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分為公曆和農曆兩種,分別是依據什麼來制訂的?

2020-12-18 古奇易學堂

時間是世間上最公平公正的東西,始與終,成與敗,得與失,真理與謬論等都是由時間去考量,它雖無形,但我們從生活環境各個方面都感受得到它的存在。

時間可以無窮大,大到我們不知道未來是否有終點,也可以無限小,小到可以容納光的速度。如果將時間分解成無窮盡的小片段,取一個點去影響它,就會發現它像多骨諾效應一樣引起連鎖反應,改變未來的整個方向。現在是過去的發展結果,也是未來的發展基礎,每個時間節點都是一個開始和終點,要想人生萬事順意,就要把握住所經歷的每個時間節點,用好每一分做好每一秒。

時間雖然無形,但人類確用一種方法來記錄了時間。它是人類觀察日月星辰變化,感受寒暑冷暖,從恆定的自然規律中制訂出來的一記錄方法,這就是曆法。它是用來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工具,使人們有了時間觀念,能有計劃地開展工作,提工作效率,還可以記載社會的變遷。

曆法統分為「太陽曆」和「太陰曆」兩大類,「太陽曆」也就是國際上通用的公曆,公曆最早由古埃及人創立,由古羅馬統帥儒略凱撒修訂,所以公曆也稱「儒略曆」。是按照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來計算一個回歸年,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即365日5時48分46秒,累積四年就能約多出一天。最初的「太陽曆」是單月31天,雙月30天,12個月為一年共計366天,所以每四年中就有三年要分別減去1天,由於古羅馬是2月份執行死刑,人們認為這個月不吉利,於是便從2月中減去這1天,這時2月只剩下29天。凱撒死後,其侄子奧古斯都即位,為了彰顯皇威,於是將自己出生的8月加上1天,之後的大月小月也相應替換,所以9月、11月變成了小月,10月、12月成了大月,1月開始還是不變,1~7月還單大雙小,8~12月則雙大單小,其中8月多加的那1天再從2月中扣除,於是平年的2月就只有28天了。

後來人們又發現,回歸年每四年共多出23小時15分4秒,比正常的1天少44分56秒,如果每四年加1天,那麼128年後就又多出了1天,也就是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如今公曆規定,凡公元年數是100的倍數時,必須用400來整除,能整除的才算閏年,例如,1600年~2000年中,1700、1800、1900這三個整數年都是平年。所以這樣就很巧妙地從400年中除去了多餘的3天。

朔月

「太陰曆」是我國古人通過月亮的圓缺變化周期來確定的,每個月的平均長度約等於一個「朔望月」。所謂朔,就是月亮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背面對著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此時正是農曆三十到初一的時候。所謂望,就是地球在月亮和太陽之間,地球的黑夜對著月亮被照亮的那一面,在地球上能看到一輪滿月,此時正確農曆十五、十六的時候。在朔望之間,初二開始月亮被照亮的西側在傍晚露出,此時稱新月。初七、初八月亮整個西半球被照亮,此時為上弦。二十二、二十三月亮的東半球被照亮,此時稱為下弦。到二十七、二十八的時候,月亮凌晨才升起,只露出照亮的西側邊緣,此時稱殘月。

上弦月

一個「朔望月」長度不固定,最長達29天19小時多,最短僅29天6小時多,平均長度約29天12小時44分3秒。一年有四時,每時分孟、仲、季三個月令,共十二個月令,每個月令就是一個農曆,根據月相變化,「朔望月」平均29.53天,所以農曆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共354日。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了11天多,平均約每三年累積出一個月多,最早的時候農曆是三年一閏,但是三年一閏還是多出幾天,又提出五年兩閏的說法,後來為了農曆更接近一個回歸年,規定十九年閏七個月。

望月(滿月)

關於農曆閏月的安置問題,早殷周時期就有記載,那時閏月一般放在年終。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後九月」,漢武帝時期又將閏月分配到各個月中,並規定按照二十四節氣分配一個中氣給每個農曆,如果沒有中氣的農曆就作為閏月算入前一個農曆月令中。例如,農曆五月中氣是夏至,那麼當年農曆五月在小滿之後夏至之前,那麼該月就作為閏月閏入前一個月令農曆四月中去。這種方法稱為陰陽合曆,並沿用至今。

下弦月

此內容為原創作品,喜歡的朋友請收藏關注,後續還會有此類文章創作,謝謝!

