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坐姿具體應該怎麼畫的問題,很多萌新小白應該都有熟悉卻又畫不好的問題吧?
本文就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具體如何繪畫坐姿的教程。
跟正常的站姿比起來,坐姿的畫法難度要更高,經常會出現抓不準結構的問題。所以這次教程就以畫好坐姿的正確方式為目的講起。
一、畫坐姿為什麼會這麼困難?
原因有具體以下幾點:
1、人體與地面接觸的部分也要交待;
2、除了人體的表面形體結構以外,還需要處理縱向結構;
3、身體結構的一部分是被遮擋的,需要我們在不畫出來的前提下交代清楚。
裡面的「人體與地面接觸的部分也要交待」的意思是,畫手必須要能有一定的透視理解能力。這也讓畫坐姿要比畫站姿(幾乎不包含與地面接觸的部分)難度要高了。
裡面的「需要處理縱向結構」,意思是需要畫手有很強的立體觀念。
總之想要畫好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擁有把握立體結構的能力是必要的。我們的唯一追求就是以「姿勢給人感覺沒有違和感」。
二、坐姿角度的選取
讓我們進入關於坐姿角度的具體講解,就先從正面看的姿勢說起。
1、畫到大腿根部為止的角度
首先我們來畫從頭到大腿根部為止的人體體塊。基本上這一部分的體塊畫法和站姿是沒太大區別的
2、畫到接地點為止的角度
在坐著的狀態下,屁股都會跟屁股坐著的物體(比如椅子之類的)產生接觸。接下來就我們試著畫出接觸點位置附近的結構吧。
屁股並非是單純的一條弧線就能概括的了的,它是一個有點特殊的形狀。如果把這裡畫得過於圓潤的話,看起來就會像人物懸浮著一樣了。
3、畫到膝蓋為止的角度
畫坐姿最難的地方就是這裡。雖然這裡畫的是下半身的角度,但在很多下半身畫法講解中寫到的,從大腿根到膝蓋和從膝蓋到腳踝的長度比例,在這裡統統都都不合適。(坐姿因為有縱深長度(Z軸),所以各種長度比例不可以套站姿的比例去計算)。
上圖中的藍紫線就是接地面。因為我想要把腿部是靠近觀者視線的效果表現出來,所以將膝關節符號O給畫大了些。腿的長度看起來很短,但你要清楚這裡是有透視關係的影響。
4、在整體角度中尋找平衡
畫出輪廓之前,我們先試著在整體角度中找到平衡吧。
從大腿到膝蓋以外的部位因為沒有採用透視結構,所以比例就參考常見教程裡所說的就可以了。
順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從整體去看,將你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改正過來。
5、下半身的結構
找好平衡後就是準備打形了。這裡我們首先從大腿開始。
大腿我們可以看做是圓柱體。為了便於理解,圖中的大腿根部還有一圈結構線。
然後是膝蓋部分,跟之前大家看過的畫法差不多,還是要注意跟大腿的連接部分(膝蓋周圍)。這部位的畫法要具有立體感,沒有的話就會看起來彆扭。
6、完成
限於篇幅我們的輪廓並沒有畫得很完整,不過大家只要牢記這個教程,照著坐著的姿勢去畫的話,相信也不會是難事。
總之在畫坐姿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透視和立體兩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