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看了不少收納專家教的整理方法,收拾完也確實美觀整潔了,但是不到一星期,就變成了一堆收納工具+依然亂糟糟的一切。
作為油汙重災區的廚房最鬧心。
切完菜的食材邊角料、包裝袋垃圾堆滿臺面,炒菜時撒出來的油點和調味料顆粒,以至於每次一想到要打掃,我就瞬間喪失做飯的動力。
最近看了日本超人氣料理女神高木惠美的廚房整理術,才發現廚房收納的重點不是好看,而是便於烹飪。
小戶型廚房收納規則
日本主婦很善於利用小空間來進行收納和清潔,而中國廚房都很小,所以她們的經驗真的很受用!
小戶型的廚房,首先要確保的就是有足夠的洗、切和加熱的空間。
也就是使用空間足夠的水槽、把菜切好之後有地方放的操作臺面,和非常通風、周邊沒有雜物的燃氣灶。
不在水槽內擺放任何物品
小水槽本身洗東西都夠嗆了,如果裡面還擺滿瀝水架和碗筷果籃,那真的成為一個放東西的坑了。
再說了,水槽四周空空如也,只要輕輕一擦,很快就能幹淨如新。
不在操作檯面上放置雜物
操作臺面是用來切食材、混合食材的地方,必須保證足夠大,才能真正的提高做飯效率。
日本主婦乾脆不要瀝水筐,鋪一塊乾燥的擦碗布,把洗乾淨的碗堆在上面;或者把洗完的餐具,用幹的擦碗布擦拭乾淨,直接收納進櫥櫃。
燃氣灶周圍保持空無一物
很多廚房收納的美圖,都在燃氣灶的周圍放上一大堆調料,或者在上方的牆面上懸掛大勺和鍋鏟。
看著可有生活氣息了,炒菜時還能方便拿取,有樣學樣的我也曾經這麼放過。
結果時間一長,就發現我的廚房一眼看上去還算乾淨,燃氣灶旁的一排調味盒,每隻都是黏糊糊的,沾滿了灰塵。
就是因為炒菜的過程中油滴飛濺,周圍的物品都會中招,每天都擦拭烹飪工具盒調味料盒子也不現實,所以燃氣灶周圍一定要東西少!
騰出一個臨時存放場所
除了水槽、燃氣灶和操作臺面之外,小戶型最好能騰出一個臨時存放物品的地方。小推車就很實用,買回來的菜都可以收納在這裡,平時放在廚房的角落,需要用的時候方便隨時移動過來。
用水區域 or 用火區域
我們在廚房,主要就是完成備餐、烹飪和清潔的工作,很有必要把廚房用具分成兩類,看看適用於用水區域還是用火區域。
用水區域要進行清洗、削皮和切等一些處理食材的動作;用火區域主要是加熱、翻炒和調味,兩個區域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一樣。
我們在焯煮食材的時候也會用到水,如果空間足夠,在用水區域再準備一口小鍋,會更加方便日常使用。
為了做飯不手忙腳亂,用火區域的便利是放在首要位置的,東西越多,打掃廚房衛生就越麻煩。
空無一物的廚房
廚房零零碎碎的東西那麼多,為了方便使用和整理,最好不在看得見的地方放置物品,妨礙廚房保持清潔。
調味料
調味料的數量比較多,盛放的容器又完全不一樣,而且前面又說了燃氣灶附近不要放東西,那調味料應該怎麼收納呢?廚房的擱架原本就是放置調味料的地方,屬於用火區域的調味料可以放在這裡;
日本的廚房,一般灶臺左邊都有一個細長的抽屜,專門用來放調料;而國內廚房灶臺下方的抽屜,一般用來收納刀叉和筷子,也可以作為放置調味料的收納區。
常用的糖、鹽、小麥粉和澱粉分裝到透明的調料瓶裡,再在裡面放一個小調羹,蓋子上貼好標籤,打開抽屜,什麼調料放在哪裡一目了然。
透明的調料瓶一眼就能看到還剩多少,快用完了方便填充,也不會增加無用的存貨。
有人會覺得把這些東西一個個從袋子裡倒出來,再分裝到各自的容器裡,實在太麻煩了。
但是比起每次炒菜都要從一公斤的袋子裡,舀出幾小調羹調料,這種方法不是明顯方便很多嗎?