相關焦點

  • 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時間:2016-08-03 13:37   來源:新華網-科技創新裡程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 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臘八粥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中,都涉及到農曆曆法的一種。
  • 現在中國同時使用公曆和農曆,那「佛誕」是按什麼曆法過的?
    因為歷史原因,中國現在事實上是通行兩種曆法的,一種是公曆,另一種是農曆,不過,正常的記錄時間都是公曆,農曆僅限於民俗節日等場合,但是,大家仔細想一個問題,在中國,有沒有哪種節日,無論用農曆還是陰曆過,都覺得有些不對?
  • 陰曆、陽曆、公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
    農曆和陽曆作為現代人主要的曆法方式在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將農曆稱為陰曆,但其實我們所用的農曆和陰曆有著較大的不同,今天來說一說陰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他們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月牙初露的那天為月初,月亮最圓的時候為月中,月亮重新變回月牙形狀為月末。這樣的曆法將一年12個月劃分成了6個30天的月份和6個29天的月份,共計一年354天。這是大概人類最早的曆法之一。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回歸年有365天多,顯然這種曆法在精確性上有所欠缺。為了糾正誤差,蘇美爾地區人便開始每隔幾年就設置一個閏月,以此來改進曆法的不足。
  • 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就分清了!
    今天看CCTV4國寶檔案講陽曆陰曆區別,很多概念不準確甚至錯誤,現在受網際網路新媒體影響,嚴肅媒體也越來越不嚴謹了,上面是我結合CCTV的文章改編,修改和增加了有些內容每當我們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
  • 農曆比公曆跑得慢,我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會有重合的一天嗎?
    我們都知道日曆分為公曆和農曆,自1949年我國正式規定使用公元紀年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用的都是公曆日曆,但是農曆卻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都是按照農曆來算的,還有節氣、時令等,這些農曆中的因素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人的公曆生日與農曆生日什麼時候可以恰逢同一天?
    公曆,它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 ,是由教宗格裡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頒布。在中國也被稱為「公元」、「西元」。農曆,現在使用的版本是1644年由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頒布的「時憲歷」。其實這部曆法在崇禎年間就由西洋傳教士協助修訂好了,改朝換代的原因,才由清朝頒行。這兩部曆法的編制原理不同。
  • 曆法科普:四年一次的2月29日是怎麼來的?閏月又是如何產生的?
    2020年,是公曆曆法中的閏年,今年有366天,2月有29天。同樣,今年也是中國農曆的庚子年,也是一個閏年,增加了閏四月。兩種曆法都是閏年,為何公曆只增加了一天,而農曆卻增加了一個月?要解釋這些問題就要系統地了解一下現行的公曆與農曆是如何編纂出來的。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 這樣的...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重合 你一生會有幾次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這一圈所花的時間,天文學上叫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它是制定曆法的基礎,所有的曆法都要保證歷年的長度和回歸年相當。
  •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是什麼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陰曆和陽曆是怎麼來的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公厲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稱為「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
  •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你分的清嗎?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陰曆即太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夏曆、古歷、漢歷、黃曆、舊曆等。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
  • 陰曆、陽曆、農曆和公曆是什麼關係?2015年大年初一出生的孩子到底...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陰曆、陽曆、農曆和公曆的存在,但對於它們之間的關係,相信沒幾個人知道,不明白這四者之間的關係,你就搞不懂2015年大年初一出生的孩子到底是屬馬還是屬羊,有的人說屬相是跟著陰曆走,也有的人說屬相應該按陽曆算,甚至還有人說陽曆就是公曆,陰曆就是農曆,總之爭論的讓人暈頭轉向。
  • 陰曆、陽曆、農曆、公曆它們是什麼關係,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
    有人說陽曆就是公曆,陰曆就是農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陰曆,陽曆,農曆,公曆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先說2點結論,第一:公曆屬於陽曆,但陽曆不一定是公曆。第二: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準確來說是以陰曆為主,陽曆為輔,那麼下面我們就依次來解釋一下,首先要解釋陰曆和陽曆。其實很簡單,陰曆就是根據月亮周期制定的曆法,由陰轉晴,再由晴轉陰就是一個月。那麼換算下來一個月就合成29天,12小時44分2秒8接近30天。
  • 農曆豬年「無春」 天文曆法是主因
    1月2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沒有立春的現象是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推算方法不同產生的,而「無春年」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  不同曆法差異導致「無春年」  民間所謂的「無春年」「兩頭春」等都與春節的陽曆日期不固定有關。「至於春節的陽曆日期為何不固定,那就要從曆法的來源說起。」黎耕說。
  •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現在很多人都對陰曆、陽曆、農曆這三種說法分不清,特別是在問朋友過生日時,分不清不免有些尷尬。其實這三種,都是曆法。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從農曆到二十四節氣——兼收並蓄的中國古代曆法
    農曆的月份長度以朔望月為標準,為了契合地球公轉和四季變化,每隔幾年,就需要插入閏月進行調整。從甲骨文中,我們得知,商人將一年劃分為12月,閏年13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已經和今天的農曆很接近了。和今天不同,中國古人最初是通過黃昏時分星宿的出沒來確定四季的。《尚書.堯典》中以鳥、火、虛、昴四宿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黃昏時刻的中星。
  • 八字算命是按公曆還是農曆?陽曆還是陰曆?其實用的是幹支歷!
    生辰八字算命是按公曆還是農曆?生辰八字算命是按陽曆還是陰曆?其實用的是幹支歷!今天風水大觀園的李易謙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1、什麼是陽曆?陽曆,全稱是太陽曆。顧名思義,它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
  • 古埃及曆法:數千年前的輝煌傑作,成為現代公曆的發源之始
    引言無論在任何時代和任何國家,曆法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具有指導生產生活、便於記錄歷史的重要作用。從古至今,人類歷史上使用過數以百計的曆法,比如我國當下最常用的公曆,乃是脫胎於儒略曆的格列高利歷,我國傳統農曆則是沿用1929年制定的紫金歷。
  • 農曆和陽曆怎麼區分呢 各自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導讀:相信很多人現在農曆陽曆傻傻分不清楚,不知道什麼是農曆什麼是陽曆,有時候以為這兩個是一樣的東西,其實他們是不一樣的,那麼農曆和陽曆怎麼區分呢?他們各自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以下是小編對兩個名詞的解析,快點來瞧瞧吧。農曆就是陰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