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警服與白大褂他們是警察和醫護人員他們是醫警伉儷他們是戰友這是兩股為生命擔當的力量他在千裡之外保家衛國她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他們承擔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使命
日不見情深,久不伴難捨。依稀記得夜半三點的橋頭煲和燒餅;牽手那天藍色牛仔背帶褲;買完七夕禮物在公交車站的相互欣喜。也記得在車站分離的無奈淚幕;各種瑣事引起的你爭我吵;三四五十公裡的風雨飄搖和經常日夜兼程的我們……雖然我不在的這些時候你胖了,但視頻時也會心疼你的偶感憔悴。三十歲了,相距萬裡的我無法用轉帳來表達深情不負,寫一封情書祝你生日快樂,故人如初……
再讀這封來自遠方的書信,朱佳琪還是忍不住會落下眼淚,她說這是她今年三十歲生日時收到的最美好的禮物。她相信這相距萬裡的表達裡,每個字都是丈夫用心寫下的,距離沒有讓他們真正地分開。
「警嫂」介紹
朱佳琪是南潯區人民醫院急診室一名優秀的護士,曾獲「2019年度『最滿意護士』」榮譽稱號、2019年南潯區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資授課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同時,她也是一名溫柔賢淑的警嫂,是南潯交警大隊南潯中隊指導員顧金明的妻子。自顧金明去年十月外出執行長期任務後,她一個人在家帶著從幼兒園剛上小學的兒子,深感責任重大。作為醫院的一名急診科護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徵得丈夫支持的情況下朱佳琪果斷報名去援鄂,但醫院領導考慮到家庭情況沒有將她作為第一人選,雖沒去成但也無怨。
從嫁給一名警察開始,朱佳琪就已經準備為他的工作付出辛苦,就準備為丈夫的事業撐起一片家的天空。因為愛他所以也愛他的這份工作,因為愛他所以也愛他對事業的熱情。幾年的婚姻生活使朱佳琪習慣了作警察的妻子,習慣了為家為丈夫付出。「『警嫂』這一詞對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鼓舞。我將繼續在操持家務、教育兒子、孝敬老人這條道路上努力奔跑,當好賢內助。」
從護士轉身成為警嫂,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家國責任。作為一名警嫂,在分別和異地的時候也曾留戀,也曾失落……但無論隸屬於哪裡,無論穿什麼顏色的制服,醫護人員和人民警察一樣,永遠是和平年代國家和人民的守護者,不一定要多麼偉大光環和褒獎,肩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永遠不變!朱佳琪考慮到丈夫和自己都是獨生子女,丈夫不在家,父母肯定也會掛念,於是每周驅車三四十公裡帶著小孩看望公婆和父母,以慰思念之情。「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一種寬慰、力量和信念。」問及她是否覺得辛苦,她搖搖頭,眼裡只有幸福,甘之如飴。
「他之於我不僅是愛人亦是朋友,每次工作中遇到困難或者心情鬱悶時,他都會耐心的開導我,要麼陪我去看場電影,要麼陪我去逛街購物,總會採用各種的方法幫我減壓,釋放壞情緒。」在顧金明的鼓舞和影響下,朱佳琪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也光榮的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在朱佳琪眼裡,顧金明是一個心思單純、性格大氣、活得通透的人,灑脫的性格一直是她需要學習的地方。每次朱佳琪寫材料碰到瓶頸,不知道從何入手,如何破題時,丈夫只簡單的幫她點撥幾句,就能讓她理順思路。「他確實一個很有才華和能力的人,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個人魅力。」
有苦有淚,有暖有甜
向警嫂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