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寶寶發燒先不要盲目吃藥,學會觀察更重要!
生完孩子,寶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生病。特別是幾個月大的寶寶還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舒服了。而媽媽最害怕的還是寶寶發燒,因為如果發燒不退容易燒壞腦子,所以寶寶發燒,對於新手寶媽來說是最棘手的事。
小夢在懷孕的時候,婆婆就告訴她小寶寶最怕發燒,家裡要準備退燒藥。一旦寶寶發燒了,就要給他吃藥。
等寶寶6個多月大的時候,早上醒來,小夢抱孩子的時候發覺額頭很燙。用溫度計一測,果然發燒了,婆婆說趕緊讓孩子吃退燒藥,別燒壞了。
後來小夢說不要自己胡亂吃藥,要先觀察一下寶寶,如果還不退的話再去看醫生。
後來幸虧沒聽婆婆的,孩子得的是幼兒玫瑰疹,也叫做幼兒急疹,一般會發燒3-5天,然後出了疹子,病情就減輕了。
所以說,孩子發燒之後,別急著吃退燒的藥,要先嘗試一下物理降溫,觀察孩子情況,如果持續不退,再帶孩子上醫院檢查。
孩子發燒,不同體溫要採取不同的方式:
1、發燒37°-38°的情況。
如果孩子發燒沒有超過38攝氏度,屬於低燒,一般是有炎症,往往是感冒引起的。這個溫度沒必要使用退燒藥,要帶孩子去醫院診斷,如果是感冒引起的話,吃點感冒藥即可。
2、體溫超過38度的情況。
如果體溫超過38攝氏度屬於高燒了,特別是超過38.4攝氏度的,肯定要先進行物理降溫,不要盲目用藥,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進行驗血。
總之,孩子發燒了,千萬別在家裡亂用藥,有時候孩子不是單純的發燒,有可能是其他症狀引起的.如果盲目使用退燒藥,會掩蓋了孩子的真實病情,甚至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有的孩子受到驚嚇也容易發燒,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要及時治療,不要貽誤了病情。小區裡有個鄰居,婆婆思想封建守舊,寶寶發燒了,婆婆非說是被嚇著了,不用上醫院,在家裡給孩子請化符水喝。結果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後來孩子燒壞了,成了腦癱。
不少家長都會講究經驗之談,認為自己在家給孩子配藥吃即可。其實這種方法非常不可取,如果不是醫生開的藥,千萬別給孩子亂吃。大人也是一樣,因為每次症狀引起的原因不一定相同。
另外,當孩子發燒之後不用著急,可以先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方法是用溫水擦拭額頭、脖子、腋下和大腿等部位,等孩子的體溫降下來一些,趕緊帶孩子上醫院檢查,可別盲目用藥了。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