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長壽老人的傳說,如壽命達到八百的彭祖,從北宋到清朝都有很多神奇傳說的張三丰,乃至於隱居華山的陳摶老祖等等,不過這些人雖然名義上還是人,但基本上都已經成為了傳說,算得上是仙人一般的存在,倒是清朝時期出現了一個可信度非常高的長壽老人:李慶遠。
李慶遠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李青雲,一共活了256歲,於1677年出生的時候康熙還在親政,那一年是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才23歲,正是雄心壯志想要成就大業的時候,後來康熙皇帝老了去世了,他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也都去世了,大清朝都亡20年了,李慶遠依舊健在。
所謂皇圖霸業、帝王江山,在李慶遠眼中那完全就是雲煙而已,他在意的不過是讓自己好好生活下去,在日常生活中始終秉持著老子在《道德經》中的教誨「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縈縈(纏繞)。寡思路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
《道德經》中的這一段話,就是李慶遠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遵循的養生妙旨,也就是說對於精、氣、神的善加保養,不會進行過於激烈的勞動,以至於自己的身體精氣受到損傷,也不會整天思慮不安,總是想著各種各樣煩心鬧心的事情,導致自己的精神受到損害。
減少思考憂慮以保養自己的精神,減少自己的嗜好欲望來保養自己的精元,減少自己的語言來保養自己的神氣,李慶遠認為自己正是在這三個方面都做得不錯,所以才能夠如此長壽,他將《道德經》中的這段話總結成4字口訣,那就是:慈、儉、和、靜。
慈就是慈祥善良,心中不會想要去害人,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心事煩惱;儉就是在物質上做到節儉,不會去過那一種紙醉金迷的生活,被重重的物慾所擊垮自身,自己的心神不受到欲望的蠱惑;和就是始終保持著內心的淡淡愉悅,不會輕易發怒生氣,也就不會因此而損耗掉自己的精神;靜就是讓自己的心神平靜下來,飲食起居都遵循天地間的自然規律。
具體來說,就是在日常的衣食住行間遵循「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的要訣,這也是李慶遠自己根據在生活中的觀察,而總結出來的,坐的時候就像是烏龜一樣不會輕易亂動,走路的時候就像是鳥雀一樣輕盈,睡的時候就像是狗那樣將心神完全沉浸進去。
正是由於李慶遠在養生方面的種種造詣,他在1927年的時候就曾經應邀給當時的四川軍閥楊森講課,此事還登上了報紙轟動一時,不只是中國,西方國家也有很多記者對於李慶遠進行採訪報導,還有西方記者到李慶遠的家鄉深入調查,發現這位長壽老人有過24位妻子與近兩百位後人。
而且李慶遠中途並沒有離過婚,主要是因為他以前的妻子在生命路上「掉隊」了,他在無奈之下才另行續娶,這一奇人奇聞當時在西方也是廣為傳播,李慶遠於1933年去世,自他以後最為傳奇的長壽老人也就是130多歲,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後人們的人均壽命也許能夠達到250來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