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談心理學專業。
從就業角度來說,心理學專業就業形勢不好,尤其是本科專業。麥可思研究院近日在北京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就業率低)包括:繪畫、歷史學、應用心理學、音樂表演、化學、法學。心理學專業名列其中。在有些省份,心理學專業連續多年位列就業排行榜末席。
產生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
第一,心理學專業性比較強,高端一些崗位本科生難以勝任。例如:
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在一、二城市有市場,擔任諮詢師的一般是名牌大學碩士以上學歷,或者名牌大學心理學教師兼職。在中小城市,心理諮詢主要由醫生承擔。其他機構諮詢一般是免費的。
高校心理學教師:20多年前,本科畢業以後,可以到中專、大專、本科學校從事心理學教學工作。隨著大學的兼併重組,中專併入大專,大專升入(或併入)本科,學校的數量越來越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初高校教師要求碩士學歷,目前已經要求博士學歷。
第二、心理學專業初級、中級崗位就業面窄。
心理學專業在社會上應用面比較廣,例如,教育領域有教育心理學,醫學領域有醫學心理學,經濟領域有金融心理學,管理領域有管理心理學、營銷心理學。看似無所不能,卻難以學精。沒有專業領域深厚的基礎,難以與其他專業競爭。例如,心理學專業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素質評估等課程,在就業時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競爭,很難佔到上風。所以心理學專業在企業對口就業的機會比較低。
在中小學當老師,是心理學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國家要求每所中小學必須配備心理健康教師。但是,心理教師的崗位數量少,而且競爭激烈。一般來說,普通中小學只配備幾個(一般2-5個)心理健康老師。城市中小學心理老師一般要求碩士以上學歷。農村中小學老師有的學校按要求配置,有的學校由其他學科老師兼任。
2017年以後,國家取消了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對心理學專業學生影響較大。隨後,為了解決心理學專業學生就業問題,國家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增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類型。但是目前反饋信息看,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比較難考,據心理學專業學生反饋,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通過率遠遠低於其他學科。所以,心理學專業學生多數還是考了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證。
總之,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去向,第一,考研,考公務員。第二,考教師。第三,到企業非對口就業。
其次,談談漢語言文學專業。
與心理學專業類似,漢語言文學專業也是以培養學生素養為主的。都是應用面很廣,幹什麼都可以,但與專業崗位契合度又不高的專業。
但相比較而言,漢語言文學比心理學就業略好一些。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考公務員。
漢語和心理學專業在公務員考試中的思維能力方面都比其他專業佔優勢,但是在語言表達、公文寫作方面,漢語專業有獨特優勢。領導秘書中,漢語專業也比例較高。
2.考中小學教師。
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可以競爭高中、初中、小學教師,而且具有專業優勢,由於有些地區教師招聘要求專業對口,心理學專業學生只能去考小學教師。
3.到其他崗位工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可以憑藉寫作功底,當職業作家、競爭報社、雜誌社、出版社、電視臺、電臺編輯記者崗位,或者到企業從事文秘、宣傳、廣告等崗位工作。而心理學專業,到這些部門能夠對口的崗位比較少,即便有一些崗位,不是數量少,就是門檻高。
總之,這兩個專業對比。差距還是比較懸殊的。在普通二本大學裡,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多數都是一本專業,而心理學專業則相對冷門,而且被調劑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