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法有講究,自己煎藥該注意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關注國人健康,每天與你分享健康資訊、保健常識、心理健康、中醫養生、健康飲食、養生食療、健康知識、生活常識、兩性健康,遠離亞健康,健康是一種心態!懂點健康養生,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讓養生成為一種習慣!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賴中藥的療效,去藥店買藥也總會被推薦中成藥。

但中藥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解中藥怎麼吃才最有效、最正規。

「中藥用法講究多」

中藥不像西藥,只需分時、分量,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時間、服用溫度等方面都有講究。

首先,服用中藥有溫度要求。中醫將外感風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歸入寒證,要熱服藥汁,才能達到趨趕風寒、健脾溫中的目的。而用寒涼藥治熱性病證,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出現的口乾、舌紅、便秘等,宜涼服或冷服。對於一般的湯劑,如滋補類中藥,溫服即可。

其次,服藥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性來定。一般情況下,補藥宜飯前服,驅蟲藥與瀉下藥宜在空腹時服,對胃腸刺激性的藥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藥物宜在飯後服,寧神安眠的藥宜在睡前服。

再次,內服丸劑、散劑均可用溫開水吞服,加酒是為其升提宣通,用淡鹽水送服是為了引藥入腎。當然,中藥的服法還有一些更為具體的要求,那就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了。

最後,要注意服藥後的護理。例如服發汗藥後即需安臥,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凡服發汗藥者,只宜取得通體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發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人)。若發現服藥後不出汗,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以助藥力。服發汗藥後,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

「自己煎藥注意啥」

自己回家煎藥,許多人往往束手無策。在此給大家提幾點注意事項。

1

中藥不能洗

有的患者覺得買來的中藥有點髒,喜歡回家先洗一下再煮。中藥飲片的來源廣泛,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藥,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幾類。此外還有礦物質藥、貝殼類藥和動物藥。這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炮製工序,因此只要藥劑師根據處方調配好了,患者回家直接煎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衝洗。另外,有的患者打開包後覺得有些可能是髒東西,就挑出來,這樣可能也把有效成分給剔除了。

2

反覆煎要加熱水

煎第一次前,通常要用涼水浸泡,然後直接煎就可以了。但建議第二煎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

3

最好用砂鍋

按照傳統,我們一般推薦用砂鍋來煎藥。不建議用鐵鍋、鋁鍋,因為其中含有一些金屬元素,對藥效會有影響

4

火候要掌握

一般煎藥都是用大火燒開後調成小火,然後再用文火熬。但解表藥(有風寒解表藥和風熱解表藥,一般用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等)需要武火直接煮開,然後再煎煮10~20分鐘,隨後把藥汁潷出來,再加水煎第二煎。第二煎也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後保持5~10分鐘。

「常見中藥也不可隨意用」

不少人家中會有親友送的名貴中藥,比如人參、鹿茸;有人會買金銀花等常見藥材代茶飲;還有人會買一些中成藥回來吃。這三種情況往往都不經過中醫師辨證,容易產生誤區,在此我給大家歸類提醒一下。

一些名貴的藥材總是讓人束手無策,例如整塊的西洋參質地很硬,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吃。其實可以用紗布包好,用刀背在案板上打碎,煎煮湯汁服用或泡水服用,也可去藥店用銅錘粉碎後裝膠囊服用。每次服用3~5克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分清西洋參和人參。人參是大補元氣的,性溫,西洋參是補氣養陰的,性幹寒。服用前最好請中醫師辨明體質。還有就是鹿茸。鹿茸是補陽的藥,常見的用法是泡酒喝,可以充分發揮藥效。不喝酒的人可以先用水泡上三五個小時,然後放在鍋裡燉。

一些常見的中成藥,使用時也要多加小心。例如,牛黃解毒丸或牛黃解毒片是老百姓家裡的常備藥,多用於上火,如嗓子疼、嘴角起泡、大便乾燥等。牛黃解毒丸裡含有雄黃,也就是硫化砷,這種物質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的確可能導致危害。所以,建議這種藥應對症吃,不要長期服用。像長期便秘患者,不要寄託於這一種藥,應該及時就醫。一些含有硃砂的中成藥,比如複方蘆薈膠囊、硃砂安神丸等,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在人體內蓄積可以引起中毒,也不適宜長期或大量吃。

最後,還有一些特殊人群,用一些常見中藥時也要格外當心。例如,麻黃能讓周圍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最好諮詢醫生;杞菊地黃丸是從六味地黃丸演變過來的一個方子,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所以既補腎又補肝,有滋補肝腎又明目的作用。長期吃相對比較安全,但是脾胃不好或者經常腹瀉的患者,使用時還是稍微注意。

