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都市男子潮流雜誌《 POPEYE 》早期有一個特輯是《咖喱與書》,雜誌中穿著時髦的東京男子穿梭於書店內外,左手捧著文庫本,右手邊一盆咖喱飯,在日式咖喱香中進入文學的世界。這個組合對於外來人可能會比較奇怪,但若要問問東京人哪裡有好吃的咖喱飯?回答可能是:去神保町古書街吧。
我怕神保町。或者說未到神保町,就先敬畏神保町。
若要問原因,買一本池谷伊佐夫的《神保町書蟲》便知。
池谷先生的書中特意提示去古書店決不能穿著隨便,戴鴨舌帽是硬傷,這類顧客在老闆眼中絕對是屬於不會買純粹逛街的遊客,當然,相機之類的也一定要事 先收好。以至於當我在書店裡逛時,都不敢瞄一眼櫃檯後神情嚴肅的老闆,想像它們心裡的OS:這傢伙一看就是個素人吧。
神保町古書街由白山路和靖國路為主幹道,交叉的一條條相鄰的街道上,鱗次櫛比地開滿了大大小小的二手書店,在一片區域內同時開著幾百家實體書店屹立不倒,這樣大規模的書店街,著實讓人驚愕讚嘆。從東京街頭、地鐵站、公園裡拿書的人比例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書之國「的稱號名副其實。
我從靖國路開始逛起,不時看到剛下班的大叔們站在書店外認真地挑選框裡的書本。每家書店總會在門外放一些非常便宜的書,它們也許是品相不好,或者出版數量眾多,100元日幣、300日幣就可以買到一本書。
書街內沒家店的規模都不大,為了利用空間,這裡體現了日本人的超級整理術。四面牆、店內中間的書架上全都堆滿了書,每次經過都只允許一個人。 但是這樣的書店絲毫沒有壓迫感,各類書分門別類地整理在一起,而且一不小心就會翻到一本「絕版書」。我在這裡翻到了好幾本絕版書,以及《電影旬報》的完整版珍藏,真是恨不得拖個箱子去買書。
書店街繁複龐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挑選一家書店也很重要。
對於我來說,第一映像便是書店的名字,而古書街的名字們也都是奇特新奇,明明都是中文字,但由日本人這樣一拼湊就顯得趣味十足:假寐文庫、海坂書 房、古書山貓屋、日暮書肆、戈爾多尼書店、喇嘛舍、羊頭書店、人牛書房……讓我好奇這些名字的書店裡到底賣的是什麼書?而往往有些則會讓人大吃一驚,比如喇嘛舍,光聽名字可能會以為是一家經營佛學書刊的書店,實際上書店是專賣藝術、電影、文學類的刊物。如果事先做好功課的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只是瞎逛,就期待著意外的驚喜吧。
日本的都市男子潮流雜誌《POPEYE》早期有一個特輯是《咖喱與書》,雜誌中穿著時髦的東京男子穿梭於書店內外,左手捧著文庫本,右手邊一盆咖喱飯,在日式咖喱香中進入文學的世界。這個組合對於外來人可能會比較奇怪,但若要問問東京人哪裡有好吃的咖喱飯?回答可能是:去神保町古書街吧。
為什麼要吃好的咖喱飯非得到書店旁呢?在小小的神保町,就開了幾十家咖喱屋,幾乎經過幾家書店就可以看到一家咖喱店。相比起大聲吃喝的拉麵和不足夠果腹的壽司來說,咖喱飯可能是最適合逛完書店用餐場所吧。想來逛書店與女孩逛街是同一種道理,若是要找到一本心儀的書,可能要逛幾條街,況且每一家書店裡都藏著密密麻麻的書,若是沒有特定的目的,就是這樣光看看都是非常滿足的,一天下來必定疲憊,拿著心儀的書來到咖喱店,蔬菜咖喱、雞塊咖喱、歐風咖喱、芝士咖喱隨意挑選,果真愛書之人的一天是如此簡單而快樂的!
上午在《POPEYE》的雜誌上尋得一店專賣歐風咖喱,下午便跑去一試。咖喱店在二樓,一扇小門進去便聞到弄弄的咖喱風味。坐定,環顧四周,歐式裝修氛圍,有情侶、有下班而來職員、有單獨用餐女性,好像進入了另一個空間,窗外是車水馬龍的書店街,而這裡卻是安靜的出奇。老闆是一位五六十歲光景的男性,可能人手不夠也兼顧著端盤子,手腳麻利的在各個餐桌前加水。當我正猶豫著吃什麼時,他向我推薦蝦肉咖喱,「真的有整隻大蝦哦。」。
一般的傳統日式咖喱飯是在一個白色盤子裡,一半盛著白色米飯,另一半則盛放黃色咖喱,然後把米飯和咖喱調和起來吃。這裡的歐風咖喱則稍有不同,端上來的盤子裡全部都是米飯,還添加著這家店特色的芝士,咖喱和蝦肉則放在一個像阿拉丁神燈一般的器皿裡,還配有烤土豆。鬆軟而飽滿的米飯加上非常濃鬱的咖喱,好像都可以讓一天的疲憊都緩解開來。日本人都非常愛惜糧食,周圍即使是瘦弱的女生也都把米飯吃完。
當然除了書店和咖喱以外,神保町還擁有諸多黑膠唱片店、樂器店、登山用品店等。明治大學就在靖國路御茶水的交界處,走在路上不時有三兩成群的大學生們嘻嘻哈哈的走過,真是羨慕與書隨手可得的東京大學生啊。
作者:計煒瓊
madame Figaro Chine 助理生活方式編輯
公眾微信號 iissuez
(雜誌圖片來自《POPEYE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