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人的安全感到底來自哪裡?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我爸,他對我說:
不妨你先回想一下,我們最無助的時刻——
受了委屈翻開通訊錄卻沒人可以傾訴;
搬家發了條朋友圈沒一個人留言幫忙;
親人手術在即怎麼也湊不齊那筆費用;
找喜歡的人聊天對話框顯示已被拉黑。
慘吧,赤裸裸的現實。
這些需要安慰的時刻,偏偏找誰都沒用。
找網友,悲傷被人當笑話聽了;
找同事,關係沒熟到那個份上;
找對象,他心裡更惦記著遊戲勝負;
找父母,讓你早點睡別多想;
找心理諮詢師,還指不定是個騙子。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也不必相同。
說來說去,結論已經很清晰了——
安全感,只能來自自己。
這兩天有個新聞事件沸沸揚揚的。
有個男人談戀愛,每天被女方要求轉帳,不然就不理他。
「你要做的就是無條件賺錢。」
到後來轉了20萬,還是被對方狠狠拒絕了。
絕望之餘,他在酒店留了遺書,告別了這個世界。
人間悲劇,真的唏噓。
現在真的很多人特缺安全感。
習慣了把情緒晴雨表寄托在別人身上。
再需要一個人也別卑微,沒必要。
我這幾年,陸陸續續面試過很多年輕人。
我挺欣賞那些眼裡有光,敢於掌控自己的人。
我碰到過個姑娘特逗,很有意思。
她開場就談了自己的業務能力,想要的條件。
「我就想多賺點,體面點,不被任何人傷害。」
錢是人的膽,話糙理不糙。
掙錢不磕磣啊,誰不需要錢呢?
有錢了,才有底氣去捍衛自己想要的人生。
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可以不用等待。
你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特別是你討厭的人。
想去的地方,即刻訂機票;
喜歡的東西,買就完事了;
分手的前任,下一個更好。
前幾天在海邊散步,刷到一個群聊。
有人吐槽一個小夥子,為什麼每天加班到那麼晚。
「你太給工作賣命了,我們這會要去酒吧玩。」
男生過了很久回應,別評價任何人的生活。
別嘲笑任何一個努力賺錢的人。
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
中國沒坐過飛機的人有10億;
真的有一些女性用不起衛生巾;
有很多人沒吃過海底撈,沒喝過星巴克。
成年人的崩潰,病因只是兩個字:
沒錢。
《蝸居》裡有一幕場景,看了太難忘。
海萍和蘇淳為了買房,省吃儉用,不捨得多花一丁點錢。
有天,蘇淳在坐公交時弄丟了一元錢。
為此,海萍對他大發雷霆。
海萍:你對這個家有什麼貢獻啊,我問你有什麼貢獻。
一塊錢就這樣隨便亂扔,你一輩子就掙幾個一塊錢啊。
蘇淳:不就一塊錢嘛。
海萍:對,就是一塊錢!
有人問過我,什麼是安全感?
我說有錢。
後來過了幾年,有人說,具體點。
我說——
1.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社交圈
2.你的核心競爭力,一技之長
3.健康的身體,穩定的情緒
4.一筆存款和固定住所
5.愛你、給你支持的家人
最後一點,我還想多說幾句。
寫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想起上個月一個新聞。
一個15歲的少女跳樓,從25樓高空墜落。
她的父親明知道會有生命危險,還是衝了上前。
他試圖託舉住她,被砸中後卻也受傷離世。
有時候,愛無關力學。
這個世界,你要有錢,還要有愛。
未來的日子裡,希望你能掙錢的時候多掙點。
保持你自己是有用之身,照顧好陪伴你的人。
體面又溫柔地,好好體會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