相關焦點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
    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以及用水量,要根據藥量選擇適合的水量,那麼我們了解一下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煎藥器具:砂鍋最好,搪瓷類次之,忌用銅、鐵、鋁等金屬類器具,以免發生化學反應。
  • 煎藥也有講究,中藥這樣煎,可發揮最佳藥效!|煎藥|中藥|講究|煎煮|...
    那麼,走入千家萬戶的中藥到底該怎麼煎煮?如何服用?這些也是有講究的。由於方劑中藥物的性質和所治病證的不同,所採用的煎煮方法和服藥方法也不同,正確煎煮和服用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實用的中藥知識。煎煮法歷代醫家都頗為重視煎藥法,《醫學源流論》云:「煎藥方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1、煎藥用具以瓦罐、砂鍋為好,搪瓷器具次之。有些藥物與銅或鐵加熱,會起化學反應,應當忌用鐵器、銅器。
  • 全自動煎藥壺,有了它不用自己動手煎藥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其實現在很多事情,已經不需要自己動手去做了。就比如煎藥,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中,煎藥是一個很難熬的過程,然而現在社會中,其實已經有全自動煎藥壺出現並且被使用了。中藥一直講究的是承襲古法,在煎煮的過程中,需要是開放的狀態。
  • 中藥用什麼材質的煎藥壺最好
    生活中,通常會有朋友會吃到中藥,大家只知道中藥對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小,而說到中藥的口感,不少人都在談論時都要緊眉頭,不少人喝中藥基本上都是捏著鼻子一口氣喝下去的,那味道不敢恭維,可是想要中藥煎的比較好,讓中藥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首先選擇的煎藥壺就要挑選好,並不是什麼鍋都可以用來煎中藥的。那中藥一般用什麼材質的煎藥壺才最好,可不可以選擇鐵質的煎藥壺。
  • 中藥熬製有講究 要選砂鍋勿選鐵鍋
    原標題:中藥熬製有講究 要選砂鍋勿選鐵鍋「這段時間調理身體,要長期服用中藥,從藥房買藥回去煎,卻發現要煎好中藥沒這麼容易。」湖州市民周女士最近一年開始出現皮膚粗糙、長痘等問題,看了中醫後嘗試喝中藥調理,可在煎藥問題上犯了難。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都有和周女士一樣的疑問:中藥怎麼煎,才能不損傷療效,最大程度地保障藥效?
  • 關於自動化中藥配方煎藥中心建設的思考
    2014年以來,中藥配方煎藥中心(又稱共享中藥房或智慧中藥房,下文簡稱「煎藥中心」)迅速發展,上海和杭州等地湧現了一大批規模超大的煎藥中心,業務量日均加工處方可達6000多張。煎藥中心屬於中藥飲片銷售的延伸服務,是搶佔醫療機構終端市場的橋頭堡。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中藥比起常見的西藥來說,雖然見效較慢,但沒有什麼副作用,能夠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時的最佳選擇,但是你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嗎?要知道,中藥的熬製方法錯了,是會影響藥效,甚至讓治病藥變成要命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 安全用藥系列之中藥篇(一):正確的煎藥方法 你對了嗎?
    「醫生,我上次用高壓鍋熬的中藥,可以嗎?」「醫生,熬藥前需要先清洗嗎?後下是什麼意思啊?」「醫生,這中藥到底怎麼熬呀?不是熬糊粘鍋就是熬出一大鍋。」窗口調配中藥飲片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取藥的患者問拿回家後怎麼煎藥。
  • 女子熬藥不足2小時中毒 熬中藥也有講究
    不少中藥有毒 煎藥有講究  中藥中,除白附子,還有很多有毒,比較常用的有:草烏、川烏、馬錢子、雷公藤、萬年青根、夾竹桃、拳參、硃砂、全蠍、蠍毒、蜈蚣、川楝子、常山、藜蘆、瓜蒂等。  延伸閱讀:煎中藥的正確方法  中藥多數是用來煎服的,煎藥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拿著中藥包,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煎藥,下面就教大家中藥煎藥的一些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一、煎藥器具的選用  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係。
  • 300萬袋中藥湯劑的旅程:從煎藥車間到方艙醫院
    事實上,通過中藥供應協助武漢新冠疫情阻擊戰,並不是剛剛啟動。1月23日,湖北省對外發布兩個中藥預防方。「當時市場上中藥需求開始激增。」九信中藥總經理朱志國回憶,需求的第一波高峰期出現在1月29日前後,為此,公司快速盤點庫存,「最開始幾天非常緊張,常備藥材有一定庫存。但有些藥材庫存只夠一兩天,那時發動了所有的採購員在全國各地加緊採購。」朱志國說。
  • 蘇泊爾煎藥壺,一壺有多用,藥膳養生隨心意
