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知道她是誰,你也不知道她是怎麼火的,反正她就是火了。
虞書欣,《青春有你2》的新人王,自帶熱搜體質。
還沒表演,在臺下的 「哇哦」就先聲奪人,立刻被冠以「小作精」。
但更火的,是她另一層人設——富二代練習生。
百度搜索默認詞條的前兩位,都是關於這個身份。
她的試衣間如同商場,掛滿了三面牆的名牌服飾。
看數字已經令人咋舌,一個「球」就要22萬人民幣。
家境,無疑會是練習生加成話題度的buff。
更甚者,據說還是成為練習生的入門券。
來自《娛理》的一篇自述《偶像公司CEO自述:為什麼我不願籤窮人的孩子?》,文中這位CEO表示:
「家境不好」是可以成為一個藝人明顯的短板。
排除掉他們可能面臨「缺錢」時的道德風險。
而黃智博這個事……此後只會對貧困藝人避而遠之,甚至整個行業都不敢輕易選擇窮人,態度會比此前更加保守。
Sir無意於用道德,去評判這種商業策略的對錯。
只不過是有一種觀感:娛樂圈似乎越來越看重富二代的身份了。
而這個「似乎」,也在一次一次地被摘掉。
一
最近爆紅的虞書欣當然不是第一個打「富二代」人設的練習生。
你看她說的:也有人叫我「人間Gucci」的好不好。
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裡就有了號稱「人間Gucci」的朱正廷,家鄉在溫州的「賈富貴」Justin,還有範冰冰的弟弟範丞丞。
《101》吳宣儀被稱為「海南富婆」,據說在韓國當練習生的時候,一雙襪子就已經上萬。
更誇張的有去年《創造營》。
當58總裁姚勁波,聚美優品CEO陳歐,搜狗CEO王小川,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同時出現時,你沒看錯,這不是大佬飯局,不是商業論壇,僅僅是為了給練習生史子逸打call。
拋開練習生來說,世代接替的現象在娛樂圈也早就不新鮮。
去年《慶餘年》熱播的時候,大家已經在討論富二代人設。
富貴名門,也是一種吸粉體質。
以至於為了誰才是「人間富貴花」正主這件事,去年粉圈就撕了起來。
雖然Sir也不太理解這有什麼好爭的。
但看粉絲撕得頭破血流的樣子,姑且認為是個好東西吧。
那,究竟好在哪呢?
二
當然我們要搞清楚的是,明星立富二代人設≠富二代明星。
因為既然是人設,就有崩塌的可能。
比如去年喬欣前腳曬出上海的3億豪宅,後腳就疑似被鄰居曝出是樣板間。
針對「海南富婆」吳宣儀,網友則扒出她初中時的照片,看不出特別富的樣子。
Sir不想去考證她們的家底究竟如何,因為不管是真富還是假富,都客觀上造成了話題。
而反過來,真正的富二代明星,未必立富二代人設。
就說張國榮,父親張活海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大王,在中環開有服裝工廠,希區柯克、馬龍·白蘭度都來光顧過。
妥妥富家公子吧,但他偏偏走的是落魄公子哥路線。
張國榮去參加歌唱比賽,還是家裡的傭人借給他20塊錢。
籤約亞視,拿了1000元工資。作為藝人,即使算上通貨膨脹的因素,也不算高。
但他的反應是——
好呀,發達了!
但你說他真的窮酸嗎?
不,張國榮骨子裡又透露出一種貴氣。
賺1000塊,立刻拿500塊去租房子,這就不像是一個普通家庭孩子能養成的消費意識。
對於富,他不避諱,甚至非常「囂張」。
面對半島酒店的巴羅克式大堂天花板,他曾留下一句頗為自戀的話。
「只有我才襯得起這麼高貴典雅華美的場景吧。」
自戀到作家林燕妮當面吐槽,但也忍不住承認,他這自信,這雍容大度,光芒耀眼,又一點不會招人討厭。
甚至不可否認,張國榮的巨星風採,一部分正是來自於這種由內而外的「貴族意識」,對他的演藝事業同樣也有幫助。
就說《阿飛正傳》的旭仔和《胭脂扣》的十二少,拋開演技不談,論氣質、家庭背景,香港還有比張國榮更契合的演員嗎?
