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璽又稱願望石,有極大的落實力能幫助願望達成,又能改善人際關係。碧璽能量強勁,是唯一一款不用進行消磁的水晶,由於碧璽的顏色很多而且鮮豔動人,所以很容易給人帶來一種開心喜悅自由的感覺,並且可以開拓人們的心胸及視野。碧璽還聚財納富幫助發展事業。有助血液循環,關節是一種健康的晶石。」這是現代碧璽的網絡介紹和一些賣家為了促進銷售的介紹手法。而我今天要介紹的主要是碧璽的收藏知識與它的價值所在。
碧璽其實也是一種裝飾寶石,它的身價也是在近代百年世界有很大的變化。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碧璽是一種很貴重的寶石,其價值只在鑽石與紅藍寶石之下。據清代慈禧入殮的時候,腳下就是用碧璽雕刻的蓮花,但是的價值煒白銀七十五萬兩。 說明了碧璽在清朝已經很值錢了。而現在雖然碧璽材料充裕,市場價值遠沒有清代明國,但是,上好的碧璽仍然千金難求。
現在市場上的碧璽材料各種裝飾製品質量·真偽魚龍混雜,所以收藏碧璽要注意幾個方面。
對於碧璽的標誌來說,第一要素是顏色與純淨度,而不是重量。碧璽的顏色與純淨度直接決定了市場交易價值的高低碧璽的顏色,碧璽的顏色種類豐富,有紅碧璽·黃碧璽·藍碧璽·綠碧璽·紫碧璽以及巧色碧璽等。而價值較高的是紅碧璽。紅碧璽是各種顏色中最為名貴,然後按照濃淡程度它的價值高低。重量不決定價值。從清代到現在,碧璽的用途十分不固定。大塊的碧璽可以雕成鼻煙壺·花插·花瓶等器件;小塊的碧璽可以製成掛墜和首飾用品。而材料越大的碧璽,其純淨度越差,裡面雜質越多。相反首飾與掛墜的碧璽質量就非常嚴格,純淨度與顏色水平是極其重要的標準。製作年代也很重要,碧璽的收藏與製作年代是有關的,這一點與寶石和鑽石不同,一般清代做工的碧璽比現代要貴,主要原因是清代碧璽希見,屬於上層壟斷,所以材料的標誌與現代不同,這註定碧璽選料上的優越。還有就是清代與民國的製造風格比一樣,在收藏碧璽作品時,一定要主要時代風格的審定。替代品,在收藏碧璽一定要主要替代品給收藏者帶來的損失。碧璽的替代品比較多見的是玻璃碧璽與芙蓉石。玻璃碧璽就不多說了,這種贗品比較好區分。反而芙蓉石就十分容易與碧璽混淆,芙蓉石的顏色多為粉紅色,晶面上沒有縱紋,質地透明度差,不出寶石光,這是芙蓉石的特徵,希望一些藏家能更好的區分。
現在有一些不正規的市場上,尤其石小攤上所賣的碧璽佩飾,有可能石認為顏色,很容易就能識別出來,但也奉勸各位藏家還是去較大的專業店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