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又在可愛的假期中開始啦~小森先祝大家2017事事順心(尤其是養多肉這件事兒上)~順帶玩個截圖小遊戲,看看你會變神馬呢?(截到變吃貨的小森表示真的還想再瘦五百年啊~~~TAT)
咳咳,好了,回歸正題,我是來給大家盤點多肉界十大稀有品種的!
↓↓↓
稀有品種一:螺旋蘆薈(女王蘆薈)
女王蘆薈的學名叫Aloe polyphylla,polyphylla的英文翻譯是螺旋,所以通常譯成螺旋蘆薈,而在希臘文中polyphylla則是很多葉子的意思,所以也譯作多葉蘆薈,成年植株通常保持90片以上的綠色葉子。日本對這種蘆薈有一個譯名叫碧玉冠,所以它也有一種稱呼叫做所羅門王碧玉冠。
Aloe polyphylla蘆薈是一種花葉皆美的中大型蘆薈,產在非洲東南部面積3萬平方公裡的賴索托王國,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高山蘆薈,在種植屬性上屬於冬型種,喜歡晝夜溫差極大的環境,而植株在冬季休眠期,可經受冰凍而不受損,夏季的白天又能承受40度以上高溫,是生命力極強的蘆薈屬植物。這種唯美而又霸氣的蘆薈是賴索托德拉肯斯堡山脈特有的一種蘆薈,它最特別的是其對稱及五尖的螺旋狀,完美的幾何圖形讓人不禁要感嘆自然界的神奇。
Aloe polyphylla在幼年時生長速度很緩慢,成年植株的生長則會較快一些,因環境及土壤肥力不同,成株的直徑會在15到40公分之間,差距較大。由於其有很強的頂芽優勢,所以在自然情況下幾乎是不會產生分株。Aloe polyphylla的花也非常壯觀美麗,不過開花的條件比較嚴格,在原生地也僅是在特殊氣候下才開,遇到氣候不適宜的年份,甚至多年不開花。另外,Aloe polyphylla的壽命很長,據說植株可存活50年以上。
因為不常開花且開花沒有合適的機會授粉,所以也很難結子,Aloe polyphylla在原生地賴索托,數量也是很稀少的,並且大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非洲高山上。野生Aloe polyphylla屬於世界一級瀕危物種,雖然沒有被列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內,不過它也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保護。
稀有品種二:龜甲牡丹
龜甲牡丹拉丁學名叫Ariocarpus fissuratus,屬於仙人掌科巖牡丹屬,原產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墨西哥-奇瓦瓦,科阿韋拉日薩拉戈薩,杜蘭戈;又名野龜。具蘿蔔狀塊根,這些植物是乾燥的石灰巖山脊和在海拔500-1500米之間的奇瓦瓦沙漠灌木叢中,顏色和質地的石灰巖相似,使植物非常容易偽裝。他們是灰綠色的顏色,有時會隨著年齡的偏黃。以至於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很難被人發現。人們發現它們通常是由於其粉紅色的花朵。
在嚴重乾旱的時候,整個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可以收縮和礫石覆蓋,但主根仍然活著。
龜甲牡丹外形奇特,數量稀少,因此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又稱有生命的巖石,開花多而嬌豔。
龜甲牡丹的繁殖非常困難,一般採用播種或嫁接,由於植株果實成熟期非常長,且發芽很困難,故發芽率十分低,且實生苗生長很緩慢,是巖牡丹屬中生長速度僅快於龍舌蘭牡丹的品種。一株球體直徑在15-20釐米大小的野生龜甲牡丹,至少需要生長一百年,是《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明文保護的瀕危植物,屬國家明令禁止進出口的物品。
稀有品種三:白皮月界
