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死亡》2. 人人都有一死(一)

2021-02-07 生命真光


小時候,在上學路上,經過一個墳場。只見有一塊石碑上刻寫著這樣二個句子: 「今朝吾軀歸故土,明日君體也相同」。幼年時只是慣性地每一次讀這副並不那麼工正的輓聯,熟視無睹,並不知道它所要揭示的乃是人生的一個基本規律。

 

若用《聖經》的話來表達則是:「人人都有一死」。(《聖經|希伯來書》9:27)

 

如果說人的未來有一件事可以百分之百地準確預言,那也只有是「人人都有一死」。


早年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也許是真的。某城縣官老爺老年得貴子,大喜。眾人異口同聲前去祝賀。一個說:「老爺,你這孩子長得眉目清秀,將來必中狀元!」又一個說:「老爺,你這兒子肥頭大耳,天生富貴相啊!日後不是大官爺也必是大財主!」附近有一個窮阿三,走過來也湊熱鬧,對縣老爺說:「這孩子確實是一個寶貝。可是,他將來也一定會死的!」一語既出,眾人怒目,縣老爺更是氣得目瞪口呆。窮阿三確實也太不分場合說話了。然而,仔細一想,誰的話更準確些呢?誰能保證這孩子將來「必中狀元」或「必發大財」呢?可是,又有誰能保證這孩子將來一定不死呢?

 

「星月之光長存,人間盛衰變遷」。(《古城之月》)

一個人在無限巨大的宇宙的一個點上只能存在一次。人生猶如在一個落日餘輝的晴朗下午沿著河划船。花不常好,月不常圓。人類生命隨著動植物界的行列永久向前走著。出生、長成、死亡,把空位讓給別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花開花謝,更換無常。


 

在《教義八講》這本書裡,有這樣一個故事。馬其頓的菲利普皇帝分配他的一個僕人每天一項固定的任務。就是每天早晨無論皇帝在幹什麼,他都得站在皇帝面前,認真誠懇地高喊:「菲利普,記住,你一定會死的!」

也許這僅是個寓言,但從中可見皇帝的良苦用心可嘉!人在富貴榮華中容易沉迷,「死亡」是對活著之人的警鐘。這個寓言故事事實上是準對著每一個人而說的。無論是皇權貴族,還是販夫走卒,有耳的都當聽一聽!

 

古龍在他的《楚留香傳奇:畫眉鳥》中,有這樣一句話:

「死亡,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最偉大的人也會變得平凡」。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貪者不可以苟得」。(歐陽修《唐華陽頌》)

 

文壇巨星莎士比亞曾作詩道:

「那時,烈日嚴冬已逝,人們畏懼全消。

世務完畢,工價已得。

金童玉女和衣衫襤褸的乞丐同歸塵土,

權杖、學問和健美的體格同歸於塵土,

熱戀的青年男女也要一同歸於塵土。」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因為環境條件以及主觀因素的不同,而使人的遭遇不同。而面對死亡,沒有人能夠創造一個奇蹟,使他與「死亡」的關係得以改善得與眾不同。

 

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

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

(《聖經|傳道書》2:16,3:19)

 

在已故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統的家裡,存放著一隻停止擺動的鐘。鐘面上指針指的時刻就是總統死的那一刻。前去吊念參觀的人,看到這隻鍾,心裡好像被什麼刺了一下似的。因為他們看到了時鐘後面還有那隻人的「心鍾」。當心跳停止時,時鐘也就應該停了。因為人生命的終止,就是他時間的終止。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不論你曾經是那麼叱吒風雲,牆上時鐘指針所指向的任何時刻,都有可能而且必然有一個時刻是你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刻。

 

死是「世人必走的路」(《聖經|列王記上》2 :2)

 

美國紐約曾有一位所謂的「玄學大師」,名叫克弗爾。他主持「美國玄學學院」,專門傳授「長生不老」的玄學。門生約有五千。然而,這位聲稱自己永遠不死的大師,享年五十九歲就撒手塵世,不能不說是個諷刺。

 

「太陽縱然還很美麗,但最後都總要西沉——不管他願不願意」。(海涅《詩歌集》)

 


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的典籍中,長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傳說多而又多,而且都十分精彩紛呈,美妙得引人入勝。直到今日,中國許多兒童的精神食糧中還不乏神仙的身影,不乏成仙的說教,其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然而,不管你文學小說如何喧鬧折騰,嚴肅的史書告訴人們:長生只是一種企望、一種夢想、一種潛意識的自然嚮往,甚至只是一種本能的追求。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尤其是帝王貴族、高官名士,生活優裕、乘龍馭鳳,春風得意,當然企盼「幸福生活萬年長」,巴不得這自由享樂的生存環境像今日電視裡的畫面永遠「定格」。

 

為求長生,秦始皇幾次親赴蓬萊,並揮兵於海上射姣求仙。結果,仙不得見,轉而大興土木,修造陵墓。

為求長生,漢武帝召見方士,禮遇有加,並習練長生之術,卻仍然無法不死。

為求長生,唐太宗堅持服丹,不僅自己中毒身亡,五十三歲就告別人間。唐憲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個個也都步了他的後塵。

 

「有養生之道,無長生之方」。

看來,這句俗語是在一個又一個死亡事實的面前所得出的一個並不情願的歸納!

