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覺藝術,哪個讓你亮瞎了雙眼?

2021-02-07 AAA教育官微

來源:尖叫設計(ID:wowdsgn)

設計師是一群用創意玩樂的人,也是享受創意的人。他們最常用也最喜歡的一種手法就是製造視覺錯誤,運用雙眼的錯覺造就令人嘆為觀止的物品。今天我們就來觀賞一下設計師們靈感迸發時所創造出來的視覺特技。瞎了眼也要堅持到底。


設計師Vivian Chiu將椅子融合了俄羅斯套娃的創意,將其拆分成數個小部分並且進行疊加。每一個部分之間都嚴絲合縫毫無偏差,仿佛天然形成一般。視覺上更是無懈可擊,堪稱完美。



http://www.wowdsgn.com/works/12648

日本設計品牌D-Bro設計創作了一個名為「Waltz」的咖啡杯與託盤系列,咖啡杯身做了鏡面效果,通過映射下面的託盤以產生不同的圖案效果。原理雖然簡單,但效果卻充滿戲劇性與趣味性。咖啡杯雖是陶瓷製成,其身上的塗層卻是採用了金箔等貴重金屬製成以達到反射效果,反射的範圍及深度也是經過了精確計算的,以達到剛剛好的位置。端起咖啡杯的一瞬間,才會覺得自己把設計師想的太簡單了吧。

Daigo Fukawa by Daigo Fukawa


東京藝術大學的Daigo Fukawa違反將平面化打造成3D視覺的主流行為,運用將材料拉伸、捲曲的手法,把三維空間物體製造為平面的感覺,讓人耳目一新,玩味無窮。

Dip Stool by Merve Kahraman


這款獨一無二的設計作品「DIP STOOL」是設計師 Merve Kahraman運用三款純色的膠合板製作出來的。它通過將這些膠合板按照幾何學的原理組合而成,繪製出一個漂亮的3D圖形。這種純手工製作的多功能座椅的椅腿是採用柔化邊緣的橡木製成,為人一種復古的美感。


http://www.wowdsgn.com/works/11237

Depth Drawings by Asif Khan


設計師Asif Khan 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就是為 2014 年索契冬奧會打造的互動裝置「MegaFaces」,這件作品也為他的建築事務所贏得了「坎城創新金獅獎」。這個戶外藝術裝置「迷境 Depth Drawings」看似二維平面,實際上是一個利用視覺差異的三維立方體,讓人迷惑的裝置造型隨著觀者視角變化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景象。




由RCKa建築事務所設計,雖然結構簡單,不過垂墜感十足的乙烯纖維緞帶極易吸引顧客踏入其中,體驗到截然不同的空間及色彩變化,而這些顏色也出自多樣屋今年春季的四種主打配色。





設計工作室Studio Cheha同樣靈活運用了偽3D手法,製造出了假立體、真平面的創意燈具。它看似是個立體圖案,實際上是一塊厚度僅有5毫米的有機玻璃,每一塊都通過雷射雕刻出三維線性圖案,點亮後會出現3D立體視覺效果。它有各種圖案,如氣球、燈泡、骷髏頭等形狀,燈的底座是樺木膠合板,想要啥圖案就換上相應的玻璃即可。


Maya Selway將素描的手法用到了這次的設計當中,這些燭臺、花瓶等用氧化銅做成,設計師用了很長時間讓這些產品保持站立平衡。清新的素描風格,巧妙的留白設計,別致的立體感躍然紙上,非常有新意。




SOHN 別出心裁的試圖通過發現新價值和重建關係來講述故事。他們利用這種非傳統的形態和功能為使用者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詼諧的就坐體驗。總的說來,該設計講述了一根線條的故事,這根線條僅用單獨一條路徑形成的簡易三維體就達到了讓使用者產生視錯覺的效果。

Gancho by Octavio asensio


西班牙工業設計師Octavio asensio緊跟幾何圖案的潮流,使用不同的圖案設計製作出風格迥異、引人注目的Gancho掛鈎。每一個掛鈎在切割後都要經過不同的生產過程,包括焊接、金屬加工、噴砂和防腐塗層/噴漆。「gancho」掛鈎是由當地公司生產完成,具有獨特手工製作外觀。



