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友們想略微深入了解一些線香的內容,咱們就適當展開來聊聊。
這裡涉及的主要方面是原料、配料(輔料)和添加劑。
原料方面,規模化的大廠和小型加工廠最大區別之處就在這裡,大廠對於材料的分類更加準確,使用投放和調配固定成型,而且原料存儲量要大出好幾個量級,而存儲量是線香品質穩定的最可靠保證。日本臺灣等老香鋪有大量的好料儲備,為一款優質線香,他們要做出10年的計劃量,是不是很驚訝?
香廠可以參觀,唯一不能看的地方就是原料倉庫
但是我們要了解到一點,所有的大廠,都需要做通貨產品,通貨是養工廠的基礎,也是我們最容易接觸到的產品。所以有的香友說,這些大品牌也扯淡!這種說法多少有些以偏概全了,各大廠都有核武器,我們可以逐漸的來品嘗,最終會有你喜歡的物美價廉的好香的。
大廠不同香型使用不同設備,為不浪費材料同配方會出多種系列產品。
大廠的中品級線香是最受普通香友歡迎的,也是性價比最好的,同時香廠的香品都是有層次的,依上而下依次都有臥香、盤香、竹籤香、塔香流雲和高香等五個品種,自成系列。因為中等品質的香,主力消費群體是個人,批發通貨的主力消費群體是商家,而高端香往往都是量少而定製品,不通過市場流通直達客戶手中。從這一點上講,中等品質香,是香友的首選。
最先生產的臥香 粘粉比例最低,一般情況15%到20%
小廠在原料的篩選和儲備上,要差很多。香材的穩定性,線香的品質都難保證,雖然偶然也出好香,但是量很少。一般小廠的批發線香,品質難以過關,而且綜合成本要高,所以價格反而貴不少。
很多小廠難以為繼,紛紛轉向了直接銷售原材料,代客加工或者掛羊頭賣狗肉,再有就是踏入了水更深的領域,沉香邊緣附屬產品,如沉香精油沉香皂沉香護膚用品等等(已經有不少香友問到了這個問題,稍後文章會解答),這也是現實情況。
臥香之後要生產盤香粘粉比例在40%到50%。
你以為那些通過物理結香後,摳出結香部分所剩白木都到哪裡了?當柴火燒嗎?那是小廠子趨之若鶩的東西,還有其他東西實在不好講過細了,大家已經懂了。
私人制香,是出精品的來源之一,比如像我這樣的重度愛好者。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成品特別容易斷檔,一款香常常沒有延續性,很可能就是下一次買不到了。私人香對味覺的體驗相對苛刻些,總的來說,味道要好於大眾市場中品質線香,價格也高。
有些私人制香者,也就賺一些人工費,辛苦且仁愛。相識的一位臺灣制香者,一直默默制香,線香品質很高,小編找他訂貨,可他每個月只能做出幾十克,實在無力形成銷售,大多都是朋友買去品聞待客了。

線香水最深的地方在於配料,尤其是粘粉。粘粉種類香友們可自行查閱百度。
平時我們接觸到的宣傳當中,粘粉比例似乎是一個宣傳亮點,很多人宣稱粘粉比例很低,只有百分之幾,你要是了解香料市場和制香過程的話,也就不以為然即可識破了。
老制香者和香料商們都知道,以前的粘粉確實不錯,但是慢慢人們發現粘粉的粘度越來越不夠了,只好不斷地去加大使用量,臥香製作20%的粘粉比例成了平常事了。究其原因是,在各種環節中添加了東西,粘粉質量下降非常快。技術不過關的小廠,粘粉比例30%都未必能打得住,對那些宣稱粘粉百分之幾的,你直接鄙視無視就可以了。
即使這樣,我們身邊也有好的粘粉:
一、無異味
二、天然粘度高
有這兩條,就是好粘粉,使用比例不是一個重要數據,味道好的還是依舊會買。
另外從購買途徑來說,網絡中也有好香,但是比例很低。淘寶拼的是價格,從來不拼品質的,這點香友們還是要有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