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豐巢三家被反壟斷處罰代表了什麼信號?

2020-12-16 盧詩翰

就在今天,官方宣布對阿里騰訊豐巢三家公司進行了反壟斷處罰,各罰50W。

萬萬沒想到,最後是三家一起背水實際上,騰訊阿里兩家涉及反壟斷我能預料到,阿里收銀泰,閱文收新麗都好理解,但豐巢我沒有想到。說一下我的理解吧1 關於金額很多人說這種體量的公司,只罰50W這麼少沒有意義,但我想說,首先,關鍵在於,這個罰款對社會和行業釋放的信號,即接下來會加強對於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的監管,這會打消不少企業的僥倖和觀望心理,起到威懾作用。其次,之前我國網際網路行業並沒有反壟斷案例的執行參考,大家對於壟斷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你覺得壟斷的公司,實際上可能只是表面上佔有率高,在消費者心目中存在感強,你沒怎麼聽過的公司,說不定在水面下尤其是企業端大賺特賺。【典型案例,幾年前小米手機橫空出世大殺特殺,你覺得他血洗國產安卓市場,有可能涉及壟斷對嗎?但實際上它手機裡的硬體器材包括晶片其實都是用的別人的,所以C端存在感爆棚但行業壟斷力沒那麼強。反倒是華為,在通信領域所向披靡,但交換機這種行業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所以業內知名但大眾那裡知名度不高,直到他們也做了面向消費大眾的手機,大家才熟知華為】所以,即便是贊同反壟斷的人,對於具體界限也非常模糊,按市場佔有率,還是按行業統治力?大家的標準都不一致,大家的共識只是在於這幾個巨頭可能涉及壟斷了,需要監管。但具體界限在哪,以及需要採取什麼措施,是罰款還是拆分,要罰多少,要怎麼拆,其實都是沒有統一認知的。這個界限的模糊,就導致了處罰的力度也不太好平衡。阿里騰訊這種量級的公司,你處罰個百萬千萬人家喝水一樣,但真要一上來就十億百億的罰,感覺又有點不教而誅的意思,對吧。大國做事,要能服人,之前還在討論具體怎樣算壟斷呢,你這裡直接快進到百億罰款,火就有點過了,菜會糊。我國一向的風格是飯一口口吃路一步一步來,先來50W告訴你,這個是目前的界限。這50W數額基本等於沒有,但他意味著,開始行政處罰並且是罰款,而不是之前只停留在呼籲層面了。2 信息此外,這次的三個處罰對象,我認為可能也傳遞了一些信息。以下是我個人的理解在各種反壟斷呼籲中,最後出來的是這三個案例,他們的共同點是,投資併購。在我的理解裡,這可能意味著,如果你的企業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用強有力的產品打穿市場所向披靡,那麼即便市場佔有率高,應該也不算進反壟斷。比如大疆無人機,華為通信,海康威視等,他們都在業內一騎絕塵,在海外也攻城拔寨,市場佔有率都很高,但他們不算壟斷,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產業升級技術研髮帶動企業發展的良好示範。如果單純的市場佔有率高就要給你掰扯壟斷,那企業拼搏進取又是為了什麼呢對吧。而如果,你的市場佔有率不是建立在自己產品的競爭力上,不是靠產業升級技術研發爬科技樹完成,而是建立在資本優勢上。對方團隊辛苦拼搏,研發技術搞產業升級,你打不贏對方,但你背靠巨頭,利用資金優勢投資併購對方。亦或者不直接併購對方,但是利用巨頭的資源去打對方。這就意味著,努力拼搏加強研發產業升級都沒用,有錢者勝出,這種遊戲規則顯然是不健康的,那這個就要給你算反壟斷。當年微軟的反壟斷,不是因為Windows作業系統市場佔有率高。而是他利用自己作業系統優勢,捆綁IE瀏覽器,排擠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你IE大家覺得不好用,你不去提升產品,卻利用作業系統優勢搞捆綁,那你這個就觸及反壟斷。同樣的,騰訊在通訊社交領域有優勢甚至有撼山易撼騰訊難的說法,但這也是自己把握機遇自我奮鬥沒什麼好說的。可新麗的劇並不比別人好看,演員也不受大眾歡迎,但背靠巨頭優勢和閱文的IP資源,就是能死命給大家推,那這個就觸及反壟斷。阿里的銀泰應該也是這個邏輯,淘寶支付寶抓住時代浪潮沒什麼好說的,但現在你在線上零售有極大優勢後,往線下零售發展,最終可能會讓銀泰形成背靠線上優勢去迂迴打別人的情況,所以也觸及反壟斷。同時,對社區團購的剎車也能用這個邏輯理解別人都是夫妻店小商販,你巨頭有流量優勢,還有資金優勢能搞補貼,你都虧本倒貼賣了,別人還怎麼玩?所以這個可能也觸及反壟斷。這可能意味著,以後燒錢補貼這個玩法會減少,如果你有技術優勢是建立在新一代商業模式上的,那麼你初期發發紅包搞促銷搞宣傳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沒有任何新技術就燒錢硬來,那可能不太好。唯一不好理解的,是豐巢,豐巢似乎不符合這個邏輯。他並沒有背靠什麼巨頭資源去降維打擊對手~如果要算用資金優勢收購對手,那麼按體量來看更應該是當年的滴滴快滴合併案。也可能是,當年滴滴快滴都是燒不下去最終合併的,所以這種是你們自己選擇而不算利用巨頭壟斷優勢去擊敗對方?3 壟斷之外最後,我認為大家除了看到壟斷和處罰,我們必須還得認識到一件事。國家的競爭,也是尖端企業的競爭,產品的競爭。而巨頭能成為巨頭,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也是無數競爭者中大浪淘沙殺出來的,他們同樣匯聚了無數的辛勤和汗水,甚至可以說是許多行業的領軍者。因此很多時候不能簡單的拆分罰款,誰強我拍誰。而應該加以引導,讓巨頭們將力量放到更值得期待的領域中去。