 

還有一個很有趣味的故事:

楚王到處求仙訪道,欲求不死之藥。某日,有人來楚宮獻「不死之藥」。不巧迎面遇到一個王宮衛隊的射手。射手問:「這是什麼?」答:「不死之藥」。射手想,既然是不死之藥,吃則永遠不死,就一把奪過來把藥給吞下了。楚王自然怒不可制,下令斬殺射手。射手有些辨白本領,就說:「皇上,這人說那藥是不死之藥,我剛下肚,你就要殺我,說明這是『死藥』,因而這人分明是在欺騙國王。要是今日殺了我這無罪亡人,無異讓天下人皆知,國王寧願聽憑別人欺騙……」


 

毫無疑問,死是無法改變的結局。死寓於生,生趨於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活著,也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接近死亡。

 

「我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晃動著一個小黑點,待看清楚時,才知道那原來是自己的一個墳墓」。(契柯夫)


相關焦點

  • 《跨越死亡》1.生有時,死有時
    每一個人雖都可以坐在各自的生命之舟裡,用各自的方法駕駛,馳騁在各自的航道上,但毫無例外,人人都將至終赴向一個似乎神秘的終點——死亡。  有史以來,人類已有800億個生命消逝了。根據有關方面評估,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數在五千萬至五千五百萬之間。德國《圖片報》97年 11月 1日報導:地球上平均每一天就有147137人撒手塵寰。
  • 「凡人皆有一死」盤點《權力的遊戲》經典死亡場景
    「凡人皆有一死」——盤點《權力的遊戲》經典死亡場景看過《權力的遊戲》的觀眾沒有不不知道「凡人皆有一死」這句話的,這是這部劇中最有名的臺詞也是最經典的語言,這句話不僅僅是寫出了一個現實,更為重要的是這句話也是這部劇的主題。
  • 《非自然死亡》: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不得剝奪
    死亡,這個詞讓人感覺既遙遠又近在身邊,在世界各地,它時時刻刻的準備發生著,或正在發生著。我們對於死亡認知有多少?我所認知的無非是自然死亡(老人器官功能退化衰竭而死),非自然的無非是些意外導致的,例如車禍、溺水、疾病或者人為導致的謀殺或自殺。我們所認知的那些自然死亡確實都是自然的麼?
  •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人人難逃一死,但騎士精神永存
    我們都有行大善的潛力,也都有可能自私、貪婪或小氣。我們都做過令自己驕傲的事,我希望如此;如果我們願意承認的話,我們也都做過令自己羞愧的事。我知道我是兩者都有。」臨冬城裡,長夜漫漫。圖/ 《權力的遊戲》另一個不太符合權遊套路的是,上一集裡瘋狂立死亡Flag的人,也大都好好地活著。離開的是守夜人「憂鬱的」艾迪、小熊女、席恩和大熊,但好像還能接受。或許,一些角色對於推動大戰後的權力分配格局十分重要,因此得以存活。一轉眼權遊開播已過八年,故事從臨冬城開始,狼家陷入一場有預謀的紛爭。
  • 人要不死,又將如何:愛欲、永生、死亡的哲學追問
    因為一切都可以重新再來,因而也就沒有真正的開始與終結。真正的開始是不可重複的,而不可再來,也才有真正的終結。但是,在人人不死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在其等待與希望中打開並完成一切可能的意志和行動,因為他有無限的歲月。不管他人的意志與行動多麼堅強偉大,多麼輝煌耀眼,你也同樣能夠擁有那樣的意志與行動。因為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利用取之不盡的歲月來培養、造就那樣的偉大意志,做出那樣偉大的作為。
  • 非自然死亡丨無論誰死了 我都無所謂 石原裡美帶你一探究竟!
    「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簡稱「UDI」)是一個專門鑑定非自然死亡原因的中立機構因為大大小小各種原因導致並不是所有死者都會被解剖來定性死因通常對警方給出的死因有疑問的家屬第一個案子男子高野因缺血性心臟病而猝死但是他的父母並不認可猝死這一解釋於是來做鑑定經過警方調查確認無他殺可能而UDI解剖發現為急性腎損傷,疑似中毒
  • 小說|死亡以後(一)
    我忽然意識到——我真的死了。回頭,便看到了蜷縮在床角面色猙獰的自己。從今往後,曾經的人再也無法見到我,而我再也不是曾經的人。我還能聽見牆上的時鐘針角走動的聲音,能聽見窗外馬路上的汽笛聲,我飄出窗外,低頭能看見樓下遛彎的居民,看見小區花圃裡鮮豔的花,抬頭能看見高聳的高樓,看見樓上陽臺晾曬的水紅被單,好像什麼都還在,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再也觸碰不到了而已。
  • 一屋內傳出惡臭!鄰居以為是死老鼠,破門才發現獨居男子死亡多日!
    廣東廣州市荔灣區一小區不少的住戶都發現不時都會傳來類似死老鼠的惡臭味最近幾天越來越嚴重於是,住戶們找到這股味道最濃的那戶人家無論大家是打電話還是敲門等方式但都無人回應 ......4 月 18 日開始,廣州市荔灣區站前路 115 號居民樓 2 單元的住戶,在出門的時候都會聞到一股很臭的死老鼠的味道,而且最近的這幾天味道還變得越來越濃。一開始以為有死老鼠在屋頂死了,所以才傳來的臭味。後來住在 703 的街坊說,704 這戶已經好幾天沒有人出入過了。
  • 深圳一小區十幾隻小貓接連死亡!誰是幕後黑手?
    近期羅湖雍翠豪園的住戶向我們欄目反映稱他們小區有十幾隻流浪貓平時大家會餵些食物有時也和貓咪親近一下但從上周末開始這些流浪貓接連離奇死亡這讓小區的業主們不解之餘也感到深深的悲傷記者在小區發現死貓住戶:懷疑有人故意投毒王女士帶著記者來到了平時給流浪貓投食的地方突然又發現了一隻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的小貓
  • 有沒有方法可以在死前就預知死亡的確切時間?
