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泊羊

杜泊綿羊,英文名字dorper sheep,原產地南非,也簡稱杜泊羊,用南非土種綿羊黑頭波斯母羊作為母本,引進英國有角陶賽特羊作為父本雜交培育而成是個國外的肉用綿羊品。
根據其頭頸的顏色,分為白頭杜泊和黑頭杜泊兩種。
這兩種羊體軀和四肢皆為白色,頭頂部平直、長度適中,額寬,鼻梁微隆,無角或有小角根,耳小而平直,既不短也不過寬。頸粗短,肩寬厚,背平直,肋骨拱圓,前胸豐滿,後軀肌肉發達。
四肢強健而長度適中,肢勢端正。整個身體猶如一架高大的馬車。杜泊綿羊分長毛型和短毛型兩個品系。長毛形羊生產地毯毛,較適應寒冷的氣候條件;短毛型羊被毛較短(由發毛或絨毛組成),能較好地抗炎熱和雨淋,在飼料蛋白質充足的情況下,杜泊羊不用剪毛,因為它的毛可以自由脫落。
夏洛萊羊

夏洛萊羊產於法國中部的夏洛萊地區,是以英國萊斯特羊、南丘羊為父本與夏洛萊地區的細毛羊雜交育成的,具有早熟,耐粗飼,採食能力強,肥育性能好等特點,最優秀的肉用綿羊品種之一。
夏洛萊被毛同質,白色。公、母羊均無角,整個頭部往往無毛,臉部皮膚呈粉紅色或灰色,有的帶有黑色斑點,兩耳靈活會動,性情活潑。
額寬、眼眶距離大,耳大、頸短粗、肩寬平、胸寬而深,肋部拱圓,背部肌肉發達,體軀呈圓桶狀,後軀寬大。兩後肢距離大,肌肉發達,呈"U"字形,四肢較短,四肢下部為深淺不同的棕褐色。
無角陶賽特羊

無角陶賽特羊原產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該品種羊具有早熟,生長發育快,全年發情和耐熱及適應乾燥氣候等特點。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肉用綿羊品種之一。該品種遺傳力強,是理想的肉羊生產的終端父本。
無角陶賽特羊生長發育快,早熟,全年發情配種產羔。該品種無角陶賽特羊成年公羊體重90~110kg,成年母羊為65~75kg,剪毛量2~3kg,淨毛率60%左右,毛長7.5~10cm,羊毛細度56~58支。產羔率137%~175%。經過肥育的4月齡羔羊的胴體重,公羔為22kg,母羔為19.7kg。在紐西蘭,該品種羊用作生產反季節羊肉的專門化品種。
德克塞爾羊

德克塞爾羊源於荷蘭北海岸的德克塞爾島的老德克塞爾羊,19世紀中期引入林肯和萊斯特與之雜交育德克塞爾羊圖片成。具有肌肉發育良好,瘦肉多等特點。現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有大量飼養,被用於肥羔生產。
德克塞爾羊公母無角,耳短,頭及四肢無羊毛覆蓋,僅有白色的發毛,頭部寬短,鼻部黑色。背腰平直,肋骨開張良好。
薩福克羊

薩福克羊原產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的薩福克、諾福克、劍橋和艾塞克斯等地。該品種羊是以南丘羊為父本,當地體型較大、瘦肉率高的舊型黑頭有角諾福克羊為母本進行雜交培育,於1859年育成。
薩福克羊的特點是早熟,生長發育快,薩福克羊體格大(成年公羊體重100~136kg,成年母羊70~96kg)。剪毛量成年公羊5~6kg,成年母羊2.5~3.6kg,毛長7~8cm,細度50~58支,淨毛率60%左右,被毛白色,但偶爾可發現有少量的有色纖維。產羔率141.7%~157.7%。頭短而寬,鼻梁隆起,耳大,公、母羊均無角,頸長、深且寬厚,胸寬,背、腰和臀部長寬而平。肌肉豐滿,後軀發育良好。體軀主要部位被毛白色,頭和四肢為黑色,並且無羊毛覆蓋。早熟,生長快,肉質好,繁殖率很高,適應性很強。
美利奴羊

細毛綿羊品種的統稱。原產西班牙。16世紀中葉,西班牙美利奴羊傳入美國,18世紀又相繼傳入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俄國、南非及其他一些國家,至19世紀遍布世界各地。
美利奴羊按用途可分為毛用、毛肉兼用和肉毛兼用 3種類型。其中肉毛兼用型對營養需要和生態條件的要求較高,毛肉兼用型次之,毛用型的要求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