Sunny by Dmitry Kozinenko


烏克蘭設計師 Dmitry Kozinenko靈活運用錯覺這一主題,再加上自己天馬行空的構想誕生了Sunny金屬家具系列作品。該系列呼應陽光主題,用自帶的陰影效果牢牢抓住大眾眼球,簡潔及骨感的完美融合。

http://www.wowdsgn.com/works/12700

還對那句眼見為實的老話深信不疑嗎?就算大腦夠清醒,眼睛還是被騙了。誰讓你那麼好奇,才甘心被錯覺打敗。雖然眼睛被愚弄了,心情卻很激動。

你的朋友毫無同情心,在你「請問有沒有合適的UI設計學校」、「我發現自己工作迷茫找不到方向」、「我想換工作,不想做這個了」的朋友圈底下點讚並且評論「哈哈哈哈」,這些人裡有時還包括讓你咬牙切齒、忍氣吞聲多年的損友。

你總覺得這些有些羞澀的疑問說出口來絕壁會引發第四次世界大戰的命運,於是你把它們憋在心裡哪怕爛出幾公裡的常識白目和心理留級。你常常內牛滿面問大地蒼天:

「誰來回答我心裡的委屈,誰能理解我的心情?」

前方高能!

我選擇AAA的原因是綜合多家的培訓機構作對比和自己的實地考察,AAA給我的印象是對每一個學員負責和細心的輔導。

在平時的學習中每個老師都很精心的備課和講課,讓每個學員都能學會,每個輔導老師都很負責的耐心的進行指導。

時光匆匆,來北京已經有四個多月課。

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讓我也更加了解了自己。

首先,我要感謝AAA

是AAA給了我這個學習的平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

老師、同學都能像一家人一樣和睦相處,

AAA就是我在北京的第二個家。

感謝AAA!

感謝老師!

感謝一起奮鬥的「家人」!

有夢想,一起實現!

經過四個多月的學習,自己有了不少的收穫和感觸。在此期間老師風趣的教學方式和十足的職場乾貨讓我受益匪淺。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使我們對彼此都有了新的認識,結識了更多的小夥伴。

短短的幾個月裡,我所掌握的學習內容對今後的職業規劃可謂是精簡實用。在這裡我收穫了許多理論和實戰知識。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結課的時候,有很多的不舍,感謝每位老師對我的教誨使我受益頗多。

所謂收穫

一直以來覺得老師是我最嚮往的歸宿,來到AAA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未來還可以是更跳動的節奏。

在這裡,沒有不會做就不做了,只有「XX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別說自己老了,別說自己只想過安穩的生活,年輕就該來這裡,緊張的學習生活,戲劇化的課堂氛圍,和諧有好的師生關係。所有的一切,會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剛來時總在算時間,可是到了時間卻又抱怨時間。所謂收穫,是知識,是朋友,是經驗……

還有一句就是:不要膽怯大城市的節奏,只因你還沒有遇到AAA……

班裡的學習氛圍很好

劉強老師教的很有水平,很聽得進去。哪兒做的不好都告訴我們怎麼改。

最感動的就是我有不會的,組長組員主動幫我。

學習UI的初衷是想掌握一門技術。

寶寶們紛紛為你機智有趣的提問轉身,還等什麼?他們都好像在說:快快加入我的戰隊!給我提問吧!了解UI設計?

更多學UI設計教程、素材及源文件下載

請加入QQ群:【AAA教育UIUE設計交流⑨ 342974681】

【AAA數字藝術教育介紹】- 中國高端數字藝術教育領導品牌

專注於大學生網際網路數字教育培訓

只培養高端UI設計師,完成保薪金就業,籤就業協議!

零基礎無壓力學習,知識點難易分級,讓你能學會!

個性化資料分析,遊戲化管理,讓你願意學習!

體驗式的教學服務,每個周末,讓你上門免費學!

-

想在手機上、被窩裡獲取設計教程、經驗分享和各種意想不到的」福利」嗎?

