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1月17日,以「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高交會是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創新產品的重要盛會,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本屆高交會是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下舉辦的第一屆展會,吸引全球眾多高新科技企業參展,是引領技術風向標、行業風向標、創新風向標的國家級科技盛宴。
中科谷產業園(以下簡稱「中科谷」)作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的重要載體受邀參加本屆高交會,吸引了眾多高新企業前來參觀了解。
中科谷是依託先進院源頭創新科技成果,立足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集雙創空間、高新技術成果孵化、加速轉化、準上市企業總部、企業總部於一體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
項目位於龍崗區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內,該基地是深圳市十七個重點建設區域之一。結合先進院的科研方向和龍崗區的產業結構,園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四大核心產業,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資金、技術和市場等專業解決方案,並打通上下遊產業鏈,構建企業孵化-成長-成熟全周期成長生態體系。以人工智慧產業為例,中科谷充分利用先進院技術研發優勢,結合深圳人工智慧硬體終端製造、用戶數據資源儲備、應用模式創新等比較優勢,打造人工智慧基礎層(如晶片、算法等)、技術層(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以及應用層(如自動駕駛、醫療圖像識別等)全鏈條的產業生態圈。
依託先進院9大研究平臺、2000多名科研人才,中科谷為高科技企業提供「源頭創新+轉移轉化+技術支持+金融配套」四位一體的全鏈條科技服務,促進中科院及其他國內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踐行「培育民族企業,振興民族產業」的使命,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產業力量。
關於中科谷
園區背景
2006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落戶深圳(以下簡稱「先進院」),成為深圳首家國立科研機構。
2009年3月10日,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在京舉行科技合作座談會,明確把中國科學院深圳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育成中心」)的建設作為繼共建先進院之後下一步合作的重點,依託中科院的源頭創新成果推動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2009年11月16日,在第十一屆高交會開幕式當天,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舉行了深圳育成中心籤約儀式,中科院深圳育成中心落戶深圳。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2012年育成中心已初步形成機器人、新材料與新能源、低成本健康與高端醫學影像、雲計算與物聯網等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孵化企業超過60家,資產規模愈50億元,分布於深圳西麗、蛇口、龍崗中心城、龍崗李朗等地,總面積近9萬平方米。然而育成中心的產業孵化空間一直用租賃方式解決,租賃時限短、成本高、產業分散,無法形成聚集優勢。隨著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育成中心對於企業孵化場地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亟需建設育成中心基地以解決育成中心長期發展的問題。
2012年2月,許勤(時任深圳市市長)調研先進院,高度肯定先進院取得的成績和科研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批示市規劃國土委等相關部門選址解決先進院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2015年7月,中科谷(原備案名:中科億方智匯產業園,曾用名:中科院(深圳)育成總部基地)落戶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
2016年11月15日,馬興瑞(時任深圳市市委書記)、許勤(時任深圳市市長)出席中科谷等重點項目的開工儀式並做重要指示。2016-2018年項目連續三年被列入市重大項目,並且是市委常委楊洪掛點的7家企業之一。
2018年1月,項目一期封頂,2019年10月,一期竣工驗收。預計項目建成後五年內入園企業500家,產值200億元,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等產業集群。
園區定位
深圳先進院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中科谷是依託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源頭科技創新成果,立足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科技企業孵化器、成長企業加速器、準上市企業總部、企業總部於一體的科技企業成長載體。
