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紋身已經變成了時尚的一部分,我們每天在大街上都可以見到很多人身上有大大小小的紋身。有時我會見到一些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圖案,讓我有一種衝動也想紋在自己身上。最近在國外也逐漸流行將東方文字作為紋身的圖案。
我還記得之前有一個國外朋友在肩膀上面紋了一個「妹」字(不要覺得搞笑,還有紋「雞」的呢)。在交談的過程中她對於我留意到這個紋身表示很高興。她解釋說她有一個哥哥,他們的關係很好,於是她就決定做一個「妹」字的紋身來表達她對她哥哥的愛。是不是很有愛?
回到主題,今天我們來探討下日本紋身的由來。日本紋身很多時候會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因此很多人都對這些複雜絢麗的圖案非常著迷。儘管如此,即使近年紋身在日本發展的勢頭很猛,很多人還是會對紋身(入れ墨)這種行為有不好的印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起因要追溯到古代,日本從很久以前就有紋身的文化,大約在繩文時代(縄文時代/14,000BC-300BC)已經出現。然後我們現在熟悉的華麗豐富的紋身風格在江戶時代中期逐漸成型。像現在一樣,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往大城市遷移,例如江戶(現在的東京)和大阪這些我們熟知的大城市。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內的犯罪就自然而然地增長。於是在那個時候犯罪的人就會被紋上特殊的符號作為一種懲罰,因為這種印記不容易被消除,可以時刻警醒罪犯不要再次犯錯。後來,這種文化蔓延到妓女、賭徒、建築工人等這些在當時社會被認為比較底層的群體之中。
罪犯被抓以後會被在額頭紋上他們犯下代表相應罪行的圖案。這些圖案在不同的地區可能會有不同,所以有時可以根據罪犯額頭上的紋身判斷他們是在什麼地方犯案了。
左上:廣島市,犬圖案紋身
右上:筑前(現在的福岡),罪犯每次犯罪都會被紋上一道橫線
中間:阿波(現在的德島),會在罪犯的額頭或者手臂上紋上橫線
左下:高野山(現在的歌山縣),會在罪犯額頭紋上一個點
右下:肥前(現在的長崎),會在罪犯身上紋上一個叉,代表「不好」的意思
最讓我覺得好奇的是日本廣島市的做法。每次一個罪犯做壞事了就會在他額頭上紋上一筆,這些筆畫並不是沒意義的,這些筆畫最終會組成一個『犬』字。雖然想不通為什麼是紋一個『犬』字,不過一個人死不悔改多次犯罪,估計就有「豬狗不如」的意思了吧?
日本其他地區大部分會將這個罪惡印記的紋身紋在罪犯的手臂上。很多都是圍繞手臂的線條。下圖中最下面一行第三個我覺得比較特別,直接紋上一個「惡」字,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直接的描述了吧。
時至今日,紋身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符號。很多人會通過紋身來表達自身的態度或者對其他人的愛意,不過在一部分日本人的潛意識裡還是保留了對紋身古老的關於罪惡的含義。所以很多公共遊泳池,公共浴場和溫泉會禁止身上有紋身的顧客進入。因為這些場所的負責人避免其它顧客會認為這些帶紋身的人士是罪犯或者是黑道人物而感到不安。下面圖中的警示就是禁止身上帶有紋身的人士進入。
我可以想像一個壯漢身上紋著像下圖那樣的紋身,然後進入一個公共浴場多少會讓人感到驚訝。不過正如我上面說的,在現在的社會紋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了,所以我們也不能莽下斷論說他就是一個壞人什麼的。不過從上面的警示牌我們至少能夠體會到部分日本人對紋身的抗拒態度。
日本傳統的工藝完成得那種紋身,與老外發明的那種像外科手術一樣得紋身方式不太一樣。首先,日本傳統紋身得墨水是用松樹枝等燒成的灰與膠攪拌做成的墨,而且每天早上只研出當天刺青需要的份,墨的PH値完全中性。這種顏料其實就是我國的松煙墨錠,對人體沒有很強得化學傷害。「胸割」式紋身是日本傳統刺青的一種,在上半身的正面的正中為線分左右的雕法,以穿上衣服後看不到為設計基準。
傳統的日本紋身,自從成立以來一直與黑幫交織在一起。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罪犯們被稱為「博科」,被紋身他們難以重返社會找工作。
日本紋身的含義通常與日本的藝術,文化和宗教中的意象和象徵有關。全身西服紋身,特別是黑道文化的產物。儘管有這些變化,但紋身被認為是黑道的禮儀。