    中國傳統的養生講究藥膳食療,作為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藥膳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起養生之功。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將中藥和某些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飪技術製作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所以中醫藥材的熬煮是有講究的,要用好的器皿才能熬出最大的功效。蘇泊爾煎藥養生壺SW-30Y06,傳統與新技術相結合,煎藥烹食一擰即可。
  • 全自動煎藥壺 有了它不用自己動手煎藥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其實現在很多事情,已經不需要自己動手去做了。就比如煎藥,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中,煎藥是一個很難熬的過程,然而現在社會中,其實已經有全自動煎藥壺出現並且被使用了。小編在這裡介紹幾款全自動煎藥壺。
  • 拿到中藥該如何煎
    最近在調理身體,醫生給開了兩大袋的中藥,著實是吃了一驚啊。提著兩大袋中藥,先去買個砂鍋,我買的是這種,很便宜幾十塊錢。搪瓷鍋和不鏽鋼鍋其實也可以煎藥用,但個人覺得還是砂鍋更好些。有些處方除了醫院開的藥外,還會有些需要自己買的藥,比如我這次每副藥需要自己配60克的生薑,30克的薏米。新買的砂鍋,最好放淘米水煮煮,以填住砂鍋上極細小的縫隙,可以延長使用壽命。然後開始分藥了,先將藥按品類分好,再把需要特殊煎制的藥另放。
  • 科普丨煎藥也是一門大學問——中藥煎煮與服法圖解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中藥多數是用來煎服的,煎藥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拿著中藥包,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煎藥,下面就教大家中藥煎藥的一些常識,一起來看看吧!鐵鍋在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藥時,會生成不溶於水的鞣酸鐵。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係。
  • 煎藥之法,最宜深講!古人對煎藥用的水真講究!
    中藥中醫古人智慧煎藥用水江水井水雨水河水夜讀《本草品匯精要》,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關於煎藥用水的描寫讓人久久不能移開目光。古代中醫煎藥,對用水的認知和要求,遠高於煮茶釀酒。《醫學源流論·煎藥法論》曰:「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 中醫複習資料:中藥的劑量和用法
    中公醫療考試研究院的專家們將中藥學中藥的劑量和用法這一章節中的相關考點為大家進行總結。1.用藥量,稱為劑量,首先是指每一味藥的成人一日量,一般中藥的常用內服劑量為5~10g,部分藥物用量較大的為15~30g。2.小兒五歲以下通常用藥量為成人量的1/4,五六歲以上可按成人量減半服用。
  • 喝中藥有講究 ,這么喝最有效!
    喝中藥有講究 ,這么喝最有效!服用中藥時溫度有什麼講究?一天喝幾回?喝中藥需要忌口嗎?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的專家為你解碼正確的「喝藥姿勢」。喝中藥並非越燙越好「不少人在喝中藥時,習慣趁熱一飲而盡,其實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適合熱服。」杭州市中醫院中藥房主任吳敏說。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3步驟教你熬中藥
    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醫學的技術也是越來越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更喜歡中醫的治療,喜歡用中藥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那您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您知道熬中藥用什麼鍋更好呢?那就來看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吧,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煎藥請記住這兩點:清洗,冷水浸泡
    然而,有些人在煎藥前,喜歡清洗一下,或者直接把中藥幹品即中藥飲片直接放入鍋內煎煮,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妥。 至於中藥飲片中的粉塵,並不是灰塵,不能清洗。因為中藥飲片中的粉塵多為藥粉,而煎藥過程足以殺死病原微生物,患者大可不必於煎藥前衝洗飲片,以免影響方劑的治療效果。 從中藥房購買的中藥材,都是經過加工炮製後可直接用於臨床的中藥飲片。
  • 喝中藥也是有講究的,若不注意4個禁忌,喝了可能會傷身!
    當中醫在看完身體情況以後,就會給你開一些中藥,讓你回家自己煎熬服用;但是有些朋友在喝了以後,會出現身體不適或並沒有明顯效果,而這可能就是因為忽視了喝藥的禁忌所導致的。喝中藥也是有講究的,4個禁忌還需注意,不然可能會傷身!■喝中藥也是有講究的,若不注意4個禁忌,喝了可能會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