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笨拙的飯鍋兄弟,我哈哈哈哈哈哈完,也走到廚房,想自己做一份同款西紅柿炒雞蛋。根據節目觀察室中的觀察員教程,正確的步驟是:先放雞蛋後放西紅柿。
明星都是帶著光環的,但《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偏將明星的光環在家務中解構,觀眾總能發現與明星在生活中的「同款」細節。舞臺上唱著「can't stop loving you 」的範丞丞,似乎因為做家務笨手笨腳,而變得親民了許多。
不過平心而論,這樣貼近生活的展示,跳脫出了對偶像生活的「窺私」視角,聚焦明星做家務的習慣和生活理念,不僅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心與共鳴感,同時也提供給年輕受眾或參照或對比的樣本。
郭麒麟和範丞丞雖然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手忙腳亂,但在獻愛心這件事上可一點也不含糊。
在細心照顧流浪狗小小和塗塗之餘,兄弟兩人還號召觀眾以「領養代替購買」,身體力行關愛動物。
5月12日護士節,不會做飯的他們費盡心思製作餅乾和奶茶,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醫護人員送去節日的慰問,這種貼心的善舉看的我有點淚目。
大部分時候當節目試圖輸出關於品質生活、情感、職場和社會關係等話題探討的時候,總是無法將屏幕之外的觀眾帶入到相關話題的情景之中,但通過被觀察嘉賓的實際行動,傳遞和引導年輕觀眾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被揉碎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但不顯得違和,反而使得節目一下拉近了與當代青年的距離。
社恐青年小宅
「原來是我用錯了相處方式」
作為一名北漂,我一年回家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每次回家的時候,我都跟綜藝裡的張繼科一樣,不停和狗熱絡無比地打招呼。父母略帶尷尬地站在邊上看,仿佛我和狗才有血緣關係一樣。
這個場景大概也是萬千離家在異鄉打拼的年輕人的縮影。長時間的別離,讓重逢時的我們,總是與父母顯得有些疏遠。
因為相似的開頭,我很好奇張繼科會如何在家和父母相處。但隨著節目一集一集的觀察記錄,我發現張繼科做的比我好多了。
比如說,吃過午飯,張繼科在玩石頭剪刀布時故意輸給父母,主動分擔洗碗的家務。
為了滿足媽媽的心願,張繼科跟父親去買完菜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做出一桌菜。雖然最後被父母評價一般,但我想了想,要是我在家有這種積極學習做飯的態度,估計我媽就挺開心。
更讓我驚訝的是,張繼科作為世界冠軍,竟然也會面臨像我等凡人一樣被父母催婚的窘境!
而張繼科積極配合的態度,也讓我這個在工作後只想在床上挺屍的社畜大呼:「世界冠軍就是有王者風範,能屈能伸!」
當然,在相親的場合中,沒有人會避免尷尬的氣氛,即便他是張繼科。
他在現場連連詢問女方「會不會打遊戲」,甚至拿起水瓶當場炫技打桌球,以自己的專業特長來化解尷尬的氛圍。這招操作不錯,可借鑑性挺強,為我以後遇到這種場合,提供了一條不錯的思路。
以往的觀察類綜藝節目,大多都止步於觀察討論,很難在現實層面對年輕人有真正影響。
但是在這部綜藝裡,不論是室友組、夫妻組還是一家三口組的嘉賓,都能給我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相處帶來很多啟發。我不僅跟張繼科和楊迪學會了如何跟久別後的父母相處,還在楊子姍的甜蜜婚姻生活中,燃起了對愛情的渴望:重度潔癖患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那我也一定可以。《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中可以明顯感受到,明星在節目中地位正在弱化,更貼近青年人生活和社交內容在逐漸增強。從「娛樂性」到「實用性」的轉變,也使得觀察節目在獲得觀眾的共鳴和代入感的基礎上,完成了內容的升級,具備了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月月剁手青年
「我居然被種草了一堆做飯神器和居家好物」
我追綜藝從來都是倍速,遇到廣告植入還會快進的那種。
可《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節奏太快,植入過於悄無聲息,我還沒來得及快進,居然一不留神,就被嘉賓種了草。
先是在觀察嘉賓的「哇」聲中,我感受到了小米智能家居對於「科技改變日常生活」這句話的詮釋。聽著郭麒麟說憧憬智能家居生活,我暗暗發誓以後家裡也要進門亮燈,窗簾自動開合。
接著,對我這種不會做飯的小白來說,各種能把蔬菜或水果「分開」的神器,我都忍不住想要購買嘗試,看看它們是不是真的那麼好用。
雖然後來,觀察室裡的範丞丞已經親測拔草了,但還是架不住我下單迅速,已經購買了同款。
到了做飯的時候,飯鍋兄弟也不自己親自上手炒了,他們拿出一個炒菜鍋,直接按照說明書的步驟把材料扔到鍋裡。
這簡直是當代獨居青年必備,我立刻打開京東搜起了這個懶人做飯神器。
王祖藍陪伴女兒時,為她泡上海普諾凱1897的奶粉,絲毫沒有讓我感受到廣告的違和。如果不是我母胎單身,我一定會囤上十桶同款放好,期待我的孩子也變得像Gabby一樣聰明可愛。
楊子姍夫婦在大掃除後,選擇使用京東超市APP來購買清潔用品;張繼科教育孩子們學習和訓練都要兼顧,使用作業幫APP在線學習……家居、生活、APP、科技在不同的生活場景裡,產品順理成章的以生活解決方案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結合產品信息與節目內容的共創,品牌信息與場景、嘉賓生活方式的天然結合,讓用戶對內容產生共鳴,也潛移默化地聯結到了品牌信息和產品價值本身。
當內容觸達的人群範圍越大、情感層次越多、程度越深,帶來的價值就越大,對於廣告主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觀眾在觀樂呵的同時,也很潛移默化被帶入到與產品相關的生活場景中,以軟植入的方式強種草,從而實現節目品牌營銷的最大化。
這個從內到外無死角再現當下青年群體生活的節目,摒棄了原本以娛樂為主的綜藝性質。《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給在成長路上容易迷茫的年輕人,創造了一個產生共鳴和得到啟發的場景:在看似瑣碎繁雜的家務中,也能挖掘到生活的智慧。
合租如何與室友相處、面對父母如何處理代際關係、新婚夫妻如何在居家生活中更好的磨合……以做家務為切口,《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在全方位的觀察中,繪出一幅專屬於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圖鑑。
通過節目觀察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嘉賓,受眾也能對自己的生活有照鏡子般的審視,幫助青年人在現實生活中完成自我校準。
看完節目,話不多說,我要去學做飯了。畢竟在做家務這件事上,起點和我一樣的張繼科都發微博長文慶祝自己從節目中畢業了,隔著屏幕觀察了好幾期的我,不能在這個中秋節見到父母后,還端不出一道孝敬他們的西紅柿炒雞蛋。
作者:邊雪
頭圖設計: 李潤
值班編輯:毛冠琪
點擊進入「哎呀我兔商店」
▼
裝修房子後,爸媽要和我絕交了
養生界的萬金油,沒事泡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