國務院雙創示範基地的重要載體
2017年,深圳市福田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3家深圳單位被國務院評選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而中科谷作為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是國務院雙創示範基地的重要載體,致力於推動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產業定位
根據深圳的產業規劃及經濟結構,中科谷引進節能環保、新興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同時結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科研方向及龍崗產業結構,中科谷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四大核心產業。
區位交通
深圳北部綜合性城市核心區
中科谷位於深圳北部新城內,是深圳十七個重點發展區域之一,區域定位為深圳北部綜合性城市核心區、深圳北部新的發展極、深莞中部集合城市樞紐經濟核心區。
特建發、招商銀行、傑美特科技、宏電技術、聚飛光電、百富計算機、文科園林、民太安保險等企業已進駐 ,隨著知名企業的不斷進入,片區即將迎來大發展。
四維立體交通,通達全城
一個樞紐:平湖站匯集2條城軌和3條地鐵,將成為深圳北部中軸的新樞紐。
兩條城軌:廣深鐵路(已開通)、深惠城軌(規劃中)兩條軌道交匯於此,其中羅湖到平湖僅需11分鐘。
三條地鐵
深圳地鐵10號線(在建):10號線已於2015年開工,預計2020年3月投入試運營。該線起自福田口岸,經梅林關、坂雪崗、李朗至平湖中心,對加快推進龍崗特區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此外,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10號線東延段將延伸至龍崗中心城,與16號線換乘,串聯平湖、鳳崗及龍崗中心城,南延段從福田口岸站引出,穿越福田保稅區內部,助力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最終與22號線(福保-觀瀾)交匯。
深圳地鐵17號線(規劃中):17號線定位為強化羅湖中心區與龍崗平湖、布吉片區的軌道交通聯繫。該線起於羅湖火車站,經老街、筍崗、清水河、布吉、南灣、大芬、丹竹頭、李朗、平湖等地區,終點設在本中科谷所在的平湖金融基地(金融城站)。
深圳地鐵18號線(規劃中):深圳地鐵18號線為東西向市域快線,全長61.6公裡。該線起於空港新城,終點為鹽田坳,連接寶安、光明、龍華、龍崗以及鹽田五大區。其間,在平湖與10號線換乘。18號線預計2022年後開建,一期工程為空港新城至龍崗平湖段,平湖至鹽田段為二期工程 。
四高(快)速:清平高速、瀋海高速、外環高速(預計2020年6月通車) ,南坪快速、北環大道構築四橫一縱的快速路網格局。
產品介紹
總體概況
中科谷計容總建築面積30萬㎡,其中研發辦公面積25.5萬㎡,另外配套有人才寓所、公交車首末站、園區餐廳、社康中心、文化活動室、小型商業等服務設施。
園區分兩期開發,一期佔地3.9萬㎡,總建築面積約22.3萬㎡,其中計容建築面積約為16萬㎡,開發12棟產品,包括1棟100米高的全玻璃幕牆標杆寫字樓,3棟4.7米層高研發辦公,5棟總部辦公和3棟宿舍,於2019年10月竣工驗收。
產業空間
園區打造科技企業孵化器、成長企業加速器以及獨棟企業總部等多元化的產業空間,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需求。
科技企業孵化器:約97-285㎡,聯合辦公空間、會議室、洽談區、展廳等一應俱全,精裝修,滿足初創科技型企業辦公需求。
成長型企業加速器:約97-285㎡,單層面積1414㎡,100米高全玻璃幕牆甲級寫字樓,近9米挑高大堂。
獨棟企業總部:約233-596㎡,層高5.9米,每棟建築面積約3463㎡,打造擬上市和上市企業總部,含展貿、商務、研發辦公、休閒等多維度空間。
全配套體系
中科谷為綜合型產業園區,內部擁有全方位配套服務體系,自身擁有健康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人才寓舍、商業、公交首末站等功能設施配套,構築品質化的商務辦公配套,吸引和留住產業人才。
交通配套
園區配套有2500㎡的公交首末站,直接接駁地鐵10號線平湖站。
園區已開通定製巴士,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期直接接駁到5號線楊美站。
居住配套
人才寓所:中科谷自身配套567套人才寓所,以1房、2房為主,面積約52-81㎡,3梯9戶,湖景雙陽臺。
中高檔小區:中科谷3公裡範圍內有融湖中心城、佳兆業廣場等近10個中高檔小區。
青年公寓:恆迪公寓、魔方公寓等。
高端商務酒店:維也納國際酒店、特建發四星級酒店(在建)等。
商業配套
園區商業:配套商業面積約1萬㎡,涵蓋便利店、園區專屬餐廳、特色餐飲、書吧咖啡等各類業態,其中金百味(騰訊濱海大廈服務商)、7-11已籤約,擬引進星巴克、麥當勞,悅動繽紛生活。
特建發商業:約5.3萬㎡綜合商業中心,其中一期約2.8萬㎡社區商業(已建成),二期約2.5萬㎡購物中心(在建)。
華南城商圈:匯聚華盛奧特萊斯、熙璟城、海源城三大商業中心,體量達20萬㎡以上,涵蓋購物、餐飲、休閒娛樂、電影院等各類業態,滿足綜合性消費需求。
運動設施
中科谷內建設有自然綠道、夜光跑道等體育運動設施,打造健康運動休閒的生活方式。
園區特色
最科技:中科院深圳先進院9大研究平臺,2000多名科研人才以及價值7億元的科研設備,打造高端科技資源聚集平臺。
最生態:園區周邊泛容積率低於1.0,北鄰約2萬㎡的白鷺湖,500米範圍內綠地率達70%,獨享深圳稀缺的山水園林式的辦公環境。
最多元:科技企業孵化器、成長型企業加速器、獨棟企業總部等多元化的產業空間滿足初創型企業、成長期企業、準上市及上市企業空間需求,打造綜合性的科技企業成長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