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九州,山東屬於青州。因其曾是齊國和魯國的封地,又常稱之為「齊魯大地」。這片土地上流傳著許多故事,當人們談起它時,最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山一水一聖人」,簡單的七個字,卻將山東的地理風貌、人文精神和民族姿態,展現得一覽無餘。「一山一水一聖人」,不僅是山東的地方名片。也代表著數千年的中華文明。
五嶽以泰山為尊,聖人以孔子為最。這「一山一水一聖人」中,「山」無疑是指泰山,「聖人」非孔子莫屬。只是那「水」卻頗有爭議。山東省地跨海河、黃河、淮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又擁有著名的趵突泉,要從這裡面選其一,大家的看法就顯得有些不一致。
按照一般的理解應當是黃河,正所謂「泰山從這裡崛起,黃河從這裡入海」,作為孕育中華兒女和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顯然更具有代表性,當選這「一水」,實至名歸。只是很多人質疑:黃河流經九省,卻為何只榮耀於山東?其實大可不必,黃河流經九省,對於他們都是很重要的,各取一段作為地標並無不可,而且華北平原上的這段「地上河」卻有獨到之處。這裡是「禮儀之邦」的源頭。
也有人認為這「一水」當指濟南的趵突泉,不可否認,濟南以「泉」的獨特風貌而享譽全國。趵突泉更是濟南七十二泉之冠,清朝乾隆皇帝曾題匾親封「天下第一泉」,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蘊於一體的優質風景區,風景優美別致,但與泰山和孔子相比,則過於秀氣,少了一些恢宏、少了一份厚重。
山為五嶽之尊,水為華夏之母,聖為人中之龍。如此才更加顯得齊魯大地之大氣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