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1歲的明珏(化名)是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男同」幼師,和投資人共同經營一家幼兒園負責教學工作。明珏在轉發同性戀文章時,雖然屏蔽了現在的學生家長,但一些過往他曾經的孩子家長炸鍋了。這些家長聯繫了幼兒園的投資人,並給他發送了這篇文章的連結,甚至有一部分家長擔憂之下,要帶自己的孩子去做愛滋病檢查。投資人考慮到日後的幼兒園招生,找到明珏進行了溝通,給明珏提供了兩個選擇:1、繼續做幼兒園,不要再提及自己的同性戀身份。2、自行辭職,最終明珏選擇了辭職。
其後,明珏委託了律師代理他的勞動仲裁事宜,而明珏則在仲裁庭外舉著一張A4紙寫下的聲明:「我教導孩子要誠實,所以,我無法說謊,我是同性戀!」律師權衡了利弊之後,決定以「勞務糾紛」的名義提起仲裁,並未把「同性戀歧視」寫入申請。整個事件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問題:1. 家長作為社會一員,為什麼直接將「男同」幼師與愛滋病聯繫在一起?2. 在幼兒教育行業裡,「男同」幼師是否應該暴露性取向?
愛滋病男性同性傳播呈逐年升高趨勢。據中國疾控報告,2017年報告感染者中異性傳播為69.6%,男性同性傳播為25.5%。(數據來源:張紅亮 / 健康界)從數據看,男同性戀的感染佔比高,讓男同性戀被愛滋病「汙名化」,並且家長聲稱要帶著孩子做病毒檢測,可以看出這位家長對愛滋病不夠了解,在日常的教學接觸之下,愛滋病在師生之間是不會造成傳播的。在這裡,疾控、健康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愛滋病相關科普,我們同性戀群體更要做到潔身自好,做好疾病預防措施,讓「汙名化」逐漸淡出大眾視野,對「男同」群體更具備包容性、接受性。
「男同」幼師群體被大眾關注,這並不是第一次,比如:「男同」幼師參加彩虹跑被家長發現,影響工作的新聞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男幼師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不僅工資和幼兒園重視程度比普通幼師高,而且部分「男同」們心思細膩、多才多藝、更具有責任心、耐心的特質也與幼師行業相匹配,成為了行業裡的「香餑餑」。但教育行業是一個公眾行業,有家長的監督、學生的評價、社會的輿論、校方和教育部門的管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男同」幼師是否也應該秉承「立德樹人」的原則,在家長和公眾面前緊閉櫃門呢?在筆者看來,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下很有必要。
「同性戀」在我國這還是一個法律的盲區,在很多國人面前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但面對社會上出現的男同就業歧視現象,「男同」們更要從自身破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文化素養、身體素質,用專業、耐心徵服用人單位和公眾,讓社會對「同性戀」群體的接受度更高。(圖片 內容部分源於 百家號:鐵男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