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河神》,還是2017年。這個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和全球化大新聞的當下,3年時間,感覺像過了10年一樣。好在時間一直在走,經典的東西卻不會變。
《河神》這個系列出到第二部,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它骨子裡的那種江湖感,以及在劇中傳承的中國非物質民俗文化。
連闊如先生有一本書叫《江湖叢談》,是目前中國僅存的一部介紹江湖行當、行話和內幕的書。
這本書裡詳細介紹了清末民初以來江湖上的諸多行當及行規,對當時廣泛流行於北平、天津等地的豐富多彩的江湖行當。
「凡是江湖人,若能按著這句話去做事,事事都成,按著這句話去闖練,什麼地方都走得通。」
這是我的一本寶貝書,這本書就像中國傳統的江湖,帶著底蘊和真實。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再來看看《河神2》,這簡直就是個江湖亂道的民間故事。
這部劇的服化道,細節用功,紮實地還原了一個老天津。
天津,誰沒聽說過。
但這樣的天津,還真少有人拍過。
不在現代化的城市,不在一口方言的相聲,《河神2》的天津,就在這種老民俗裡。
近代那種古不古的風格,加上各種民俗文化細節,看的我欲罷不能。
都督這個實權人物一臉高深莫測,開口就唱戲,我本是臥龍崗上一道家,三天限造十萬鐵狼牙。
第一起兇殺案,就在戲園子裡。崔老闆帶老婆過生日,叫過壽。戲院老闆一句「蓬萊松柏枝枝秀,夫人福海歲歲堅」直接秀到我了。
天下霸唱是有底蘊的。這五六年來,《鬼吹燈》改的作品,每一部都有細節可挖。
說來說去,就是因為天下霸唱喜歡這些細節,這些民俗,叢談,傳說,偏門道...
《河神》也一樣,就是這麼有底蘊在裡面。
張神婆妙語連珠,簡直就是個歇後語人形字典。
白水煮螃蟹蓋,油鹽不進!
涼拌豬凍皮,沒臉沒皮。蔥爆豬舌,油嘴滑舌。
顧影進廚房查案子,順手偷吃還念著:廚子不偷,五穀不收。
這話裡帶話,不知不覺就運用了文學。這樣的小臺詞一句一句的,你跟我說怎麼能忍著不看?
服化道和臺詞不僅有底蘊,還要有細節。
第一個受害者崔老闆被下了毒,去廁所。仔細看旁邊籃子裡還有廁紙。
多虧了這廁紙,不然死因就不是下毒,而是尷尬了。
但也正是這些細節,才能撐起一部劇的底蘊。
這部劇說到底是破案的懸疑劇
兩個男主,小河神郭得友和丁卯,一個是傳統的撈屍隊員,一個是法醫,一東一西,一古一今,互相抵消,這也就勾勒出上個世紀初那個魚龍混雜、古今東西碰撞的天津。
而這個看起來不搭調的組合,破起了天津衛撲朔迷離的懸案
崔老闆斷屍案,整個身子斷成攔腰兩半。
小河神點一根煙,揭開布。上下兩截屍體中間,就出現一個樓梯。
順著樓梯走下去,到了過壽的酒席上,每樣菜來一口,仔細觀察,發現是兩個湯碗和其他餐具不配套。
這拍攝手法和轉場過程,賞心悅目,三個銅鈿看戲文——那是真精彩。
丁卯拿命打賭,3天破案。小河神回家求老河神支招,老河神嘴上說著莫管閒事多洗澡,背地裡偷偷留下一本書。
定睛一看,是一本《本草綱目》,裡面觀音蓮那頁,早都折好了。
這下毒造成內臟出血破損的案子,也就這麼水到渠成了。
只不過,案子雖然調查清楚,但案子背後的隱情和伏筆,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老江湖講耐心,包袱才能抖的響。用現在的話說,叫穩如老狗。所以不要著急,第一個案子簡單些,等的就是這一包袱。
最後到底是誰威脅要殺聶老闆,都督又為什麼帶走聶老闆?
後面的劇情,再慢慢看著。
有空多看看這種帶著人文風俗的作品,以後再走江湖,那就是獨眼看戲——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