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 photograph a face ...
you photograph the soul behind it .
—— Jean-Luc Godard
面對自己,擁抱自己。
我想我一直都是擁有美麗氣質的人,熱愛生活,心懷感恩;不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用堅定書寫赤誠之心。
但再誠懇一點面對自己, 其實, 就算堅強如你我難得不是因為我們有了要保護的親人、孩子,而讓自己成為「不動聲色的成年人」。如果可以選擇, 我也想成為長不大的孩子, 有著童年裡做不完的帶著棉花糖香味,甜美的夢。
上一次你用眼淚來發洩情緒是什麼時候?
我努力的回想了一下,上一次默默流的眼淚是孩子摔破頭進急症擔憂懊悔的淚;再上一次是闊別許久才相聚的父母, 又揮手道別的淚; 不動聲色的我們已經沒有了哭的像孩子一樣肆無忌憚的機會,而是將哭聲降了音量再慢慢調成靜音。堅強是我們選擇披上的盔甲,才能更堅韌的前行。
剖析、面對真實的自己遠比想像中要難上許多;比起將自己的焦慮、憂傷曬給世界,幸福與快樂似乎才是我們更簡易的選擇。 假如可以,選擇拿出勇氣,在鏡頭裡展現當下最真實的樣子,不論是歡樂、憂傷、 焦慮、 迷茫... 待老的時候,回憶起來, 曾經在每個年華盛放、奉獻的你會不會更加鮮明立體、更加溫婉動人。真實的你勝過完美表象的一切, 認識並擁抱那些缺失的不完美的自己, 才更有可能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看到這裡, 相信你已經被迫的了解我自拍前的種種心理建設。最難的那部分已經結束, 接下來只需要跟著音樂的節奏,
and let』 s move to it !
我喜歡獨處的時間,泡一杯咖啡,坐在有陽光的窗前,聽聽音樂、看看書,光是想想就很美好! 有了家庭孩子之後, 這樣的時間對我而言更是難得可貴。 與其說是一本正經的帶有主題性的拍攝, 我的自拍很多時候都是隨性的,突然的心血來潮, 討好自己的一個小遊戲。就像細細的化一個妝,不為取悅他人, 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著舒心,歡喜罷了。
自拍的過程其實很簡單,相機的設置,光線、構圖的運用與平時的拍攝沒有太多區別。接下來我會分享一些我自己常用的方法,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器材以及對焦的tips , 這裡還有更詳細的介紹。(P52-II 拍攝計劃 Week41 -- 女神節,還缺一張自己的照片?進來學一招兒吧!)
我的相機是Canon 5D4 , 帶有wifi功能,我只需要去app store 下載官方的連接軟體,用手機連上選擇remote live view shooting 就可以實現掌上實時遙控器。你可以在app上更改光圈、快門、iso 、色溫、對焦模式以及拍攝模式;當然,最主要的是,可以通過live view 觀察構圖、擺姿、面部表情,根據需要點擊屏幕重新選擇對焦點。
先設置好相機的鐵三角參數,根據構圖來擺放好相機再走到鏡頭前面調整好自己。live view shooting 很實用,除了「慢」這一個缺點, 並且取決於你手中的手機與遙控器的距離,越遠越慢。
設置2秒定時拍攝。除非拍攝的是背影或者不需要有手部入鏡, 其它時候我會利用這兩秒藏好手機, 放在身後或者直接丟出畫面外。
三角架是輔助工具, 但不是必備工具。特別在室內拍攝,家裡的桌子、書架,甚至是沙發、床都可以用來放置相機。
有光的窗戶是我的第一選擇。我喜歡清晨或是傍晚的光線,可柔和的為皮膚蒙上一層紗;也可以透過窗格形成強烈的光影對比。
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一個人帶上相機帶上三角架,幾首你愛的曲子、一張毯子以及一件可能沒有多少機會穿的長裙到沒什麼人的公園走一走跑一跑。我只有親身嘗試了才告訴你:確實非常愜意!!!
有一點我必須承認,自拍的時候,拍攝角度確實比拍攝別人更局限。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更多的是用水平視角來拍攝正面、背面、側面 。順手之後,再融入一些比較挑戰的機位與pose,比如俯拍或者仰拍。下面這組照片的拍攝角度就是俯拍, 將三角架(manfrotto 190xpro ) 打開到最高點(約160cm ), 相機向下傾斜45度。
我不太喜歡過於明亮的紅、綠色調 , 結合當下的環境, 我更傾向調出一些復古的風格。在Lightroom 的HSL面板裡,將紅色的Hue 往紫調拉一些,同時降一些飽合度與明亮度來改變裙子的色調;草地我也選擇低飽合的帶些暗調的綠。具體參數如下:
基礎調色完成後,我會再轉到photoshop裡做一些細節的處理。 前面說到因為自拍角度的限制,很多時候拍攝出來的成片會不如自己預期中的理想,簡單並且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可以試著在後期的時候做二次構圖。只要微微的旋轉、填充一下畫布,是不是在視覺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再用液化工具理一理不規整的髮型,給後背做一個簡單的皮膚處理,這張照片差不多就處理好了。 如果你有時間,也可以加一些ps 的特效, 比如這張我做了一個oil-paiting effect, 也能給照片帶來不同的效果。
總之, 你的照片你做主,要怎麼記錄你自己,生活紀實還是turn your emotions to art ,全由你說了算。
看我叨叨絮絮了這麼多,但這篇真正最讓我期待的是我最愛的女神們帶著她們的藝術來了,她們的自拍tips分享給每一位愛生活,愛攝影的你!
