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受刺激後,由靜息轉為興奮。神經表面電位差的實驗表明,興奮的本質就是可沿神經纖維傳導的電信號,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衝動。
(1)靜息時,膜電位表現內負外正。原因是:靜息時,由於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於膜內。
(2)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於膜外側,表現為內正外負,與相鄰部位產生電位差。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實質就是神經纖維表面從興奮處開始,由近及遠不斷產生電位變化(內負外正→內正外負)的過程。它包括以下兩個相繼發生的過程:
(1)興奮部位與鄰近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由於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就是所謂「局部電流」。
(2)局部電流刺激鄰近的未興奮部位發生同樣的電位變化。如此進行下去,興奮由胞體傳導到軸突末梢,後方又恢復為靜息電位。
3.興奮的傳導方向:在動物體外實驗中,刺激神經纖維某處,興奮由刺激點沿神經纖維雙向傳導。
一般情況下,相鄰的兩個神經元並不是直接接觸的。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後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突觸小體。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觸。信息由前一個神經元傳到後一個神經元就是依靠突觸實現的。
a.突觸小泡;b.突觸前膜;c.突觸間隙.d.突觸後膜;e.受體。(2)突觸類型:由上圖1可知突觸類型有軸突—樹突型、軸突—胞體型等。(3)突觸結構: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三部分組成。(1)電信號在突觸前膜轉換成化學信號,化學信號在突觸後膜再轉換為電信號。所以突觸能實現: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2)神經遞質從突觸前膜以胞吐的運輸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然後與突觸後膜(另一個神經元)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後膜電位的變化,即引發一次新的神經衝動。由於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後作用於突觸後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1. 興奮劑原是指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既能活動的一類藥物,如今是運動禁用藥物的統稱。2.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3. 藥物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有的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有的會干擾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有的會影響分解神經遞質的酶的活性。作用位點往往在突觸。(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 √ )(2)一般情況下相鄰的神經元之間是直接接觸的,因此兩個神經元之間可以傳遞信號( × )提示:一般情況下,相鄰的兩個神經元並不是直接接觸的。神經元之間有間隙。(3)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三部分組成( √ )(4)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同( √ )(5)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比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快( √ )(6)細神經元與肌肉細胞或某些腺體細胞之間也是通過突觸聯繫的( √ )(7)細胞分化形成的細胞一般會保持分化後的狀態,不可逆轉( √ )(8)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的( × )提示:神經遞質從突觸前膜以胞吐的運輸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9)神經遞質與受體分開後都將被相應的酶降解,防止持續發揮作用( × )提示:神經遞質與受體分開後,有的被相應的酶降解,有的被回收進細胞。2.判斷下列有關濫用興奮劑、吸食毒品的危害敘述的正誤(1)興奮劑和毒品大都通過作用於神經纖維影響神經系統的作用(× )提示:化學物質(如興奮劑和毒品)能夠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其作用位點往往是突觸(2)興奮劑具有增強人的興奮程度、提高運動速度等作用,經常被用於體育競技( × )(4)能夠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的藥物都應該禁止使用( × )提示:神經系統的藥物的應用很廣泛,比如有些能緩解疼痛,手術時經常用到。答案在文中,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