白皮月界:拉丁文Sarcocaulon peniculi,牻牛兒苗科龍骨葵屬,該屬產納米比亞和南非,非常非常的經典品種,原產地已經是禁止出口,瀕危植物。月界屬的幾個品種都是冬型種,10度左右萌芽長新的葉子,溫度高於25度葉片慢慢變黃,夏季休眠。因為白皮葉片比較夢幻,很多人喜歡。
白皮月界的根比蘿蔔要硬,比樹根要軟,表皮像蠟質一般,就像非洲的「麵包樹」一樣,儲存著大量的水分和養料。白皮月界的肉質莖表面覆蓋蠟質,在沒有乾燥的情況下都可以燃燒,厚厚的蠟質層能防止水分的流失以及飛沙的侵害,能夠承受原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
稀有品種四:斷崖女王
斷崖女王又名月宴,苦苣苔科月宴屬,拉丁名 Rechsteineria leucotricha,塊莖類多肉植物的代表品種,原產地巴西,習性強健,好管理,是在巴西高原的斷崖峭壁上生長著一種奇特而美麗的多肉植物。
斷崖女王一般靠播種繁殖。種子壽命較短,需收後即播。春秋為生長旺期,4、5月開花,夏型種,冬季休眠,能耐5度低溫,幼時種植最好把塊根全埋入土中,這樣有利於塊根的生長,等直徑達到一定程度時再露出土表種植。夏季塊根稍庇蔭,冬季落葉斷水休眠。
稀有品種五:凝蹄玉
凝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tinus),為蘿藦科(Asclepiadaceae)凝蹄玉屬(Pseudolithos)的多肉植物,分布於索馬利亞東北部。凝蹄玉屬(Pseudolithos)大約只有七個品種,凝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tinus)是最普及的一種。
自然形態:凝蹄玉通常單塊莖生長,不同植物的外型、膚色和尺寸變化較大。凝蹄玉在外型、膚色和尺寸上變化顯著,在全光照環境下,植株會具有擬態紅棕色的天然膚色。塊莖直徑最大可達6釐米,高度最大可達8釐米(園藝栽培的老齡植株可以達到更大的尺寸)塊莖呈卵圓型,上面長有瘤裝花紋,不過一些植株具有明顯的四稜外貌形態。凝蹄玉膚色可以為淺綠色(在遮蔭環境下)至明顯的橄欖綠或灰綠色(在半遮蔭環境下)或紅棕色(在全日照環境下)。
花期:主要在夏末期間,於植物的底端生長出花朵。但是在溫暖的溫室種,有時候會全年開放。
抗寒能力:冬季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10℃以上。(不過它冬季可以抵抗降至5℃的夜間氣溫。)
光照需求:植株在強光下生長優良,不過得避免全光照。
繁殖方法:有些出仔球的凝蹄玉品種可以用扦插繁殖,但那些球形的品種似乎只能播種繁殖。種子相當難得,特別是對於別的蘿藦科而言。
這個大約只有7種植物的小屬可能是蘿藦科種最稀有和最昂貴的一個屬,大部分原因是凝蹄玉屬的許多品種都是較晚才被發現的,種植和繁殖都比較困難。所以像Pseudolithos harardheranus(2002年發現)這樣價格居高不下的品種使得許多愛好者望而生畏。
稀有品種六:睡布袋
睡布袋為肉質塊根植物,莖塊部分外露在地表面,直徑能達1米,看上去像一塊表面圓滑的大石頭,表面呈土黃色,表皮堅硬,外形酷似大肚皮和尚的肚皮又似一放倒於地上的大布袋,因而得名。
睡布袋綠葉茂盛,藤條能從莖塊部分分叉數根,攀附能力強,可達10米以上。葉呈倒五角型,春天開花,具有香味。睡布袋是著名塊根觀賞植物,原產非洲東部,由於南非的氣候與我國差異,引種的種子發芽率極低,長期以來,人們只能塊根引種。
稀有品種七:大地翅膀
蟬翼薺(大地翅膀),英文名Daggerpod。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果實成熟後果爿和種子脫落,只剩下一層膜質的隔膜,如蟬翼般。屬於十字花科芥族。其學名Anelsonia eurycarpa,是為紀念植物學家艾文納爾遜(Aven Nelson)而命名。現在被視為單獨屬,本屬僅蟬翼薺一種。
體型很小,蓮座狀葉,灰綠色,柔軟,肉質多毛。有密集的花序的小白花。果實2到3公分,橢圓形。果實成熟後果爿和種子脫落,只剩下一層膜質的隔膜,如蟬翼般。產於北美洛基山脈乾旱多礫石的陽坡。生長在整個美國西部的高海拔山區。
稀有品種八:惠比須笑