富二代從事演藝行業,其實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真正博得喜愛與尊敬的,卻並不是通過立人設。
比如蔡康永,那艘被拍成同名電影、歷史上號稱「東方鐵達尼號」的太平輪,所有者就是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蔡康永的祖父也曾在上海經營自來水公司。
蔡家到了蔡康永這一代,可以稱得上名門望族。
在《康熙來了》上,他偶談家事,「銀打的杯子跟盤子」寥寥數語就勾勒出豪門的底氣。
但一遭小S等起鬨,就立刻羞到閉嘴。
我們家是端桂圓湯
然後裝在銀打的杯子跟盤子裡
富貴……
你現在是要跟我們炫耀你家世顯赫是不是
……
那……那不要聊好了
劉若英生於軍人世家,爺爺畢業於黃埔軍校,曾是國軍陸軍一級上將。
但她對於顯赫的家世總避而不談。爺爺去世後,她在演唱會上讀了一封寫給爺爺的信。
信中,這位老人和「功勳」「光鮮」絲毫不搭邊。她懷念的,是她曾經的「第一個聽眾」,也是「唯一的聽眾」。
在自己的演藝道路上,劉若英也鮮少「本色出演」富家女、豪門之後。
給人留下記憶的,是許多平凡女子的經典形象。
別說非富即貴,這些角色的形象命運甚至遠談不上體面。
《粉紅女郎》裡的急著結婚的「結婚狂」、《少女小漁》裡的海外黑工小漁、《天下無賊》裡的女賊王……
看到沒有,富二代,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不需要迴避的家庭背景,但從來不是行走娛樂圈的通行證。
相比於直接的炫耀,他們更多表現的是低調與親和。
說白了,富二代明星沒有任何問題。傾慕富二代明星良好的家世,也是人之常情。優渥的家庭背景,會幫助他們去學習特長,培養品味,增加見識,這些最終成為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這些與「富二代人設」的區別在於——
你是欣賞的是財富薰陶出來的氣質,還是在欣賞銅臭本身。
「富二代人設」不算一種過錯,但至少有空洞和乾癟的成分。
在人設下,吸引來欣羨目光的,只是珠光寶氣、名牌豪宅帶來的拜物式的狂歡。
三
回到靠「富二代人設」出圈的練習生,Sir再次想說,仇富並無必要。
比起好不好,更值得討論的是,這個人設何以有效——
成為被許多人仰慕,被許多明星爭相搶註的商標。
中國選秀,經歷過不同的風潮。
上一個現象級的練習生,還是楊超越。
讓虞書欣出圈的人設是「造作富家女」,那楊超越就是「廢柴村花」,一切緣起都是一句「我們村的希望」。
出眾的人設,掩不住實力不夠看。
唱歌,隊友卡點靠數拍子,她靠記歌詞。
跳舞起來更像機器人打拳。
家世迥異,但與虞書欣都有著相似的選秀造勢套路——
實力未到,人設先行,讓人消費著過度發揮的階層話題。
而在更古早的選秀年代,流行的是「賣慘敘事」。
一到表演結束,選手就開始對導師賣慘哭窮,痛陳家史。
對這種現象,也不乏吐槽的聲音。
比如趙本山的小品,很明顯諷刺的是《星光大道》:來表演一個連說帶哭。
郭德綱在自己的節目裡也吐槽:
尤其是有一次做選秀節目
上來一個 我爸爸腿瘸了 哭
我媽治病沒錢
又上來一個 我姥爺剛剛去世了
到後來我就說
我說後邊選手你們注意一下
不是滿門抄斬的別說了
郭德綱這番話就代表著,當時賣慘行為泛濫後,觀眾的情緒反撲。
但在Sir看來。
無論是賣慘選手,錦鯉楊超越,還是人間Gucci虞書欣,其實都是某種大眾心理的投射。
我們通過選擇偶像,去觸碰一種大約叫做夢想的東西。
想要去往同一個地方,只不過選擇的路徑改變了——
第一條:一個人趕路去羅馬,好辛苦,我們助他一臂之力吧;
第二條:一個人坐在原地,不用動,我們包車送他去羅馬就好;
第三條:羅馬太遠,我們直接選一個出生在羅馬的人好了。
在「富二代人設」流行的同時,既是有人拿著碎片的事實,企圖灌輸一個看似強大、有覆蓋力的「真相」:有錢就出道,做愛豆;沒錢就幹點別的吧,你玩不起。
也是社畜青年「算了吧」的躺平。不再熱烈地相信,平凡可以非凡,命運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為夢想辛勤奮鬥,熬成粘稠、乏味的一鍋雞湯。留下仇富與羨強兩種心態,在彆扭地纏繞。
這不才是炫富的明星背後,更悲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