添加 微信號:aaa-cg(AAA數字教育)



相關焦點

  • 那些亮瞎你雙眼的錯覺藝術!
    荷蘭板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可以說是在藝術中使用視錯覺原理的先驅,其因繪畫中的數學性而聞名。數學對藝術的影響由來已久。透視、比例,黃金分割等都需要數學的支持。比如,我們可以輕易腦補出下面的透視圖。但機器並不能領會相同的意思,甚至會將其理解成形狀更複雜且真實存在的物體。只要通過運用計算數學,加上錯覺理論,就能創造出了這些欺騙人的作品。
  • 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 顛覆你的常識
    hi,大家好,今天果果又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給大家,這就是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
  • 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超逼真的立體感,果然眼睛會「騙人」
    「欺騙」性的視覺錯覺藝術,差點就信了,你的雙眼被「欺騙」了嗎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超逼真的立體感,果然眼睛會「騙人」導讀:筆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古今中外眾多藝術家的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今天再繼續分享一種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形式——具有「欺騙性」的視覺錯覺藝術
  • 世界各地的視錯覺藝術裝置盤點!
    科學家發現了視錯覺原理而藝術家則將這種原理應用在了藝術中上圖的箭頭在旋轉了180°之後方向依然是朝右的!是不是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雙眼了?!其實這只是利用了利用反射、透視和視角的結合讓你在特定的角度看到了這種神奇的「幻覺」錯覺滑梯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利用視錯覺來打造的大型藝術裝置日本東京大學明治大學的數學家杉原厚吉先生創作的裝置「錯覺滑梯」利用斜坡和四條向下傾斜的軌道塑造了「反重力上坡」的錯覺場景
  • 神奇的視錯覺藝術塗鴉,超強立體感「欺騙」我們的雙眼
    關於街頭塗鴉油畫醬已經分享過很多很多了,這門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年輕的藝術形式,也才出現了五六十年的時間,卻因其簡單、直接、易懂、有趣的特點,迅速虜獲了大批追隨者,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街頭藝術的興盛,也湧現出了大批個性、另類,富有創新精神的街頭塗鴉藝術家,他們在作品中融入對社會批判的、審視的、諷刺意味的思想和看法,用這種藝術形式傳達著他們的態度,傳遞著強有力的信息。今天油畫醬就為大家介紹一位被稱作環保藝術家之稱的西班牙塗鴉藝術家Pejac,一直有很多人質疑街頭藝術是在破壞環境,那麼,為何還會有環保街頭藝術家這樣的稱號呢?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赫曼柵格:出現,抑或不顯,這是個問題;直接盯著任意方塊,在周圍方塊的交叉口會產生幽靈般的斑點。但當你嘗試轉向那個斑點時,它就會神奇的消失掉 )只有接近注視中心,才能看到物體的細節,越偏離視覺中心,對細節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視野的最外圍,甚至連辨別物體都困難。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
  • 趣聞 | 視覺錯覺圖片集,令人驚嘆的錯覺藝術
    由於光線、遮擋物或是重疊的影響,我們最信任的眼睛有時也會受到欺騙,下面的這些視覺錯覺圖片,就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成為浮雲。有一些攝影師或設計師還會專門捕捉「愚弄」眼睛的時刻,拍下圖片分享到網絡,讓人們時刻謹記——有時候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哦,錯覺藝術也著實令人驚嘆!
  • 別人高光打臉上,江疏影卻塗腿上,燈光一打「電棒腿」瞬間亮瞎我雙眼
    別人高光打臉上,江疏影卻塗腿上,燈光一打「電棍腿」瞬間亮瞎我雙眼! 而能夠讓她穿上這樣一身衣服還能驚豔到大家的正是因為她的一雙腿,本身江疏影的膚色就比較白,而她當天在出席活動的時候,又在自己的腿上打了一層高光,當她站在臺上之後,燈光那麼一打,她的一雙腿直接亮瞎觀眾們的雙眼了