惠比須笑是夾竹桃科棒捶樹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根莖不規則膨大,肉質,內含大量水分,外皮褐色至灰色,具不規則突起和皮刺。葉長橢圓形,長3cm— 5cm,寬約1cm。深綠色,葉柄直接著生於根莖突起部位。花梗長2cm—2.5cm,淡綠色。花黃色,花冠5裂。
惠比須笑原產馬達加斯加島西南部,生長於海拔1300~~1900米,喜溼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怕積水,有一定的耐寒性,冬季可耐4℃低溫。主要生長季節在4~~9月。
惠比須笑根莖肥大,形狀奇特,葉片翠綠,花朵顏色鮮豔,美麗醒目,適合盆栽或布置於植物園的沙漠植物區中觀賞。本種是夾竹桃科棒棰樹屬的代表種之一,是多肉植物中十分少見、著名的品種和國內外愛好者著意收集的種類。
稀有品種九:龍舌蘭牡丹
龍舌蘭牡丹為仙人掌科巖牡丹屬植物。是珍惜瀕危物種。僅產於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由於原產地環境的破壞,現在龍舌蘭牡丹在原產地已經滅絕。
龍舌蘭牡丹株形奇特,酷似小型龍舌蘭,但開花碩大且顏色鮮豔,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龍舌蘭牡丹的繁殖非常困難,可用播種法,但龍舌蘭牡丹的結實率較低,一般不會結實;發芽率奇低且幼苗生長十分緩慢,是仙人掌科巖牡丹屬中實生苗生長最慢的品種之一。
稀有品種十:花籠
花籠(Aztekium ritteri),又名皺稜球,為仙人掌科(Cactaceae)皺稜球屬(Aztekium)的多肉植物,分布於墨西哥東北部Nuevo Leon的一個小山谷(Rayones山谷)中。植物生長於布滿石灰巖質石塊的陡峭石壁上。也曾有記錄顯示與上述地點類似的其他陡峭石膏質地表有該植物分布。
比起陽光相對充足的南坡,花籠似乎更偏好相對遮蔭的山體北坡。花籠生長極其緩慢(大約每年僅1毫米),是所有球類中生長最為緩慢的一個品種,花籠的外觀非常特殊,通常不會與其他種類混淆起來的。在1991年新品種被發現之前的60年裡,這個家族始終只有一名成員,因為形狀就象古代阿茲臺特人(Aztek)的石雕工藝品,它的屬名被命名為Aztekium,新近發現另一種花籠,命名為欣頓花籠(Aztekium hintonii),因此也有人把花籠(Aztekium ritteri)稱之為老花籠。
花籠的花很小, 直徑不超過1cm,白色稍帶粉紅,外圍花瓣色較深,通常嫁接花籠開出的花色更加泛紅,花瓣的外周通常綴有略深的條紋。花朵從球頂部的絨毛中開出,有六個萼瓣同時開放。花朵的管束很長,呈高腳杯狀,花朵具有輕微的香氣,種子細小。野生花籠的種子通常通過風進行傳播。
花籠一般只採取種子繁殖,但這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儘管花籠種子很容易得到,發芽率也很高,但苗期的管理難度非常大,一個不注意就能被曬熟,幾天不去看就可能被青苔吞噬,想長成型需要太多的關心和照顧,因此實生栽培花籠是一件需要很大耐心並經過非常漫長時間才能實現的事。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和我們平時的審美相去甚遠呀?
╮(╯▽╰)╭小森覺得這些稀有貨無外乎佔了兩點(或者兩點之一):長得奇慢、繁殖困難。這其中就有傳說中最考驗人耐心的花籠、龜甲牡丹等品種,不得不說的是,這些生長奇慢的品種基本都價格不菲,屬於真愛人群+土豪玩家的寵兒,播種這些品種,可是需要相當的決心和耐心呢。
最後,還是給你們洗洗眼睛吧,順帶打打氣~
猜猜這是啥品種?↓↓↓
↑↑↑這是白牡丹!沒P過的白牡丹嗷!
↑↑↑然後!這是沒P過的吉娃娃和旋葉姬星美人!再平凡的普貨也能有逆天的美麗~
所以說,只要用心栽培,沒有不美的肉肉~人生也是一樣,只要用心經營,一切都會越來越好噠!
2017,我們一起加油↖(^ω^)↗~
天天看多肉,天天好心情~祝大家的肉肉都能成功越冬,在新的一年裡越長越美~
愛多肉,愛生活,這裡是多漿植物!
掃碼關注公眾號:duojiangzhiwu
了解更多多肉知識,欣賞更多肉肉美圖~
(若無特殊註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