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兄弟來私信問我,我這個每天掉很多頭髮,掉幾十根,是不是快要禿了,要怎麼搶救?今天抽空給大家說一下。
首先,一個最直觀的辦法,在一定周期內,每天認真統計你的掉發量。比如早上洗頭,用臉盆接水洗。洗完後,數一下留在盆裡的頭髮根數。早上起床,檢查一下你的枕頭、或者枕巾上掉落頭髮根數。「通常為50-80根左右」即便不能詳細統計,但也需要知道大概,一般來講,以上的掉發量為正常情況。
掉頭髮≠脫髮
從毛髮臨床診療的角度看,掉頭髮並不意味著一定存在病理脫髮的可能。頭髮的生長完全取決於毛囊,毛囊為圍繞管狀囊樣結構,由表皮向下深陷,深入真皮而成。它由上皮成分和真皮成分組成。上皮成分包括內根鞘和外根鞘,真皮成分包括毛乳頭和真皮鞘。毛髮的生長經歷生長期、退化期、休止期,並終生不斷重複這一循環。
根據這個周期循環, 頭髮就會停止生長, 並逐漸自行脫落而被新的頭髮所取代, 即使相鄰的頭髮,也會處於生長周期的不同階段, 頭髮的脫落和生長處於動態平衡中, 所以不會造成整體發量減少,形成病理脫髮。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頭髮能存活多久,我找了一個相關的講解視頻,供參考:
人體中沒有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充當擺設。它們都切合咱們身體構造而來,任何一個器官、部位有異常反應,必然會存在問題。毛囊也是如此,如果說脫髮量明顯增多,毛髮的脫落與新生不能維持動態平衡,頭髮日漸稀少,這就可能就是病理性脫髮。
「同樣是掉頭髮,但正常掉發跟病理脫髮,最終的結果不同」
病理脫髮會有漫長的過程,這個跟毛囊退化的機制有直接的關聯。因為毛囊生長狀態逐漸受損所致,所以這些毛囊長出的頭髮,會先慢慢變細,後直接脫落,因為該處的毛囊已經完全萎縮喪失生發能力了,這個退化過程會持續很久。
其表現為:
「發質細軟、枯黃無力、失去原有光澤」(如下圖所示)
正因為這個退化過程緩慢,如果你及時發現、知道自己脫髮原因、對症治療,你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應對。但絕大多數人沒有這種防範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形成髮際線後移、頭髮稀疏、禿頂現象。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做外力牽扯測試。
這一步非常簡單,但需要你下點狠心,不要去心疼你做測試掉落的那些頭髮。如果是病理脫髮,那些經不起地心引力頭髮,也即將會被淘汰,遲早會脫。
跟著我的方法做:
①伸出你的左/右手,五指分開
②用手指之間的間隙把頭髮從前面往後面梳理,或者向外拉扯,在梳理或者拉扯時手指之間加緊,如此反操作3~5次,如果每次指縫中,或者梳理的頭髮有5~10根左右,那麼則需要重視。
咱們循序漸進。如果脫髮狀態一直持續,還不能判斷自己是否脫髮,那就看脫髮特徵。
男性會從髮際線開始後移形成M形、頭髮整體稀疏、頭頂脫髮區域呈現O型,或者髮際線和頭頂脫髮區域貫通,形成倒U型。(如下圖所示)
女性多表現為頭頂部頭髮逐漸稀疏,少數會累及髮際線。頂部脫髮呈瀰漫性,脫髮區域像兩側擴散稀疏。(如下圖所示)
如果出現上述脫髮特徵,這足矣說明你存在脫髮問題。這個階段新生發生長逐步緩慢,原因是部分毛囊對雙氫睪酮耐受性差,毛囊生長受到抑制,這類脫髮叫雄性源性脫髮,簡稱(AGA)90%以上的脫髮類型都是這個原因。
最後一個辦法是專業的毛囊檢測,這個無法在家完成,需要去醫院。毛髮專科醫院會配備一些毛囊檢測設備,這些設備的原理是採用電子顯微放大設備和專用的毛囊檢測分析軟體,將放大後的頭皮拍成片,然後由軟體出具毛囊檢測報告,醫生就可以根據這類檢測報告來分析毛囊健康的一些情況。
設備的核心就是電子顯微放大器械,對於毛囊檢測來說,放大的倍數一般是80倍和200倍,80倍一般可以計算毛囊密度、200倍則是對於毛囊生長形態進行觀察了,具體操作看患者個人的情況,有檢測醫生來決定。
專業植髮找倍生,更多植髮、脫髮問題給小倍留言,我們會及時,耐心的為您解答~
【倍生植髮】
讓美好·自然發生
提供專業優質毛髮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