  • 日本錯覺大師用作品告訴你:眼見未必真實
    你看到的。。 都是真的麼? 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嗎? 其實,這叫錯覺藝術,我看得都快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啦! 再來來看看這個吧, 這是在屋脊上跳舞, 但就是不會掉下來的雞蛋:
  • 迪奧聖誕大片超夢幻,明星產品全部掛在許願樹上,亮瞎雙眼!
    視頻開頭,一個小女孩拿著一顆五角星,走進一個夢幻的世界。  你喜歡這次迪奧的夢幻大片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蕾哈娜的21.6萬顆施華洛世奇水晶晚禮裙,真是亮瞎了我24K雙眼
    加上這粉色的貂皮披肩,簡直是貴婦沒錯了,這滿頭的水晶也是沒誰了,其實我想說的是,滿身都穿著水晶是什麼樣的感受啊,而且還是21.6萬顆,是不是在燈光處,我這24K純金的雙眼都會被亮瞎了呢,很多網友都在調侃:有錢就是任性啊,別說是水晶了,就連黃金都可以穿上身,你覺得呢?
  • 以3D錯覺藝術手法演繹敦煌,這個藝術大展很「誘人」
    以3D錯覺藝術手法演繹敦煌,這個藝術大展很「誘人」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2-19 「3D錯覺藝術版」敦煌壁畫吸引消費者前來打卡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譚曼喬圖/主辦方提供近日,一場主題為「年輕人眼裡的藝術敦煌」展覽在廣州必勝客麗影餐廳驚豔亮相
  • 視錯覺藝術大師——埃舍爾
    hello,各位寶~ 如果你玩過《紀念碑谷》這個遊戲, 對其中視覺錯覺的場景設計應該也不會陌生。
  • 全球超酷工業風餐廳,絕對亮瞎你的雙眼
    進這家餐廳,你會有一種破敗的奢華感,這裡有華美的齒輪,精美的地磚,整個餐廳牆面是裸露的牆磚,牆面上的藝術壁畫別具一格。粗糙毫不掩蓋的牆上,看似年代久遠的掛畫與其相呼相映。店內早就生鏽了的鐵製樓梯,走上去有鐵器的響聲。這裡不像是餐廳更像是個豪華的的老舊工廠。
  • 廣州星空錯覺藝術博物館
    於是去了星空錯覺藝術博物館,地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時代廣場4樓,地鐵3號線林和西站步行幾百米方可到達,出地鐵口(可以導航下方位,其實詢問是最好的地圖)。當到達門口,小編傻眼了:排起了長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在搞活動,門票有優惠。既來之則安之,耐心等待吧!熬過半小時等待終於可以進場了,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原來基本是些平面畫、輔助一些道具,就能出3D效果?
  • 想做「3D錯覺藝術」版的敦煌壁畫
    「3D地畫」,又叫「3D錯覺藝術」,源自西方街頭。相比油畫、國畫等,「3D地畫」雖屬於一種藝術形式,目前卻鮮少在國內高校設立學科專業。萬以琚和萬以珩兩人卻在這個起初被大眾認為是「不入流」的領域裡,堅持了16個年頭。
  • 伊朗德黑蘭珠寶博物館,裡面的寶物足以亮瞎我們的雙眼。
    伊朗中央銀行 文明古國伊朗的首都德黑蘭,有個堪稱世上最昂貴的「地下室」,裡面的寶物足以亮瞎我們的雙眼。
  • 神奇的錯覺藝術║牆紙知識
    今天,我來和大家一起來說說這有趣的錯覺藝術以及這樣的視覺效果在我們壁紙設計時候的使用。運用得當,小小的空間,也能營造出夢幻般的居家體驗。此款產品選自臻仕壁紙《Blumarine2》藍色情人 2錯覺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不正確的感覺或知覺。最常見的是視覺方面的錯覺。
  • 鄭州錯覺藝術館吸引市民體驗錯覺盛宴
    鄭州錯覺藝術館吸引市民體驗錯覺盛宴 (1/8) "← →"翻頁
  • 視錯覺藝術背後的問題:為什麼大腦會欺騙我們?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 外媒稱,視錯覺是藝術史以及最近出現的社交網絡中的「老面孔」。無論是埃舍爾的透視遊戲還是懷疑某條裙子顏色的表情包,都可以定義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或者看不到存在的東西」。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有時,這些視錯覺作品是出於藝術或娛樂目的而創作的,但大多數都是研究我們大腦工作原理的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工作成果。要理解感覺錯覺,我們先要區分感覺和知覺。前者是現實世界對我們的感官產生的影響,後者是我們的大腦對這種感覺的處理。視覺信息具有光能的形式(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