這個清單包括一些在黑幫紋身中最常見的圖案和圖像,以及它們的含義。其中一些是保護圖騰,另一些則講述了個人生活的故事。黑幫紋身設計有著富有象徵意義和傳統的迷人歷史。
錦鯉魚錦鯉魚是一個通常與好運和財富有關的常見的黑道紋身。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據說錦鯉可以爬上瀑布,逆流而上。因此,錦鯉代表了毅力,經常被用來表明一個人已經度過了困難時期。
在日本,龍的看法與西方不同。日本人看到龍是人類的恩人和保護者。龍紋身象徵勇敢,智慧和力量。黑龍與經驗和智慧聯繫在一起。綠龍與自然聯繫在一起,金龍代表價值和各種美德。藍龍是溫柔的,寬容的,仁慈的,而黃龍是高貴的同伴。
鳳凰是一種神秘的鳥,被火燒掉,從自己的灰燼中重生。根據鳳凰故事,這個紋身代表重生,勝利和火焰。這是黑幫紋身的常見主題。鳳凰的神話通過中國的方式來到日本,日本文化的許多方面。
日本的蛇紋身有各種各樣的含義。它被認為是再生能力的一個體現和健康的標誌。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蛇與智慧,預言和地球的力量有關。它們也代表了神聖的女性屬性,可以象徵性地防止疾病和厄運。在中國十二生肖中,那些出生在蛇年的人是思想家和哲學家,有著頑強的智慧的人。
武士紋身代表武士道。守則強調榮譽,勇氣,忠誠,正確的行動,紮根於佛教思想。黑社會從武士道採取了許多原則,認為自己是日本古代傳統的保護者。
般若的日文讀法是はんにゃ,這裡說的般若並非佛教中的智慧之意,而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鬼怪,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種怨靈,據說是因女人強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惡靈。
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種專門搶奪小孩吃的女鬼,而且她會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聲。
日本著名的《源氏物語》中就有一篇關於般若的故事,這個叫《葵上》故事據說很有名,說的是《源氏物語》的主人公光源氏是平安時代的一位貴族,眉目清秀,愛了不少女性。按那個時代的習慣,天皇和貴族除了正妻以外還娶了很多側室。
《葵上》的女主角叫「六條御息所」(ろくじょうのみやすどころ)。她做為皇太子妃曾經有過奢侈的生活。不過後來她失去了丈夫,愛上了光源氏。但是光源氏不久就對她冷淡了下來,所以她非常苦惱,因此開始嫉妒葵上(あおいのうえ)。葵上是光源氏的正妻。後來六條御息所變為般若,使葵上處處為難。
般若的英文拼寫:prajna (很多都是音譯 不用太計較 )
般若也有其類別之分,基本上有笑般若(わらいはんにゃ)、白般若(しろはんにゃ)和赤般若(あかはんにゃ)三大類。
日本某些地區它是看門神和護身符。
般若紋身代表了行為規範的執行或懲罰的放棄,這與黑幫生活方式很好匹配。
老虎在日本的紋身文化中被用來防止惡魔,疾病和厄運。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虎代表秋天,可以把風控制為四種神聖的元素動物之一。這也代表了勇氣和力量。
頭骨紋身代表變化,生命的循環,以及對祖先的尊重。死亡被視為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所以頭骨也是生命本身的象徵。
佛教寺廟的守護者。如果你曾經去過日本的一個寺廟,那麼你肯定會看到成對的狗狗雕像。這個生物實際上是一隻獅子,並且因其與狗的相似性而得名。一個流行的黑幫紋身,佛狗提供了防範危險和邪惡。
牡丹花或植物,代表財富,優雅和繁榮。為了對抗自身的美感和優雅的氣質,牡丹在日本被稱為「花之王」,可以象徵男性化,魔鬼化的態度。
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徵。它被認為是太陽能花,它的花瓣像火焰一樣向外輻射。花的中心代表了皇帝在一切事物中的社會地位。紋身代表長壽和喜悅。
楓葉象徵著時間的流逝。紋身典型地描繪了在風中飄浮或漂浮在水中的葉子,這代表了在流動時間中被捕的人。生命周期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蓮花與佛教密切相關。在日本,鮮花代表了生命的鬥爭,達到了它充分,美麗的潛力。花開始在池塘底部生活,並慢慢地走向表面開花。因此,盛開的蓮花紋身代表靈性的覺醒,以及通過生命的泥土到更高的生存層面的隱喻旅程。
許多日本紋身包含水元素。這代表著變化,適應和生活。這個島國的藝術作品中常常以水為特徵,而海洋常常被用來代表自然的強大力量。