開始學習自拍是因為先生說家裡的照片裡缺少了我。起初拍攝的時候覺得對焦非常有挑戰性,所以我採用了低速快門來拍攝,1/20s,1/30s,來拍攝一些動感又有點創意的作品。這樣,即便沒有對的很銳也不影響畫面本身想表達的。一般這種拍攝我不用遙控器,選擇相機裡10秒定時拍攝功能,自己隨意做些動作或者事情,這樣出來的照片說不好有小驚喜。
有些照片我是希望對焦清晰的,那我會用遙控器,先找到一個參照物。我用一個很輕的假樹,高度和我差不多,我一般用它來先進行自動對焦,對好焦後,把鏡頭和相機都調整到MF(手動對焦),選用中小光圈來拍攝從而達到相對對焦準確。如果和先生一起的合拍,我會讓他先站好位置,先對他對焦,然後我再進入畫面。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相信會越來越熟手的,有時候我也會放面鏡子在對面凹造型。我不追求所謂的大片,只想用心去記錄。
自從成為拍娃黨後,經常會感嘆自己的照片太少,因為原來鏡頭前的那個腦袋跑到了相機後,又每每嫌棄不求上進隊友的糟心技術😂。看來想記錄自己只能自給自足!
然而習慣蓬頭垢面躲相機後的娃媽要說自信滿滿地走到鏡頭前真的不容易!!!從18年起我就萌生了自拍的念頭,氮素兩年過去了,只拍了兩張,兩張,兩張!😭 2020新年伊始,我就給自己立下攝影目標,今年要完成隨意的366計劃,而且要多出鏡,無論自己狀態好壞,只要記錄了就是回憶,沒有記錄就什麼都沒有!沒有人是完美的,我要以平和的心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想像一下幾十年後的午後,我坐在沙發上欣賞相冊的時候,我會很想和當年的自己對話!
於是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我拍攝了幾年來最多的自己!今後還會繼續,會定期做這個project,作為我送給自己未來的最好的禮物!
作為媽媽攝影師,最大的遺憾肯定是出現在鏡頭前面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這幾年我也會經常為自己自拍幾張照片,希望在記錄孩子們成長的美好時光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下歲月積澱的記憶。
工具:自拍時我覺得最重要的工具應該就是三腳架和快門遙控器了。三腳架可以幫助你把相機固定在任何位置。調整好各種參數後,就可以使用快門遙控器輕鬆的一邊在鏡頭前變換各種pose一邊連續拍攝,而不需要使用相機的延時拍攝功能。
主題:自拍前可以先確定個主題,然後根據主題來選擇地點,光線,服裝和道具,這樣拍攝的出片率會比較高
小竅門:自拍時因為看不見自己,所以拍出來的照片經常會有姿態不美或者頭髮衣服不整齊這類問題。我一般會在相機附近放一個試衣服用的那種鏡子,拍照時可以通過鏡子先檢查下自己的姿態,動作和妝容,這樣自拍的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
自拍過程中拍出自然狀態,或者說拍出美,是我們追求的。所以在拍攝時候,要麼追求特別舒服自然的狀態,要麼就盡力表現出自己的美。怎麼做到,就像面對鏡子練習演講一樣,讓自己學會面對鏡頭,多練習,不厭其煩,直到不覺得鏡頭是個鏡頭,完全融入的自然狀態。拍攝時,面對自己會比面對他人更放得開,能更加激發自己身體裡的能量。就好似,你面對鏡子,總覺得鏡子裡的自己最美。把你想拍的自己一遍一遍通過鏡頭表現出來。也是讓自己認識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也是讓別人多角度地去了解你。這就是我的一個自拍小建議:多練習拍,哪怕是同一個角度。
Lili
旅居坐標新加坡,
家有5歲小小少年。
生活方式很簡約,內心很豐滿。
因為愛,愛上鏡頭;
因為鏡頭,更懂得愛。
不忘初心,慢慢優雅。
instagram :liliwangphoto
P52 = Project 52
一年有52周,愛的鏡頭會為大家提供52篇攝影教學類的文章,手把手的帶大家在攝影的路上前進。
第三年P52的開始時間:
2019年7月11日
教程的發布時間:
每周四
發布平臺:
愛的鏡頭公眾號
原創團隊:
愛的鏡頭寫作團隊
涉及內容:
相機基礎,前期拍攝,後期竅門,有構圖,有光影,有色彩,有創意,還有心靈成長。
作業目的:
針對每周教學文章末的課後作業,
幫助同學們帶著目標去學習,
並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學習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
前兩年的P52:
這一年,愛的鏡頭做了什麼?
P52-II 拍攝計劃 畢業盛典,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全面年度目錄
(點擊海報即可獲知P52打卡參與細則)
攝影不是一個孤獨的旅程
加入P52拍攝群
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一起開始52周記憶之旅
▲ 掃碼加愛小鏡為好友
發送一句入群理由申請加入
一起書寫有關攝影的故事
▲ 長按二維碼即刻訂閱
愛的鏡頭原創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關注Instagram@lensloveandbeyond
使用hashtag #lensloveandbeyond
有機會更多展示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