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寶寶是一件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簡單的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方面比較少,人的生活也就是衣食住行,對於寶寶也是如此,困難的地方也是如此,明明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卻無法做到最好。
就拿給寶寶穿衣服來說,就有很多父母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給寶寶穿內褲,如果不在合適的年紀給寶寶穿內褲的話,對於寶寶的健康會造成危害。
在寶寶出生之後,給寶寶穿的是紙尿褲,尿片或者是尿布,這些都能夠在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代替內褲的作用,不過這些替代品到底不是真正的內褲,只能用於一時。
根據調查得出結論,男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就需要開始穿內褲了。對於女寶寶來說,她們的生理結構要更加複雜,會更早的接觸細菌,因此要在十八個月的時候穿內褲。
寶寶在合適的年齡及時穿內褲的話,有什麼好處呢?
1、能夠保持自身的乾淨與衛生
不管是什麼樣的寶寶,在小時候都是比較調皮的,在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光憑爬就能讓父母提心弔膽。寶寶在爬的時候,會接觸到地面上的細菌,而穿著內褲的話,能夠有效的避免這些細菌的幹擾,也就能夠保持寶寶的乾淨與衛生。
2、避免寶寶受涼
寶寶穿的內褲一般是要提到肚臍眼上面的,這就能夠保護寶寶的腹部不受涼,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間裡面,晝夜溫度變化比較大,這個時候選擇一些保暖的內褲能夠有效避免寶寶患上腸胃上的疾病。
3、讓寶寶學習性別上的知識
對於寶寶來說,對於性別是沒有什麼顧忌的,在和自己同齡人玩耍的時候,也是會有出格的舉動。從下性別觀念混淆的話,也不利於寶寶正視自己的性別。而在穿內褲的時候,寶寶就會發現自己的內褲與其他寶寶有區別,這就能夠讓他們分辨性別,正視自己的性別。
4、培養寶寶上廁所的能力
在穿內褲之前,寶寶穿的是紙尿褲等等的一次性用品,他們也沒有上廁所的概念,全部在自己穿著的遮擋物上解決。當寶寶到兩歲的時候,就是需要寶寶鍛鍊上廁所的能力了,而穿上內褲,就能夠讓寶寶明白應該怎麼樣上廁所。
當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聽從父母的建議,乖乖的穿上內褲,不少寶寶還是很排斥穿內褲的,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比如,內褲的質量較差,內褲的材質讓自己的皮膚感到不舒服,父母過度強調穿內褲等等的原因。
在讓寶寶穿內褲上面,父母要有耐心,要引導而不是命令,威逼利誘自己的寶寶去穿內褲,這不僅僅會傷害寶寶的身體,也會傷害寶寶的心理成長。
父母該如何引導自己打的寶寶穿內褲呢?
1、要符合寶寶的興趣
寶寶在生活中也是會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在選擇衣服上也是如此,有自己喜歡的款式,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有自己喜歡的圖案,因此,在挑選內褲的時候,父母也要重視寶寶的興趣,要挑選一些寶寶喜歡的內褲,這樣寶寶排斥心理會大幅的減少。
2、選擇合適寶寶的型號
不少父母在給寶寶挑選內褲的時候,喜歡挑選大一號或者是小一號的內褲,大一號是因為這樣足夠寬鬆而讓寶寶感到舒服,而小一號是因為內褲緊一些的保暖效果比較好,其實大一號的內褲會容易掉,影響寶寶的爬行或者是走路,小一號的內褲會勒到寶寶的皮膚,傷害寶寶的皮膚。因此,在挑選內褲的時候,要挑選適合寶寶的尺寸,不要買過大或者是過小的內褲。
3、給寶寶看有關的動畫片
不少益智類的動畫片中,裡面的寶寶是穿內褲的,經常給寶寶看這一類的動畫片的話,能夠讓寶寶自覺的去模仿動畫片中的內容,對於穿內褲也就不會過多的排斥。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陪同寶寶一起看,在看的過程中,再用語言或者是行動來引導自己的寶寶,讓寶寶能夠接受動畫片中的內容。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父母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引導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