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畜巧煮婦。
"
從2011年開始(是的,初中就開始了),本人已經一個人完成了廣州、深圳、上海、桂林、北京、西安、武漢、南京、青島、成都、臺北、高雄、東京、大阪等城市旅行。
每次去到新的地方,除了興奮和激動,無盡的新鮮感以外,還有就是需要準備和處理好所有旅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其中,最難的部分就是物品保管:雖然高考是一個理科生,但是在生活中我依然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小到雨傘,門禁卡(鑰匙),飲用水,大到錢包,身份證護照,行李,基本都丟過。
除此以外,如何制定合理的行程,包括出行方式,遊玩時間,遊玩內容,大致花費等,考慮所有的pros and cons後選擇最優方案;如何挑選陌生人搭檔參與旅遊項目,增加旅途的樂趣;如何製作合適的分享內容,與朋友圈同步旅途樂事的同時也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這些都是一個人旅行時需要全面考慮的問題。
接下來,這篇文章就是給那些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應該做什麼+怎麼做!還有本人的詳細攻略可參考哦~
"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計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市用戶規模達3.6億人,預計2019年在線旅遊用戶規模達3.9億人,出行人次60.6億,預計相關旅遊收入達6.52萬億元,同比增長9.3%。
儘管有不少人質疑這份預測數字的合理性(每人每年平均旅行5次,相關貢獻消費達4652元,而以2019年全國人民平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來計算,旅遊消費佔比達15%),但是也可以看出,目前旅遊產業正成為國內各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加入世貿開始,中國已經經歷了完整的20年高速發展時期,產業供應鏈和行業完備性居世界第一,因此後續必然要面對的,就是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
環顧世界,旅遊產業已經佔總GDP的10%,世界各國對於旅遊產業的依賴性在不斷增強,泰國,冰島,希臘等國家對旅遊產業的依賴程度居世界前列。這足以說明在全球經濟增長普遍走弱的情況下,旅遊產業獨當一面,成為經濟新金礦的來源。
旅遊產業的興起背後,也是因為人類生產資料的不斷發展,賦予了大家能夠離開家門,擺脫高恩格爾係數的物質儲備和權利。而隨著各國對於旅遊產業的依賴,相關籤證的不斷放開,也在不斷的刺激著大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那麼,如果是一個人要旅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首先,你需要做好功課,尤其是安全!
無論是國內遊還是國外遊,做好功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了解的功課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出行方式(如果是國外還需要考慮籤證的獲取方式),遊玩時間和遊玩項目,遊玩大致花費,風土人情(尊重當地人習慣,這個很關鍵),與陌生人組團等。
首先是出行方式:從城市到達另外一個城市,可以選擇大巴,自駕遊,火車,高鐵,飛機,郵輪等形式,主要是基於交通的便利性和性價比而言。
其次就是遊玩時間和遊玩項目:在這裡最好先確認時間再確認項目。每多呆一天,費用和風險性也會隨之攀升,因此確認好時間以便於管理後續的費用和項目安排事宜。
遊玩時間與在當地呆的時長以及遊玩項目所需要的時間有關。一般而言,大城市至少3~4天,小城市2~3天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遊玩項目在2~4h左右(大型遊樂場如迪士尼,環球影城可能需要一天),另外,還需要考慮項目與項目之間的切換時間(交通,中途休息等)。
遊玩項目主要看個人興趣,喜歡運動的可以多安排自然風光,有一定挑戰性和危險性的地方,喜歡購物的可以留意大型商場和免稅店,喜歡藝術的可以挑選合適的時機觀看展覽,或者上門拜師請教等,喜歡美食的可以提前安排好打卡路線。
總之,喜歡什麼一定要提前安排,火爆項目一般都是不等人,或者臨時去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哦。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問題。不必要隨身攜帶的財物和證件請放在隱秘的地方,用密碼鎖鎖好,這樣也可以規劃好每天需要花費的費用,也能把預算執行到位;在街上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的搭訕,以計劃好的行程為準;隨時和親人或親密好友分享自己的行蹤,以防萬一。
與陌生人組團的關鍵,其實與相親節目一樣,就是抓住關鍵點。性別,打扮,裝飾物,說的話,喜歡做的事情等,如果你也有與之匹配的需求,可以一起參加部分旅遊項目來增加樂趣(比如在坐過山車的時候)。
不過,這需要你和他高度的配合度,因此需要基於尊重和友善的前提下與他人搭訕哦~
如果不清楚如何在這裡建議大家參考馬蜂窩,窮遊網,百度旅遊攻略,小紅書(國內網站),tripadvisor、yelp(國外網站)等網站進行相關攻略查詢。
2.其次,你還需要細化旅遊中的細節,做到每天review和update
由於是一個人旅行,因此你會擁有對行程完全的自由度,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也需要對行程全程負責。所以,除了做好功課以外,每天針對當天的旅遊體驗進行適當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說,本來今天計劃的滿打滿算是3個旅遊景點,早中晚一個,但是早上起晚了,所以整體遊玩的時間需要延後,或者取消等,需要做一個合理的安排。
還有就是臨時的計劃變化等。今年最能讓大家感受到的變化就是疫情了。所以時機的把握非常關鍵(主要是需要參考不同的情況)。
然後還要留意一下每天的費用情況。交通費,吃飯,購買禮物等屬於範圍內花費,只要不超過上限都是可以接受的;酒店,機票,門票等一般都可以提前告知,因此儘量不要超過預算範圍。
一般而言,機票+酒店佔總費用的50%,飲食佔20%~30%,剩餘的交通費,禮物等佔10%~20%左右(恩格爾係數上身中。。。)
總而言之,如果不是追求極致享受的旅遊,那麼身體愉悅感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一個人旅遊的情況下,如果因為旅途勞累染上疾病,那麼將會給旅行增加很多不確定性。一定要開心哦!
3.最後,多進行記錄(文字+圖片+視頻等),你會知道後續的好處
為什麼人會喜歡旅遊?其實就是見識與之不同的風景,脫離常識,把自己帶進無盡的新鮮感和刺激感中。
但是,新鮮感和刺激感並不止於當下,感官享受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進行二次創作。
每天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記錄,轉發分享在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以此增加與朋友之間的討論話題,朋友的評論可能也會讓你增加許多有用的知識;旅途結束後針對這些材料進行整理,隨時翻看,可以成為你的個人珍藏記憶。
疫情期間,本人在家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翻以前的朋友圈和視頻來回想起旅遊的點滴,想到各種pros and cons,想到下次去其他地方旅遊也可以繼續遊玩和改進的地方。。。。。。
附:部分旅遊攻略實戰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啟發!喜歡的話點個「在看」和轉發吧~
我是你們的社畜巧煮婦。
想看更多關於職場,性別,音樂,運動,文化,旅遊
等細分領域的觀點和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