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造假技術的發展,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加工和製作的翡翠 B貨、 C貨大量湧入市場。有的商家在利潤的驅使下,故意把 A、 B、 C作為等級指標,混淆視聽,欺騙消費者。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個別鑑定部門不知是出於技術問題還是出於金錢因素,出具了一些虛偽不負責任、只做翡翠的真偽鑑定。沒有 A、 B、 C三種貨的鑑定證書,給翡翠市場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一些初出茅廬的翡翠玩家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損失。然而,能否正確區分翡翠在收藏過程中的 A、 B、 C三個等級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翡翠A貨
從理論上講,翡翠 A貨是指沒有經過人為的物理或化學手段、方法處理而使其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的純天然翡翠。比重應介於3.25~3.43之間,折射率應為1.66,且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澤。對側著光觀察40倍放大鏡,表面光滑光潔,礦物晶粒間隙細密清晰。砂眼的拋光強度與砂眼的方向有關,一般呈三角狀或多邊形長條狀,其間隙邊緣平直,無任何溶蝕痕跡。一般情況下,這些砂眼多單獨分布,很少發生連通,一般情況下只出現局部。
翡翠B貨
貨色是指原水品種、色澤較差,經人工強酸浸泡、漂白,使翡翠內部某些雜質釋放出來,再用一些高科技手法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其水種、色澤得到改善的翡翠。乙貨翡翠最致命的弱點在於其內部巖石結構被破壞。而且注入的聚合物雖然可以暫時固結鬆散的翡翠顆粒,但這些聚合物一般都容易老化,過幾年 B貨表面會龜裂,光澤和透明度降低,顏色慢慢變黃,失去收藏價值。
翡翠C貨
原無色或淺色翡翠經化學處理或輻射處理後,加色或變色,即稱為 C貨翡翠。
玉 A, b, c指的是翡翠 A, b, c指的是翡翠 C。翡翠的質量指標是指鑑別天然翡翠的質量指標,而非人工物理化學處理的翡翠的質量指標,因為天然翡翠內部結構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