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即使再乾淨但是褶皺不堪也就體現不出它的美了,要達到平面衣片向立體的完美轉化,除運用縫紉工藝中的收省和打褶以外,熨燙加工對服裝立體造型的塑造非常重要,那麼關於熨燙的重要性和有哪些需要了解注意的呢?
1、熨燙時要順衣料的紋線熨燙,如遇斜剪的衣料,亦應順紋而熨
2、在一般情況下,熨衣先熨反面,後熨正面;先熨厚的,後熨薄的;先熨尼龍,後熨棉麻。
3、如果衣物的皺褶太深,不易熨平,可在上面噴灑一些水之後再燙,就很容易被熨平。
4、熨燙維綸類織物不宜墊溼布,這是因為,維綸布是由維棉與天然棉混紡而成的。它與其它織物的特性不同,在乾燥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在潮溼時其耐熱性反而顯得很差,如果在熨燙此類織物時墊溼布,當水溫升至90~100℃時,其強力將下降20%,而當水溫超出100℃時,維綸布就會產生嚴重的收縮現象,使布質變硬、變脆,從而大大縮短其穿用壽命。因此,在熨燙維綸類織物不要墊溼布。
5、熨好的衣物應立即懸掛起來,要散掉潮熱氣,保持挺括。
6、不同的衣物,各有不同的熨燙順序,如果能掌握正確步驟,由厚到薄,由裡至外,將可使熨燙效果加倍。
1、襯 衫 :
(1)肩部 (2)左右袖子與口 (3)領子背面與正面 (4)襯衫後身 (5)襯衫前身
2、長褲:
(1)褲管內側及縫合線 (2)內側口袋、褲腰 (3)翻回正面褲腰部分 (4)正面左右腳邊接線 (5)褲管前後中心處
燙衣之前檢查衣物有無極光、拉痕及、破損、亂襯等瑕疵
1、前拉後燙:前手拉平衣服,後手熨燙;前手拉平衣服引路,後手熨鬥跟著前走;前手拉到哪裡,後手熨鬥燙到哪裡;前手不能空,後手不能停;
2、一烙鐵燙平,一熨鬥到底。減少重複動作,提高熨燙效率;
3、中短裝手提噴燙,有內襯的面料不可噴燙;
4,服裝正面禁止壓燙,特殊情況可墊布壓燙,應確保正面面料無拉痕、無極光;
5、西裝領子三扣以上輕壓三點。兩扣可輕壓,近扣處留半寸,厚料留一寸;
6、領帶不燙死,女裝袖無縫,夾克領子不壓縫,襯衫兩側不燙剎,要求活而挺;
7、燙臺拉衣抬三寸,平展翻轉有規律;
8、褲子上臺從右側,上腿撩撥要速流。袋口燙平中線齊,後腰離邊一寸齊;
9、羊毛衫、褲腳管左右尺寸應相等;
10、褲子應夾腰掛放,嚴禁倒掛。
通過熱溼結合的方法,使纖維大分子間的作用力減小,分子鏈段可以自由移動,此時,纖維的變形能力增大,剛度明顯降低,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強迫其變形,使纖維內部的分子鏈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得到建立。冷卻和解除外力後,纖維及織物的形狀會在新的分子排列狀態下穩定下來,其定形主要包括3個基本過程:紡織材料通過加熱而柔軟;柔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變形;變形後冷卻使新形態得以穩定。在這3個基本過程中,纖維的柔性化是織物改變形態的首要條件,對織物所施加的外力則是產生變形的主要手段,它加速了變形過程,並能按人的想法塑形。在紡織品達到了預定要求的變形後給予冷卻則是關鍵。不論柔軟、變形和冷卻,這3個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1、熨燙溫度
熨燙溫度是影響熨燙效果的主要因素。纖維的狀態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低溫狀態下,纖維分子結構比較穩定,分子鏈間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鏈間的相對運動開始變得容易。因此,織物也較易於在外力作用下按外力作用的方向產生變形。這種按工藝要求產生的變形通過冷卻固定下來,就達到了熨燙定形的目的。由於各種面料的熱學性能差異很大,耐熱性不同,它們的最佳熨燙溫度也不一樣。因此,掌握好各類面料的熨燙溫度是整理服裝的關鍵。如果熨燙溫度過高,超過面料允許受熱溫度,面料易燙黃、燙焦、變形,甚至熔化掉;熨燙溫度過低,雖不損傷面料,但達不到熨燙效果。
織物纖維
熨燙溫度
危險溫度
棉
150℃~180℃
240℃
麻
155℃~185℃
240℃
毛
120℃~150℃
210℃
絲
100℃~120℃
150℃
絲膠
120℃~150℃
220℃
醋酸
120℃~140℃
160℃
滌綸
140℃~160℃
