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網傳圖片排長隊的甌文醫療科技集團張貼「口罩無貨」公告。 俞靖 攝
(抗擊新型肺炎)廣西南寧買不到口罩?官方回應:正在加緊生產調購
中新網南寧2月1日電(記者 楊陳)近日,廣西南寧市一張市民排隊數百米買口罩的照片引發海內外關注。
南寧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市場供應如何?是否存在缺口?官方採取了哪些措施保障物資供應?2月1日,中新網記者就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走訪。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回應,當地已加大區內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新投產,加強外省物資調購,短缺問題正逐步得到緩解。
當天,中新網記者來到南寧市青秀區網傳圖片排長隊的甌文醫療科技集團,並未見到排長隊的現象。該公司在玻璃櫥窗上多處張貼著「口罩無貨」字樣,並配有一份1月31日發布的《致歉書》,稱「本公司口罩和消毒用品已售完,正在積極聯繫廠家補貨,如有來貨將立即通告」。
圖為南寧市多家藥店均張貼口罩售罄公告。 俞靖 攝
「前幾天很多市民跑來購買口罩,排隊約三四百米,有的凌晨5點左右就來了。」該公司所在的江濱大廈物業保安李師傅稱,31日開始,商家的口罩賣完了,市民也就散了。
「之前在網上看到消息說這邊有口罩賣,沒想到已經賣光了。」南寧市民梁女士當天專門驅車趕來。
在該公司門口記者看到,不時有市民像梁女士一樣聞訊趕來,但都空手而歸。「沒有口罩了,現在防護類產品都缺貨,大家散了吧,聚在一起交叉感染風險大。」店員在公司入口處擺放了一排椅子進行攔堵,不斷提醒前來問詢的市民。
南寧市青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梁華波介紹,1月29日、30日,甌文醫療科技集團每天調撥了5萬隻口罩,以正常市價進行銷售,一定程度緩解了口罩短缺問題。
圖為戴口罩出行的南寧市民。 俞靖 攝
「29日有很多市民聞訊趕來,就形成圖片上市民排長隊買口罩的場景。當時我們也聯繫了公安、交警部門到場維護秩序。為防範人員聚集造成的傳染風險,30日起進行了口罩放號銷售。」梁華波稱,目前口罩陸續到貨,我們督促轄區藥店進行定點、多點同時投放的形式進行銷售,避免人群扎堆。
在南寧市內的其他藥店,大多也在門口張貼著「口罩、酒精售罄」的告示。廣西一心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軍告訴記者,自春節以來,口罩銷售十分緊缺,連日來已經缺貨。
一心集團在廣西區內共有900家門店,其中南寧有500家。劉文軍稱,該集團已聯繫供貨商,從外省及境外調購口罩等防護物資和消毒殺菌類產品。「我們每個門店都建立了顧客微信群,市民可在網上實名制限購預約,口罩到貨後進店購買。」
「由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出現較為突然,導致目前廣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缺口較大。特別是廣西沒辦法生產的N95口罩、護目鏡、測溫儀等嚴重短缺。」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莫樺稱,廣西不是口罩等防護類物資生產大省,生產能力嚴重不足。
為應對物資短缺情況,莫樺介紹,當前廣西對能夠生產的11個消殺企業、5個防護類企業已派駐工作組,推動企業全面實行24小時三班倒制度滿負荷生產。對一些新投產的企業特事特批,給予企業儘快達到生產許可的條件以及財政補助。「原來廣西手頭上的口罩僅有3萬多隻,但從1月30日開始每天有20萬隻的產量,2月初起每天將有30萬隻的產量投放給市場和醫療機構。」
此外,廣西還加強了外省物資調購,及時加大醫用口罩、防護服、手持式紅外線測溫儀等物資的採購力度;攜手廣西工商聯、僑辦、紅十字會及民間慈善組織、社會團體、相關企業,成立了海外物資採購工作小組,爭取海外援助。
莫樺指出,廣西已建立嚴格的物資調配供應機制,將根據各市人口比例、各市疫情的比例、流動人口的比例等,有序投放,零售門店也將實行限購。藥監部門也將對區內生產、海外和區外調購的物資進行審查監督,絕不因短缺而放鬆質量需求。
在南寧的廣西紡源醫療用品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口罩生產流水線馬力全開,員工們正在加緊包裝。公司董事長蘇炫魁稱,該企業共有三條流水線,滿負荷情況下,每天可以生產30多萬個口罩。「目前員工們已全部提前返崗生產,彌補廣西市場上口罩的緊缺局面,解防疫工作燃眉之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