可以在標籤上印字的家用標籤印表機很值得推薦,列印出來的文字大小統一,簡直是字醜的收納黨(本人)的福音。
對於每次買都是一大桶的油,日本主婦也有好方法——重新分裝在按壓式的新瓶子裡,油滴不會掛在瓶子上,單只手也能使用,非常方便。
玻璃瓶的材質更方便清潔,按壓兩次就相當於一大勺油,防止一次性倒得太多,用量過度。
沒有用完的調味料,用夾子夾起來,專門準備一個儲藏籃/箱集中保存。
分開放的話,不僅容易忘記放在哪裡,還會造成重複購買,因為需要的儲存空間相對較大,所以可以放在離廚房稍遠點的地方。
炒勺、鍋具
大大小小的鍋子、平底炒菜鍋,都收納在用火區域,用文件夾就可以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疊放。
鍋蓋另行存放,可以固定在櫃門內側,或者像下圖這樣,在抽屜的上方安裝兩根伸縮杆,製作一個鍋蓋存放處,把死角空間重新利用起來。
這種可以推拉的鍋具掛鈎架也很好用,可以按照尺寸豎著擺放,最裡面的鍋具拿取也很方便。
各式各樣的木勺、矽膠炒勺或者不鏽鋼勺,不用一股腦全掛在牆上,收納在地櫃的抽屜裡,視覺上更簡潔,清潔也更輕鬆
懸掛在櫥櫃櫃門後面,整齊劃一,也可以隱藏收納。
筷子、刀叉、碗碟等餐具
即使買再多的筷子、刀叉和調羹,其實每天使用的數量都是不變的。
按照家人的數量,準備好一日三餐相應的筷子和調羹,分類存放在抽屜的碗櫃裡,開飯的時候直接放在餐桌上就好了。
碗碟的收納,先確定數量和形狀,購買的時候儘量買相同類型的,可以堆疊在一起;如果形狀不同,就很難整齊的存放。
如果櫥櫃中的抽屜很深,堆疊起來會很難取出下面的碗碟,還是可以用文件夾,讓碗碟垂直存儲,方便放入和取出。
砧板
砧板的擺放位置總是很尷尬,橫放在檯面上覺得佔地方;斜靠在牆面上,突然滑下來「啪」的一聲響,常常嚇人一大跳。日本主婦的方法真讓我眼前一亮,用帶吸盤的毛巾架固定在牆壁和瓷磚上,根本不用擔心菜板掉落,也不會損壞牆壁。
懸掛在吊櫃下方也是不錯的方法,需要使用的時候抽取一下就好了,也方便瀝乾。
櫥櫃的櫃門後方也可以利用起來,幾個掛鈎就可以輕鬆解決砧板的收納難題。
保鮮膜、保鮮袋
保鮮膜可以橫放安裝在牆壁上,也可以放在水槽上方的櫥櫃中,因為常用的調味料和烹飪工具都需要存儲在廚房的抽屜裡,所以儘量避免保鮮膜也去搶佔地盤。
保鮮盒很佔地方,把保鮮袋從包裝盒裡拿出來,豎放在盒子裡,使用像抽取紙巾一樣很方便。
洗潔精、清潔用品
清潔用品是在用水區域使用的,最適合放在水槽下面,使用託盤和拉出式的收納架,很容易取出後面的物品。
除了收納箱,還可以在水槽下方架起伸縮杆,掛一些洗滌噴霧,把死角利用起來。
很多人在水槽附近安裝海綿架子或者海綿槽,其實這些都是廚房清潔的絆腳石。
這些工具的下方,手不容易夠到,很容易形成水垢,這個位置經常受到水汽的侵蝕,讓海綿一直潮溼不幹,還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
每次打掃都要卸下來,真的很麻煩,所以乾脆一開始就把它們拆了最好。
使用過的海綿一定要把水絞乾,乾燥後再放入水槽下面的收納箱裡。
這種固定在水龍頭上的海綿夾子,也相對好得多,海綿朝下的那一面也不會總是溼漉漉的。
廚房的收納工作,你可別想著一次就能徹底搞定了,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家庭成員人數的增減,都會讓使用的烹飪工具和調味料發生相應的變化。
通過整理,人才能在自然的狀態下更快樂的生活,選擇有心動感的東西,珍惜對自己十分重要的東西,放鬆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