210℃
錦綸
120℃~140℃
170℃
晴綸
115℃~130℃
180℃
維綸
120℃~140℃
170℃
丙綸
85℃~100℃
130℃
2、熨燙溼度
熨燙過程中的潤溼作用十分重要,其主要作用就是使分子進入纖維內部分子之間,增大分子間距離並對分子鏈之間的運動起潤滑作用,使纖維膨脹伸展,變得柔軟且易於變形,從而進一步改變纖維特徵,給熨燙加工提供變形或定形的條件。但溼度應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過溼或過幹都不利於服裝定形。由於不同面料的吸溼效果不同,因此要根據面料的特徵合理掌握。
3、熨燙壓力
在熨燙定形中壓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面料也是如此。但純粹依靠壓力想使服裝達到定形的效果,就面料性質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較大的壓力和較長的作用時間對於服裝工業化生產是不合適的。因此,只有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同時施以一定的溫度和適當的溼度,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才能使織物按要求來定形。熨燙壓力的大小要根據材料、款式、部位而定。如真絲、人造棉、人造毛、燈芯絨、平絨、絲絨等材料,用力不能太重,否則會使纖維倒伏而產生極光;而像毛料西褲挺縫線、西服止口等處,則應用力重壓,以利於摺痕持久,止口變薄。
4、熨燙時間
熨燙操作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以上3個基本條件的綜合作用。一般情況下,整燙的溫度高,熨燙的時間就相對較短,反之,時間相對較長;面料的溼度越大,熨燙的時間就越長;壓力大一些,熨燙的時間就會短一些。只有在溫度、溼度、壓力等3個基本條件運用適當的情況下,適當延長熨燙時間,才能使服裝達到較好的定形效果。
1、原料預縮和整理
服裝面、輔料在裁剪以前,尤其是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織物,要通過噴霧、噴水熨燙等不同方法,對面、輔料進行預縮處理,並去除衣料折皺,為排料、畫樣、裁剪和縫製創造條件。
2、熱塑變形
利用衣料的熱塑變形原理,採用推、歸、拔等熨燙技術和技巧,適當改變衣料纖維的伸縮度及衣料經緯組織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裝的立體造型,彌補結構製圖沒有省道、撇門及分割設置等造型技術的不足,使服裝符合人體美觀和舒適的要求。
3、定形、整形
為了提高服裝的縫製質量,降低縫製時的難度,在半成品的縫製過程中,衣片的很多部位要按照工藝的要求進行平分、折扣、壓實等熨燙操作,如折邊、扣縫、分縫燙平、燙實等,以達到衣縫、褶襉平直,貼邊平薄貼實等持久定形。對成品服裝的整形熨燙,可使服裝達到外形平整、挺括、美觀、適體等立體外觀形態。
4、修正弊病
利用織物中纖維的膨脹、伸長、收縮等性能,通過噴霧、噴水熨燙,修正服裝在縫製中產生的缺陷。如對緝線不直、弧線不順、縫線過緊所造成的起皺,小部位鬆弛形成的「酒窩」,部件長短不齊,止口、領面、駁頭、袋蓋外翻等缺陷,都可以通過熨燙技巧給予修正,以提高服裝質量。
你所看到的
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十萬洗衣人專業的學習平臺
關注洗衣熱點事,只提供有價值信息
免責聲明:本訂閱號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本號上的部分內容均是搜尋引擎技術搜錄所得,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無法鑑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對發布的內容包含所涉及地圖片之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負責,也無法負責。不承擔用戶、任何人士或單位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羽絨服免刷洗滌劑,點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