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從三亞到海口,上演了一場跨越260公裡的生命接力。據了解,當晚11點半,一輛載著一名危重早產兒的救護車,從海口繞城高速丘海互通路口駛出,等候在丘海大道的一名交警,騎上警摩開著警燈和警報一路護送,10分鐘到達了海南省人民醫院,目前患兒生命體徵平穩。
危急:早產兒病重轉診海口
需住保溫箱無創呼吸支持
5月1日中午,海南運安急救站接到一個電話求助,希望從三亞轉診一名剛出生14天的新生兒重症患者到海口治療。
該新生兒是一名男寶寶,孕35周早產,患有重症肺炎,出生體重低,近期出現氣促。電話中,家屬很著急,希望儘快轉院。
隨後,家屬轉來了患兒的病例和在海南省三亞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治療的視頻。海南運安急救站兒科醫生陳彩燕對孩子情況進行評估,並與三亞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溝通病情。
4月30日下午,因寶寶氣促、肺部有痰鳴音,為了改善患兒肺部通氣換氣功能,該醫院對患兒進行了搶救,實施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
經評估,患兒轉診需要保溫箱,保持33℃的恆溫,同時需要新生兒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由於新生兒不能直接吸入純氧,不然會出現氧氣中毒,所以需要空氧混合器保障安全。同時,還需要配備心電圖監測儀等急救設備,多巴胺、腎上腺素等急救藥物。
▲海南運安急救站救護車和急救人員到達三亞市婦幼保健院,轉診患兒。
海南運安急救站調度中心負責人董夢傑說,該急救站的新生兒救護車剛好有這些急救設備和新生兒轉診團隊,並於當天下午5點派出救護車前往三亞,車上除了司機外,還有一名兒科醫生、兩名護士,以及一名急救站相關負責人。
▲海南運安急救站救護車和急救人員到達三亞市婦幼保健院,轉診患兒。
「配備這麼多急救力量,就是為了保障長途轉運順利。」董夢傑說,完成轉診的同時,也為患兒爭取救治時間。
接力:跨越260公裡下高速警車護送
為患兒爭取救治時間
5月1日晚上8點46分,救護車到達三亞市婦幼保健院,該醫院醫護人員評估患兒情況,並調試急救設備。急救護士林芳慧說,患兒轉到救護車的保溫箱後,又待了20分鐘左右,等病情穩定了才出發,「當時還給寶寶餵了兩次奶。」
▲醫護人員將患兒轉到救護車的保溫箱裡
當晚9點20分左右,載著患兒的救護車從三亞出發,為了爭取救治時間,救護車開起警報和警燈,一路飛馳。
▲救護車開起警報和警燈轉運患兒
「途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著心電監護儀,孩子有哭鬧要及時安撫和處理。」林芳慧說,轉運途中比較順利,沒有大的搶救,患兒哭鬧了一次,醫生評估是餓了,於是給寶寶餵奶後就穩定了。
由於恰逢「五一」假期,海口市出城車輛多,擔心丘海大道交通擁堵。在徵求家屬意見後,急救站醫生撥打110求助,希望能協調開啟綠色通道,以最快的時間將患兒送到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口市交警部門同意了,並派出交警提前在丘海大道相關路段等候後。
▲交警從丘海大道一路護送,10分鐘後順利到達海南省人民醫院。
1日晚11點半,該救護車下了海口繞城高速,等候在丘海大道的交警,騎著警摩一路護送,10分鐘後救護車到達了海南省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完成了一場跨越260公裡的生命接力。
辦完患者交接手續回到家,林惠芳看了時間,已是2日凌晨0點半。「雖然十分辛苦,但順利完成重症患兒轉診,還是比較欣慰。」林惠芳說。
2日下午,患兒的父親吉先生說,他們是樂東人,寶寶在三亞出生。
目前,孩子在省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病房救治,病情穩定。此外,他非常感謝急救醫護人員和交警的幫助,讓孩子順利轉診獲進一步救治。