所以反壟斷應該不會向許多人期待的那樣直接就進行巨額罰款抑或拆分,而應該會是一個規範和引導。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不要辜負了時代賦予你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涉嫌反壟斷,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什麼信號?三大巨頭火速...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透露出什麼信號
    提起「反壟斷法」這四個,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國外的那些科技巨頭企業,比如微軟、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因為這些公司常常因為反壟斷糾紛而登上全球的頭條。而根據最新的報導顯示,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這又透露出什麼信號呢?
  • 阿里、騰訊、順豐被頂格處罰,反壟斷「第一槍」釋放什麼信號?
    3天後,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份、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公司,「未及時申報,且造成惡劣影響」,對其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50萬元罰金。
  • 什麼信號?阿里、騰訊、順豐同時被頂格處罰50萬
    阿里投資、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三起涉壟斷案件遭調查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
  • 騰訊、順豐、阿里被處罰!反壟斷邁出關鍵一步,這又意味著什麼?
    騰訊、阿里、順豐被罰在如此局面之下,網際網路產業的壟斷問題,終於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近日,我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對阿里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以及閱文(騰訊旗下)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順豐旗下)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的行為作出了處罰。
  • 阿里、閱文、順豐攤上事!反壟斷頂格處罰50萬,釋放什麼信號?
    、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三起反壟斷案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中央剛定調就被頂格處罰,釋放關鍵信號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一條公告《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為阿里巴巴、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違反了《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 阿里、閱文、豐巢被罰,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來了
    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三家企業被集中處罰據了解,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
  • 因違反《反壟斷法》阿里巴巴、閱文、豐巢被國家處罰 三家...
    劍指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國家終於出手了。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等三起案件,分別向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進行處罰。
  • 因違反《反壟斷法》,阿里巴巴、閱文、豐巢被國家處罰,三家...
    12 月 14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等三起案件,分別向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進行處罰。處罰金額,為人民幣 50 萬元。
  • 前有3Q大戰後有阿里、閱文、豐巢被罰,網際網路反壟斷案的反思和啟示
    2014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騰訊與奇虎 360 之間的訴訟戰)終審落幕,這被認為是網際網路首起反壟斷案,2020年12月14日,阿里、閱文和豐巢因收購案未申報,被市場監管總局分別罰款50萬元,相關新聞隨即上了熱搜,再次引發市場討論。
  • 什麼信號?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最新解讀來了
    不過,輿論認為這次罰款金額太低,從併購規模上看,這個金額的確微乎其微,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已是亮點之一,「這是按照法規的頂格處罰,以前我印象多是罰款10萬-20萬元,最多處罰45萬元。」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士稟表示,另外一個突破是,這次處罰的三家企業,都是VIE結構,此前此類公司從未被處罰過。
  • 平臺反壟斷動真格!阿里閱文豐巢被罰,它們做錯了啥?
    此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一個月以來,監管層已經連續多次對反壟斷公開表態。那麼,什麼是經營者集中?這3家公司的股權收購,錯在哪裡?收購完成後,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什麼叫做經營者集中?
  • 對話豐巢舉報律師金順海:豐巢本有機會免於50萬頂格處罰
    成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VIE架構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的行政處罰。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5月13日,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金順海、楊帆、王維維三位律師就豐巢收購中郵智遞股權重組事宜涉嫌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寄出了情況反映函。(詳見雷達財經稿件《豐巢併購中郵智遞遭律師聯名舉報:"收費事件"初顯壟斷惡果》)。
  • 阿里、閱文、豐巢合計被罰150萬元
    市場監管總局14日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專家:釋放加強監管信號 阿里巴巴、閱文、豐巢均表示,收到相關...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稱,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跳水
    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據市場監管總局12月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
  • 阿里、閱文、豐巢,同時被罰!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依法申報案件處罰情況答記者問。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此接受了記者採訪。
  • 阿里因"反壟斷"被頂格處罰 會波及鬥魚虎牙合併嗎?
    在虎牙、鬥魚合併的消息剛公布時,已經有"市場壟斷"之說傳出,如今,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形勢趨嚴,涉VIE架構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加強,阿里投資等三家公司被頂格處罰後,虎牙、鬥魚合併的反壟斷審查能否順利?阿里、騰訊、順豐系公司各罰50萬元本次被罰的三家企業分別為阿里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
  • ...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怎麼做?臉書面臨拆分
    ,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來源:市場監管總局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