上圖傳統日式板霧水的表現
藝伎藝妓(日語:芸妓、芸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藝妓」一詞源自漢語,工作性質相當於中國書寓的詞史、先生或長三堂子的女校書,日本藝妓社會地位較娼妓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日本藝妓表面上並非性工作者,其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1920年代,日本藝伎有八萬名之多,但是到21世紀初的數目減少到一兩千人,而且幾乎全部局限於東京和京都,顧主僅為最有錢的商人和最有勢力的政客。
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做「芸子」,皆讀做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做「舞子」,皆讀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時期以後,「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越來越普遍,成為現代標準日語讀法。
日本 浮世繪中的藝伎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傳統漢語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藝的「妓」是指前者,因為藝伎在原則上是藝術表演者,並不從事性交易。但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直覺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藝伎」這種以避諱為目的的現代漢語翻譯寫法。日語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張「藝伎」才是正確的中文翻譯寫法,以示區別。
藝伎( Geisha),如同其他日本語名詞一樣,沒有不同的單數或複數變異。藝伎一詞,由兩個日本漢字組成,「芸 ( gei)」意味著「藝術」,「者 ( sha)」代表著「人」或「行為者」。藝伎最字面的翻譯是「artist(藝術家)」、「performing artist(表演藝術家)」或者是「artisan(技工)」。藝伎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是 geiko(芸子),這通常是指從日本西部而來的藝伎,也其中包括來自京都的。
學徒中的藝伎通常被稱為舞子或舞妓(maiko),字面上是「初出牛犢的舞蹈者」或是「半玉」(hangyoku)」。「半玉」,意味著他們只能夠得到相當於真正藝伎的一半工資;更通用的術語「御酌(oshaku)」字面上理解為「斟酒之人」。白色的妝容、精緻的和服以及島田髮型都是藝伎最受歡迎的形象特徵。進入藝伎圈的女人必須要從舞伎做起,有機會的話她的職業生涯可以一開始就是藝伎。然而不管是哪一條路,在出道成為舞伎或是藝伎都要經過一年的培訓。無論是作為舞伎還是藝伎,21歲以上的女人通常都被認為年齡太大。然而,那些成功登上舞臺的舞伎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威望。
西方流行的觀念相反,日本藝妓不是一般的女人臭名昭著。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藝術人」,藝伎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職業女性的傳統職業是招待男人。藝妓唱歌,跳舞,玩音樂,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當前事件的能力,使對話和營造氣氛的放鬆和娛樂的必備技能。日本文化特有的技能包括能夠執行茶道或者甚至是熟練的插花或書法。
藝妓音準和豪華身著華麗和昂貴的和服。不是一縷頭髮出來的地方,,白色臉部化妝是完美的。她們的風度不僅是無可挑剔的,但細膩和冷靜,保持所體現陰柔之美的理想。在現代日本,藝妓已被改造成傳統價值觀的象徵。在西部,已經成為藝妓的東方異國情調的優雅和美麗的象徵。在這個紋身的設計,風已吹亂她的和服,並設置一些紙片鬆動,也許是從靠近她的手臂夾著一捆。風也鬆動了一些花瓣的櫻花開始她漩渦過去。他們呼應的下部,她的和服櫻花盛開的設計,而上部使用菊花。兩種花中常用的日本藝術和日本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