    有些徵兆很明顯:關節僵硬,皮膚有皺紋,健康狀況惡化。這是你的身體告訴你「你正在接近死亡」的方式。但是,由於現代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嘗試掩蓋這些徵兆,我懷疑其實沒有什麼人想要找出這些徵兆,更不用說真正談論死亡了。有多少五星級酒店會提供關於「死亡時會發生什麼」的周末課程呢?
  • 紐西蘭安樂死立法,允許安樂死!
    死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忌諱的詞。 畢竟沒有人喜歡死,可是不喜歡,你就不會死嗎? 在歷史上,很多帝王,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希望自己不死,可是最後還是逃不過時間的車輪,一年一年的老去。
  • 黑龍江一化工企業爆炸,1死2重傷2失聯_@所有人_澎湃新聞-The Paper
    黑龍江一化工企業爆炸,1死2重傷2失聯 澎湃新聞記者:陸鳴 實習生:梁文領 編輯:王福豔 素材來源:網咯 12月19日,黑龍江綏化。
  • 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走一走
    一些老人家,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溜達,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個把鍾,幾千上萬步都有,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但是,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飯後適當散散步,對於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有助於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所以一直被視為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不過,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合適。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認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教育有必要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
  • 清華大一男生被誣色狼,短短2天遭社會性死亡,社死成本有多低?
    "小東西我確實不能暴打你一頓,但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剛進入清華校園的大一男生小蔡(化名)怎麼也沒能想到,11月17日的那個中午,只是因為在食堂裡書包無意蹭了一下一位學姐的臀部,會直接宣告自己被安上了"色狼"的名頭。
  • 「凡人皆有一死」到底有何含義,為何能貫穿整部《權力的遊戲》?
    在《權力的遊戲》第八集第三季中,紅袍女巫在大戰來臨之前,對無垢者、灰蟲子說,「凡人皆有一死」,到底有何含義?這一句話在劇中已經多次出現,最早出現的時候,是賈坤對艾莉亞說的,他給她一枚硬幣,告訴她,只要遇到來自布拉佛斯的商人時,遞上這枚硬幣並說「凡人皆有一死」,他們會把她帶到布拉佛斯。正是這句話,改變了艾莉亞的一生,讓她成為真正的暗殺者。「凡人皆有一死」和「凜冬將至」一樣,貫穿了整部權遊,無數人說著這句話,走向犧牲。那麼「凡人皆有一死」到底有何意義?
  • 「媽媽,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辦?」丨死亡教育
    到了秋天,果實裡跳出來很多個媽媽,一百個,一千個……」「我都這麼大了,你還跟我開這種玩笑?你以為是《小貓種魚》的故事啊?幼稚!我不能把你埋了啊,土裡多髒啊(她還不知道有棺材這種東西)。我就一直抱著你,一直一直抱著,去哪兒都抱著,抱到我死。」「不行,這樣味道會不好聞。
  • 社死是什麼梗 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
    在網際網路中經常會看到一個「社會性死亡」這個詞,也經常被簡稱為「社死」,那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具體的含義是什麼,我們來一起看下「社死」這個詞的具體含義解釋。
  • 人死亡之後進入的地方--史威登堡(一)
    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這把鑰匙,過著更為充實幸福的人生。前言  史威登堡留給我們的偉大禮物  天才科學家史威登堡留給人類的禮物是什麼呢?他給我們的是,人人都不可或缺的心靈禮物。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中,很多聖賢、宗教與文化領袖都留下了珍貴的教誨,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還是有種種大問題,人生中也還是充滿疑問,到處都充滿了恐懼與絕望。整個人生中最確實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每個人都有一死。
  • 曉組織成員死亡瞬間,小南讓人心疼,而他卻一臉不甘
    曉組織是《火影忍者》當中一個實力強大的神秘成員身穿繡著紅雲的黑色風衣,頭戴繫著風鈴的鬥笠,相應手指佩戴標有自己代號的戒指組織,平時執行任務時兩人一組一起行動。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想,曉組織成員接二連三的死去了,一起來回憶一下他們的死亡瞬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