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廣場、背街小巷的顏值是城市文明的生動名片,良好的市場環境秩序也反映著城市服務功能與市民幸福感。蓮湖區緊盯創文衝刺目標,廣泛傾聽群眾訴求,形成了全民參與、全域創建、全程督導的創文工作格局,公共秩序及轄區面貌都有了較大改觀,來看報導。
9月1號,記者在鐘鼓樓廣場看到,鼓樓盤道各段均有保潔員值守,地面沒有髒汙破損現象。執法人員正在對廣場周邊秩序展開巡查,引導非機動車有序停放。西廣場及南側人行道規劃了非機動車停放區,車輛全部停放在指定區域。
據了解,鐘鼓樓廣場綠化面積7000餘平米,採用20餘種高矮喬、灌木、時令花卉進行搭配造景。保證每月對灌木花草進行修剪,每周養護1-2次。花卉圍欄內均能看到尊德守禮公示牌。此外,各區域還擺放著仿古石凳、休閒長椅,前來乘涼休憩的市民中也沒有躺臥、踩踏座椅的現象。分類垃圾桶、滅煙柱等設施數量充足。
記者看到,廣場主通道兩側創文內容豐富,中心位置擺放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雕塑,沿街電子大屏能夠滾動播放創文內容。此外,廣場還圍繞精細化管理做文章,各出入口均設有治安崗亭及無障礙通道,保潔員承擔起文明勸導職責,加強對公廁、綠化等重點區域的管控。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蓮湖區大有巷。今年6月巷道實施改造後,沿街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面整潔美觀,文化特色及歷史特徵也得已彰顯。北側潔白的牆面上點綴著關中八景浮雕圖案,竹編造型的裝飾板上刻有巷道歷史簡介,創文宣傳展示欄設計精美。沿街社區用房拆除後,打造成了景觀小品和休閒空間,鍋爐房立面重新進行了美化。南側圍牆在原有通透設計的基礎上,增添了花卉盆栽及吊籃,實現了「一步一景、處處文明」的街區新風貌。 此外,北院門街道還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道路秩序管控,精細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下午,記者在供銷農場大興新區精品農產品銷售中心走訪看到,市場門前懸掛著創文及迎十四運大型展板,市場內創文內容也不在少數。各售賣區分區明了,貨品種類齊全,復稱臺、投訴箱擺放在醒目位置。此外,各區域消防器材數量充足,垃圾分類宣傳及制度落實情況也較好,衛生間保潔及時,無障礙公廁設施較為齊全。記者看到,服務臺前施劃了一米線,志願服務者佩戴著相應標誌,顧客一眼就能看到學雷鋒志願服務崗及服務事項等內容。市場負責人表示,他們多次組織員工開展創文培訓,對照標準抓整改。紅廟坡街道也通過召開現場會、實地督導等方式,直面問題補短板,推動創文工作落實。
截至目前,蓮湖區共開展大走訪活動7700餘人次,走訪社區、小區、集貿市場等1200個,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1210條,解決問題923件,剩餘問題也在逐步解決中。
來源:原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