底解決。」
臥室滲漏嚴重,室內瀰漫著一股黴味
林女士的家在九樓。她說,臥室多次發生滲漏,第一次是7月31日,第二次是8月22日,一次比一次嚴重,「我用手機錄下了當時漏水的視頻,最嚴重時,就像下雨一樣,我拼命排,但一直排不乾淨。先從靠近窗口的位置滲漏,慢慢擴散到臥室門框頂部。」
林女士帶記者察看她的臥室。臥室裡的柜子泡壞了,一些木板上面出現了黴點。臥室頂部的石膏線條出現了裂縫,靠窗口的牆面也出現了裂痕。臥室裡瀰漫著一股刺鼻的黴味。
林女士說,臥室老是漏水,讓她很煩心,時間長了,又產生了黴味,這樣的環境讓她更是睡不安穩。「希望物業或相關專業人員幫我解決這個大難題。」
調查
樓上住戶改造內陽臺,下水管改變用途
林女士說,她家臥室連著一個內陽臺,那裡的下水管本來是用來排空調水的,「據說樓上一些住戶把內陽臺隔出來放洗衣機洗衣服,那根下水管比較細小,而洗衣機排水量大又有雜物,管道承受不了,就造成汙水返流,使得樓面積水,接著就發生滲漏了。」
記者來到林女士家樓上的1004室,房門口右邊是一間粗坯房(也就是林女士說的內陽臺),沒有裝修,房主將它作為洗晾衣房。用來排放空調水的下水管確實比較細小,房主用這根管子排放洗衣機的汙水。汙水返流後會造成地面積水,但因為沒有裝修,也沒有做「防水」,積水就常常往樓下滲漏。
林女士認為,住戶在裝修時,物業應該承擔起監督職責,對住戶擅自改變房屋原結構、原設計時,要及時制止。
物業
對下水管進行改造
今後不會再漏水了
記者就此事聯繫泰禾廈門院子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7月31日,林女士家臥室發生滲漏後,物業當時派人上門進行了疏通;8月22日第二次滲漏時,物業再次派人進行了處理。物業決定把10樓以上的空調水下水管轉接到外牆上,這樣就不會再出現漏水現象了。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林女士樓上的那戶人家,發現原本直直穿過林女士臥室的空調水下水管,已經拐了一個彎,連接到通往外牆的下水管道了。林女士說,自從這樣改造後,她家臥室沒再漏水了。
至於漏水給林女士家造成的損失,泰禾廈門院子物業服務中心表示,已經向保險公司申請了理賠,保險人員已經上門勘察,近期林女士將會收到一筆幾千元的理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